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北麓环山带是秦岭山前冲洪积扇和浅山区,是秦岭自然资源、环境涵养的根基,探讨区域内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在分析秦岭北麓环山带生态保护系统现状的基础上,以解决系统整体效益下降、系统层次性不足、系统开放性缺乏的问题为目标,从区域整合视角出发,开展秦岭北麓环山带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支持区域文化、自然资源、特色产品的深入融合,进而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高效规范的法治机制、多主体参与的监管机制、公开透明的网络治理机制,对秦岭北麓环山带的生态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生态和气候的分界线,有着"世界生物基因库"和"中国的中央国家公园"的美誉。秦岭北麓是秦岭山地人文因子与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密集区。该文以建立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为切入点,通过研究符合其区域特色的发展条件和要素,构建出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发展模型和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旅游发展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五位一体"总战略的进行,生态文明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构成部分的秦岭要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就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生态约束。在此背景下,在理清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分布格局逐渐形成的现状及存在对生态环境重视不足、缺乏人文环境的营造、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提出秦岭北麓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应严格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最大限度的挖掘传统文化、建设生态型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等对策,以期为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列农村分散式水源地主要讲的是农村千吨万人以下水源地(以下简称农村水源地)。农村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是一项关系到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但由农村饮用水水源点多面广、单个水源规模较小、部分早期建设的饮水工程老化失修等原因,水源保护管理基础薄弱、防护措施不足、长效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为推进农村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下面谈谈本人对农村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董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28-929,932
在分析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做好调研,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确立保护性开发原则,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有机统一,实现秦岭北麓生态经济旅游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横亘绵延的巍巍秦岭,云雾飘渺,苍翠悠然。南北两麓独特的气候和地貌相互交汇融合,孕育了以"秦岭四宝"为代表的64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如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金毛扭角羚等众多珍稀动物。此外,还有3400余种种子植物,与动物构成了生息与共的自然链条。20世纪60年代末,动物学家实地考证了秦岭大熊猫的存在,并积极开展野外大熊猫的救治保护工作。原林业部及陕西省政府于1987年选址秦岭北麓的楼观台,开始筹建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原)并启动相关业务工作,并取得积极有效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大百合属(Cardiocrinum)野生植物在秦岭北麓的存在及分布情况,项目组用5 a多的时间,对秦岭北麓24条峪进行了多季节、多次的实地考察,初步探明2种大百合属野生植物在秦岭北麓有居群分布,它们分别是云南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var.Yunnanense(Elwes) Steara)和荞麦叶大百合(Cardiocrinum cathayanum.),其中荞麦叶大百合为首次在秦岭地区被发现,且仅在西安市鄠邑区的太平峪有分布,而云南大百合在秦岭北麓大多峪口有分布。文章对2种大百合的形态特征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及探索,以期为大百合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加拿大水源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为例,就其生态保护清单、生物多样性发展、森林病虫害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借鉴加拿大水源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常态化的水源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机制、对水源地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量化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陕西省周至县秦岭北麓推广黄牛人工授精技术在改良山地牛外貌和体型、生产性能、适应性和抗病性,减少繁殖牛意外伤亡效果,以及现阶段人工授精繁殖改良山地牛存在主要问题基础上,从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机构与人员完善、乡镇兽医站设备条件改善、医技人员和养殖者技术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周至县秦岭北麓黄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的安全状态,结合水源地自身特性,分析了对其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建立了水库型水源地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此模型构建了3个层次的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5级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了14个指标,确定各指标在各等级的取值范围,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准则层及总体安全等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压力指标安全等级为Ⅲ,2012年大伙房水库供水的7座城市人口为负增长,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其流域所处的三县内,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营养元素及污染源直接流入河中。状态指标安全等级为Ⅱ,库区水质满足Ⅱ级标准,富营养化等级为Ⅰ级,水体贫营养,但氮素含量高,依然有富营养的危险。响应指标安全等级为Ⅲ,其中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安全等级"高",但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治理率极低,且相关管理部门的监控及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安全综合指数为2.4834,在2与3之间,更接近于2。总体安全等级为"高"级,但非常接近于"中"级。对水源地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主要为非点源污染、水量不足、流域内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及监控、管理的疏忽。对水源地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有利于水源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连香树的生长特性和应用价值,总结了秦岭北麓地区连香树关键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采集与贮藏、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苗木管理及移栽造林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秦岭地区连香树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黑河水源地保护事关西安数百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西安水务集团公司黑河库区管理中心(金盆水库管理中心)、西安环保局黑河总站和西安公安局黑河分局确保了西安居民能够喝上放心水。为了进一步提升黑河水源地保护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统筹现有的三家互不隶属的单位,围绕黑河水源地保护核心目标,形成管理合力,建议统筹管理机制,创新组织架构,成立黑河生态新区,设计黑河生态新区的水源地保护管理机制,统筹西安水源地保护。  相似文献   

13.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调查研究了恩施州清江河流域的保护状况,认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合作管理模式是水源地保护的必由之路.首先对恩施州水源地保护合作主体利益及其一般行为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博弈理论解释了水源地合作保护问题,通过对水源地当地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居民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利益博弈矩阵的分析,得出博弈的纳什均衡状态,强调了实行多个利益相关者合作保护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稳定性,基于此提出了对清江河流域构建全过程利益方参与下分权管理水源地的合作保护机制,及保障该机制运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来对秦岭北麓羊肚菌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就栽培时间、设施、温湿度控制以及播种、出菇、采收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做了详细介绍,提出了适宜秦岭北麓地区羊肚菌设施栽培的高效栽培措施,以期对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枣阳市地处鄂西北,是湖北省著名的"旱包子"。人均地表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枣阳市将建成中等规模现代城市,水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通过对石梯水库水质和水量的分析论证,水库具备水源地的基本条件。为确保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必须划定水源地的保护范围,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农业生产的全面规划运动业已展开,作为农业生产1个部门的果树生产自不得不予以适当的安排。根据这个要求,省农业厅联合了有关单位,组织了秦岭北麓宜园地勘查队,进行了这一带13个县市6195平方华里范围的勘查。根据领导指示及专家意见,秦岭北麓是宜于发展果树的。这次勘查了解了许多情况,为进一步制定秦岭北麓  相似文献   

17.
以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水源地管理实践方案为例,就其水质保护目标、水源地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阐明其在饮用水保护方面所采用的水源监测预警、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和水土流失控制等策略.借鉴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水源地保护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水源地管理体系、重视水源保护区的公众教育,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全过程采用风险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谈湟源县农村水源地保护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湟源县经济建设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水源地保护设施不足,由于水源保护区管理人员少,水源地巡查管护经费紧张,水源地周围土地进行农业种植产生的农药及农药包装垃圾等影响水源地,使地下水质已向恶化的方向发展,保护与治理水源地是湟源县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息县是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对该县湿地资源及其生物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其湿地资源分布类型和生态功能特性。同时,分析了当前该县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主要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湿地保护力度、加大对现有湿地公园保护能力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意识、适度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等方面提出逐步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协作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湿地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辽源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面貌有了一定改善。水源地生态治理机制逐步建立。积极制定《辽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明确相关部门责任,编制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加强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系列工程建设。同时,针对全市水源地实际情况,建立专职保洁员队伍,加大水源地卫生清理力度,大力推进水源地保护的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