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是高热稽留,小肠壁变性引起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根据流行病学的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初步诊断,确诊要靠实验室的病毒学、血清学诊断。多年来我局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方针,畜牧兽医总站对预防用生物制品实施统购统销专人管理的办法,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面积流行已得到很好的控制,周边地区时有猪瘟发生,对我局也没造成影响。个别散养户偶发的猪瘟,临床症状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一些养殖场、养殖户向我们提出了问题:为什么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是什么?通过以下的分析,希望…  相似文献   

2.
猪瘟(HC)又称烂肠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根据流行病学的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靠病毒学、血清学诊断。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3.
影响猪瘟免疫效果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各年龄、品种、性别、季节,均易发病并死亡。温和型猪瘟的发生给猪瘟防制带来诸多不便,诊断上也十分困难。总结了猪瘟发病的一般症状和诊断及猪瘟控制上的一些误区。列举了近期在猪瘟抗体检测和猪瘟控制方面的经验和一些教训,通过抗体检测和抗体监测,制定出合理的免疫方案,结合猪场规范化的管理和饲养方式,可以减少猪瘟的发生。针对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影响猪瘟免疫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猪的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性变化。根据流行病学的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靠病毒学、血清学诊断。由于多年实施的免疫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面积流行的现象已得到有效地控制。但免疫失败的发生,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危害和带来的经济损失则不容忽视。2013年的秋末冬初,抚远县某新生猪场便出现了免疫失败的现象,由于诊断正确,处理及时,很快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经过认真地调查、分析、试验最终得出结论。免疫程序存在失误,饲养管理存在问题,疫苗品质出现差错,免疫方法也有不同程度的失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免疫失败,要加强管理,科学免疫,各个环节不得有丝毫马虎,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随着猪瘟免疫程序的完善,猪瘟的发病率较少,但由于首免日龄不合理、免疫操作不到位、其它疾病如圆环和蓝耳的影响,猪瘟依然会零星发生。7月,辽宁检测云中心接到营口某养殖场一例以产房、保育猪腹泻、无法站立、四肢呈游泳状为主要特征的病例,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瘟混合感染致病性沙门氏菌所致。1临床症状200头母猪的猪场,母猪和仔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60日龄的保育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猪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瘟仍是目前造成福建省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单一发生向混合感染趋势发展,猪瘟在有限区域散发性流行,以非典型症状猪瘟为主,部分猪场由于猪免疫抑制病等因素造成种猪场以母猪带毒隐性感染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多数猪场采用大剂量疫苗注射。福建省在防制猪瘟方面应筛选猪瘟疫苗,制定和推广科学免疫程序;建立全省猪瘟监测网络和报警系统,加强对种猪场、规模猪场和散养猪的免疫、监测,尤其对种猪场开展猪瘟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疫苗毒与野毒抗原的鉴别诊断,坚决淘汰免疫缺陷和野毒感染的种猪,在种猪场推行猪瘟净化技术;加强对生猪市场交易、调运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病急、全身泛发性点状出血、高热稽留以及脾梗死等症状,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尽管已有20多个国家宣布猪瘟得以净化,但是由于国际贸易增加,导致猪瘟在近年来似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突然暴发的新闻时有传出,此外,疫苗质量差异、猪场免疫计划不科学以及源头性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污染等因素也导致猪瘟流行趋势上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全身弥漫性出血、坏死。根据其临床症状,主要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温和型三种类型。由于近年来随着猪瘟疫苗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养殖户对免疫的重视,现在田间发生的猪瘟病例主要为温和型,临床症状眼观不明显,容易诊断为其他疾病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最佳时间。本文通过一例温和型猪瘟的诊断确诊以及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给予基层养户意见指导。  相似文献   

9.
1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按临床症状分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迟发型猪瘟。由于病毒变异、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猪瘟时有发生。近年来临床上见到的猪瘟以慢性、非典型性和迟发型占据主流,症状不明显,而且出现混合感染,死亡率低,但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按临床症状分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迟发型猪瘟。由于病毒变异、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猪瘟时有发生。近年来临床上见到的猪瘟以慢性、非典型性和迟发型占据主流,症状不明显,而且出现混合感染,死亡率低,但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不  相似文献   

11.
猪瘟作为养猪业的大敌,已肆虐百年以上。有关猪瘟的研究也已开展多年,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养猪国流行的猪瘟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猪瘟防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在我国猪瘟疫情也有所抬头,许多猪场虽然按计划实行了疫苗免疫,在免疫过的猪群中仍时有猪瘟疫情发生,但许多变化不象过去那样典型。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猪瘟病毒出现了新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2.
猪瘟免疫失败,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现代养猪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猪瘟流行呈非典型性,病理特征不明显,出现亚临床感染等,极易出现接种猪瘟疫苗后,还会发生猪瘟流行。本文就当前国内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病,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极强,具有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该病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未免疫猪群表现为发热、厌食、腹泻与便秘相间、衰竭、死亡等典型临床症状;在免疫不全猪群的临床表现从无症状、亚临床感染到典型发病死亡,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14.
猪瘟现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危害养猪事业发展的重大疫病,多年来经过预防,大规模的典型性猪瘟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点状及非典型性猪瘟及温和型猪瘟仍存在。通过对我县部分养猪场(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从猪瘟的流行现状、传播途径、表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发病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阻断传染源、常规免疫接种、采用超前免疫、做好免疫监测等综合防控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些年来,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在加大免疫密度,超量、超前免疫,增加免疫次数的情况下,仍不能有效控制猪瘟的流行,因此,猪瘟仍是当前猪病之首。  相似文献   

16.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免疫失败,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养猪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猪瘟流行呈非典型性,病理特征不明显,还出现了所谓亚临床感染等,极易出现猪只接种猪瘟后,还会发生猪瘟流行.笔者总结了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几种原因及防治时策.  相似文献   

17.
非典型性猪瘟多发于刚出生和断奶后1个月内的仔猪。刚出生的仔猪猪瘟主要表现腹泻、消瘦,病程慢,有的可能出现抖抖病。虽然非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但是肾脏的出血点比较特征,具有诊断意义。诊断非典型猪瘟不能仅靠临床表现,一定要结合猪瘟荧光抗体染色等实验手段才能做出确诊。发病猪场应用猪瘟脾淋组织苗紧急免疫接种,能够较快控制病情。防制该病最关键的是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疫苗以及对猪场进行定期抗体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瘟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猪瘟的防疫密度接近100%,但由于受猪瘟疫苗的质量、防疫程序、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猪瘟发病率仍较高。1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在发病特点上,出现所谓非典型猪瘟、温和型(慢性)猪瘟和无名高热等,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理特征不明显,以致须依赖于实验室才能确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性猪瘟多发于刚出生和断奶后1个月内的仔猪.刚出生的仔猪猪瘟主要表现腹泻、消瘦,病程慢,有的可能出现抖抖病.虽然非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但是肾脏的出血点比较特征,具有诊断意义.诊断非典型猪瘟不能仅靠临床表现,一定要结合猪瘟荧光抗体染色等实验手段才能做出确诊.发病猪场应用猪瘟脾淋组织苗紧急免疫接种,能够较快控制病情.防制该病最关键的是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疫苗以及对猪场进行定期抗体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由于感染猪瘟病毒而导致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是养猪大国,也是发生猪瘟比较严重一个国家,该病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属于一类动物传染病。近几年,猪瘟的发病和流行特点出现较大的变化,由大面积流行变成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性散发,且由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变成非典型,给养猪业造成更大的危害。现概述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鉴别诊断以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