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洲春季不同来源灌溉水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来源灌溉水土壤盐离子分布特征。【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进行实地取样分析,研究不同来源灌溉水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结果】不同来源灌溉水均是阳离子主要以K+、Na+、Ca2+为主,阴离子主要以HCO-3、SO2-4、Cl-为主。不同来源灌溉水土壤全盐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均是表层含量最高,存在表聚现象。不同的灌溉水pH值变化趋势一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H值均值都是在8. 5以上。不同来源灌溉水各盐分离子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表层含量最高,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Ca2+、Mg2+、K++Na+、CO2-3、Cl-、SO2-4、全盐量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 pH值与CO2-3、Cl-、SO2-4、全盐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与Mg2+呈显著正相关(P﹤0. 05); HCO-3与其它各离子、全盐量及p H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CO2-3呈极显著负相关(P﹤0. 01),与SO2-4、全盐量呈显著负相关(P﹤0. 05)。【结论】不同来源灌溉水土壤全盐量、pH值及各盐分离子变化趋势一致,土壤盐分运移表现为盐分表聚特性。  相似文献   

2.
莫治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19-6520
为了寻求抑制植被生长的盐基离子的种类和含量范围,为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天然植被的恢复和人工植被的重建提供依据。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有10个植被群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CO32-、HCO3-、Cl-、SO42-、Ca2+、Mg2+、K+、Na+等土壤盐基离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多元统计法对植被群系盖度与土壤盐基离子进行相关性分析。NaCl、Na2SO4、NaHCO3是限制10个植被群系的主要盐分因素。HCO3-和Cl-、Mg2+和SO42-、Ca2+和K++Na+呈显著正相关;K++Na+和SO42-、K++Na+和Mg2+呈极显著正相关。植被群系盖度与各盐基离子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植被群系下的土壤盐渍化类型主要有MgSO4和Na2SO4盐土,土壤各盐基离子对植被群系盖度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博斯腾湖滨湖绿洲为研究区,在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方法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表层土壤全盐量和盐分离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全盐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土壤全盐量在0~30cm不同层间呈T分布,土壤盐分表聚强烈;表层土壤中可溶性盐阳离子以Na++K+和Ca2+为主,阴离子以SO42-和Cl-为主;表层土壤盐渍化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盐渍化土为主,土壤盐分的特征因子是Na++K+、Cl-、SO42-、Mg2+、Ca2+;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全盐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裸地、香蒲地、柽柳地、耕地、林地,其大小分别为3.563、3.085、3.000、2.302、2.256g·kg-1。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与尿素配施对设施土壤盐分含量与组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尿素配施对设施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设施土壤的含盐量和电导率均随着施肥后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培养15~30 d较高,30~60 d降低,60 d后又缓慢升高.设施土壤含盐量与有机肥施用量旱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尿素用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电导率则与尿素和有机肥施用最均有极显著正相关.(2)施用尿素不同程度增加了K+、Na+、Ca2+、Mg2+、NO3-的含量,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了K+、Na+、Cl-的含量,设施和露地土壤盐分总量和离子组成差异不显著.另外研究了土壤盐分总量和电导率分别与K+、Na+、Ca2+、Mg2+、SO42-、Cl-等含量的相关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选取辽宁省土样100个,进行水溶性盐变异特征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盐含量规律表现为SO42->Cl->Ca2+>Na+>Mg2+>HCO3>K+.阳离子主要是Ca2+和Na+,阴离子主要是SO42-和Cl-.大部分土壤属于重度盐土,少数为盐渍化土和中等盐渍化土.K+、Mg2+、SO42-、Na+、Cl-、Ca2+含量变异性较大,水溶性盐总量、HCO3-含量变异性中等.水溶性盐总量与Cl-、K+和N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溶性盐总量与SO442-、K+和Ca2+含量呈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统计学特征、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盐分、pH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和硕县内白刺属植物分布区、白刺属植物与胡杨混合分布区、白刺属植物与红柳混合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情况。[结果]各区土壤不同深度的有机质含量依次为上层中层下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是:白刺属植物与胡杨混合分布区白刺属植物分布区白刺属植物与红柳混合分布区;而对于垂直分布规律,各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是从表层到下层呈现递减趋势,但是递减程度不同。白刺属植物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盐量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中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a2+、K++Na+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Mg2+、K++Na+、pH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白刺属植物与胡杨混合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盐量、Ca2+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中层土壤有机质除了与Ca2+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以外,其他的都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每个变量都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白刺属植物与红柳混合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Ca2+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中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Mg2+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博斯腾湖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盐渍土养分及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环渤海地区盐渍土地资源状况,掌握盐渍土土壤养分和盐分离子的分布特征,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采集该地区土壤表层(0~20 cm)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处理,根据土壤养分及盐分离子的测定值,分析二者含量的数值特征,制作土壤养分及盐分离子空间分布图,研究二者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用SPSS软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盐渍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缺乏,呈现沿海低、内陆高的趋势;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呈现沿海高、内陆低的趋势。环渤海地区盐渍土壤中不含CO2-3或CO2-3含量极少,含量最丰富的为Cl-,其次为SO2-4。盐分离子含量呈现沿海高、内陆低的趋势,盐渍化土壤中的盐分主要以Na Cl的形式存在。盐分含量高是造成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缺乏、速效钾含量丰富的重要原因,总盐分与Ca2+、Mg2+、K+、Na+、Cl-、SO2-4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HCO-3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宁夏设施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及含量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宁夏掌政五渡桥和永宁地区大棚及对照土壤,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Cl-、NO2-、NO3-、SO42-、PO43-、Na+、K+、Mg2+、Ca2+含量,分析各地区设施土壤中盐分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掌政五渡桥和永宁地区大棚土壤盐含量均高于未耕作的大棚土壤,不同地区盐分含量变化幅度大。随耕作年限延长,盐分的不断累积已造成部分大棚出现轻度次生盐渍化;掌政五渡桥地区随着种植年限延长水溶性盐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以Na+、Ca2+、NO3-和SO42-含量变化幅度最大,永宁地区在种植4a左右盐分累计达到最高,之后出现降低的趋势,各离子含量随种植年限延长出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盐分离子在土壤剖面的运移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向底层迁移和向表层聚集2种方式,但以表聚为主;设施栽培后,土壤中的Cl-、NO3-、SO42-、Na+、Ca2+均有不同程度的累计,阴离子以NO3-和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Cl-、SO42-、Na+和Ca2+是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离子。  相似文献   

9.
王勇辉  叶波  海米提·依米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71-12472,12477
[目的]为艾比湖地区防风治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艾比湖流域的精河河下游河岸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覆盖条件下土壤总盐含量、八大离子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研究区土壤次生盐渍化较重,总盐含量偏高,其中总盐与HCO3-、Ca2+、Mg2+、Cl-、K+、Na+含量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盐分离子按质量分数在土壤剖面基本上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垂直分异特点,盐分表聚性规律显著。在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K+、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结论]研究区内土壤盐渍化严重,经盐渍化分级为盐土。  相似文献   

10.
种植中药材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研究中药材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为目的,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种类中药材处理地的可溶性盐分及盐分离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药材对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作用,且改良效果与药材种类有关。种植中药材后,土壤中 Na+、Ca2+、Mg2+、SO42-、Cl-及可溶性盐总量明显降低,而K+含量升高,提高了土壤的K+/Na+,使盐碱地得以改良。同时土壤中(K++Na+)/(Ca2++Mg2+)比值下降,有助于土壤胶体的凝聚,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种植中药材可使土层平均可溶性盐分降低82%-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