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保温防寒健康畜禽生长的合适温度在20℃左右,冬季畜禽舍的温度一般最好保持在16—24℃为好。对于雏鸡,1—3日龄的舍温保持在35℃,1周龄的舍温保持在35—32℃,1—2周龄的舍温保持在32—29℃,2—3周龄舍温保持在29—27℃,3—4周龄舍温保持在27—24℃,4周龄以后舍温保持在21—18℃。产蛋鸡的舍温最低要在5℃以上。其保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空气清新的情况下尽量密闭;另一种是采  相似文献   

2.
一、温度鸡的各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基本为1~3日龄35℃,1周龄32~35℃,2周龄29~32℃,3周龄27~29℃,4周龄24~27℃,4周龄以后为  相似文献   

3.
孙锴 《当代农业》2011,(1):40-40
鸡的各生长时期对温度的需求不同,但基本为1-3日龄35℃.1周龄32~35℃.2周龄29~32℃C,3周龄27~29℃.4周龄24~27℃,  相似文献   

4.
养小鸡首先应注意保温。刚出壳的小鸡身体弱,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如果温度忽高忽低,极易死亡。初生小鸡要求温度在30~32℃,以后随日龄增长,可逐渐降低;1~2周龄,温度应保持在30~31℃,最高不超过32℃;3~4周龄29~30℃,5~6周龄28~29℃;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高1℃。温度适宜时,小鸡精神活  相似文献   

5.
初生雏鸡体温比成年鸡要低,1周龄后体温逐渐接近成年鸡,3周龄后才会逐渐稳定下来。因此根据日龄为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非常重要。育雏温度标准为:第一周32℃~35℃,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18℃~20℃,切忌舍温大起大落。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提供较高的局部温度较好。这样壮雏、弱雏均能寻找到最适宜的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6.
张传芳 《农家顾问》2013,(12):41-42
三要 1.要保持适宜温度冬季寒冷干燥.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是提高成活率的首要条件。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人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2周龄时舍内温度降到30~32℃.3周龄时舍内温度降到26~28℃.再过1周时间将舍内温度降到恒定温度23℃。  相似文献   

7.
1.注意相对湿度 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出生后的前10天为60%~65%,后10天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2.注意室内温度 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时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每天降0.5℃.  相似文献   

8.
正一、保温控湿在雏鸡管理阶段,要做好保温、控湿措施,在育雏室配备温度计。1周龄雏鸡,育雏室温度控制在32~34℃,湿度控制在60%~65%;1~2周龄,温度控制在28~32℃,湿度控制在60%~65%; 2~3周龄,温度控制在25~27℃,湿度控制在60%~65%;3~4周  相似文献   

9.
<正>1.饲养温度。1~3日龄30~32℃,室温保持在24℃,鸭雏4日龄后每天降1℃,到28日龄后达到18℃,温度要适宜,冬季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温度不可忽高忽低。鸭舍通风应防贼风,以人进入鸭舍不感到刺鼻、闷热为宜。  相似文献   

10.
(续第2期第19页) 蛋鸡的培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和产蛋期(21~72周龄或淘汰).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①温度和湿度.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产热能力和保温能力都较成年鸡差,且对温度敏感,因而在育雏前3周要注意保温和控温.小鸡出壳后1~3天,温度控制在34℃~35℃:4~7天,温度降至32℃~33℃;以后每周降低2℃~3℃,至室温达20℃恒温.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育雏1、做好进鸡准备。对育雏的鸡舍彻底清扫堵塞鼠洞,然后用2%~3%的火碱水喷洒消毒一遍,最后密闭鸡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控制温度。乌鸡体型小,雏鸡御寒能力差,可采用高温育雏法。即1~4日龄保持舍温34℃~36℃,4~7日龄保持舍温33℃~35℃,以后每周下降2℃~3℃,但应逐渐降温,不要在1天内突然降温2℃以上,到第五周后要求保持恒温在22℃左右。3、饮水与饲喂。雏鸡入舍后应先饮水,饮水2~3小时后再开食。头两周应饮凉开水,在前两天的饮水中可加入5%的白糖和0.1%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每只鸡饮青霉素1000~2000单位,这…  相似文献   

12.
科学饲养雏鸡提高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温度要适宜刚出壳的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温度过低,小鸡怕冷,影响采食和运动,严重时挤压致死,或因寒冷引起感冒、下痢以致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造成食欲减退、体质虚弱、发育缓慢,也容易患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以及引起啄食癖等不良现象.雏鸡一周龄的适宜温度为34~32℃;两周龄的适宜温度为32~29℃;三周龄的适宜温度为29~22℃;四周龄的适宜温度为26~24℃;五周龄的适宜温度为24~22℃;六周龄的适宜温度为22~20℃.升温方法可采用烟道升温、火炉升温、电热板和红线灯升温,效果都很好.育雏方式有散养和笼养.笼养分群方便,能很好地控制密度,成活率高.其饲养密度为:1~2周龄的雏鸡以每平方米30只,3~4周龄的雏鸡以每平方米20只,5~6周龄的雏鸡以每平方米15只为好.  相似文献   

13.
喻学伟 《农家致富》2004,(23):39-39
1、防寒保温成年畜禽圈舍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仔猪舍应保持在25℃左右,育雏舍育雏第1周温度要达到35℃,以后每周下降2-3℃。具体方法有:(1)完善防寒设施。现在农村一般部是保温圈舍,  相似文献   

14.
蛋鸭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 雏鸭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御寒能力差,育雏期间要注意保持温度相对恒定,参考温度:1周龄内30~32℃,2周龄至4周龄每周降低2~3℃.若雏鸭有规律地吃食、饮水、排便和休息,说明温度正常.育雏期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5%~65%,光照时间1周龄内保持为23~24小时,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至减到14小时为止.蛋鸭为水禽,喜欢游泳,但圈舍不能潮湿,垫草必须干燥.雏鸭出壳3天后,可陆续下水游泳,但时间不能过长.  相似文献   

15.
饲养山鸡是近年来新兴的经济动物养殖业,搞好育雏管理,技术是关键. 1温度关按着小群高,大群 低;弱雏高,强雏低;阴雨天高,睛天低;夜间高,白天低的原则,具体说,1周龄34~32℃,2周龄32~28℃,3周龄28~24℃,4周24~21℃.  相似文献   

16.
张传芳 《当代农业》2014,(21):38-39
一、三大要点1.要保持适宜温度冬季寒冷干燥,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首要条件。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温,若发现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鸡舍内的温度;若发现鸡只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鸡只在2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30~32℃。在3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26~28cc.再过1周时间将舍内温度降到恒定温度23℃。温度计的放置既不能挂在热源处,也不能挂在靠近门口、通风1:1处.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悬挂.一般50~60平方米悬挂1根温度计。  相似文献   

17.
一、环境控制 1.温度1-3日龄35℃,4~7日龄32~33℃,以后每周下降3℃,5周龄达到21~23℃,恒定至出栏。温度过高,鸡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呼吸加快,运动量减少,生长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8.
1.温度要合适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出壳后1周~3周内保持35℃~32℃,随日龄增加,以后每周降低2℃~3℃.  相似文献   

19.
鸡饲养与气象环境条件关系密切,鸡孵化的最佳温度为37.3 ~ 37.8℃,最高温度为42.0℃,最低温度为24.0℃,孵化的相对湿度为50% ~ 60%,氧气含量为21%,CO2为0.5%;育雏期42日龄的雏鸡的最适宜温度为30 ~ 32℃,此后每周降温2℃,直至降至18~21℃,仔鸡期49~56日龄时,舍内温度保持32~33℃,以后每周降温2℃,降至20℃左右为止,相对温度65%左右为宜,仔鸡期每天需23 h的光照,1h的黑暗,1~2周龄内光强为10~15 lx/m2,3~4周龄5 lx/m2,育成期的光照管理措施是种鸡饲养的关键,增加光照时间可以促进性成熟,光照强度以5 lx/m3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1.温度要合适。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出壳后1—3周内保持35~32℃,随日龄增加,以后每周降低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