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河蟹学名中华绒鳘蟹,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青睐.利用稻田养殖河蟹,既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空间、天然饵料实施养殖,又可通过河蟹的日常活动为稻田松土、除草、施肥,达到蟹稻互利、丰产增收的日的,是稻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北方高寒地区商品河蟹稻田养殖技术,既能保证水稻高产、稳产,又可提高河蟹的养成规格和质量,从而达到蟹稻双收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稻田改造、水草种植与养护及微生物制剂应用等方法,人工模拟河蟹生长的生态环境,对稻蟹生态种养水环境进行管理实现水稻与河蟹互利共生及水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提高水稻品质和河蟹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稻蟹共作”生产模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蟹共作"模式是稻养蟹、蟹养稻,稻与蟹互利互惠,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既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又提高了稻谷的品质;以机插水稻为主的农垦系统,在不降低机械作业效率的同时,利用进水渠作为河蟹暂养池和投料区,旨在研究机插稻田河蟹的除草效果,探索河蟹的饲养数量和投放规格,最终获得产量及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完善机插稻田里稻蟹共作模式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王德生 《新农业》2005,(6):13-13
稻田养蟹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同一生长季节里,既种水稻又养河蟹。这是一项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植与养殖巧妙结合的新模式。稻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和生物肥(少施或不施化肥),喷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因而减轻了农业污染.稻蟹能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共生互利.获得稻丰蟹肥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吴忠市稻田养殖河蟹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田养蟹是在不降低水稻产量的前提下,采取新的水稻栽培技术,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原理,把单一的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起来,利用河蟹对水稻的生物防病、生物除草和中耕作用在稻田中养殖河蟹。稻田土质松软,水草丛生,环境适宜,氧气充足,稻禾遮掩,是河蟹的良好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稻田生态养蟹,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同一个生长季内,运用科学技术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这是一项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结合的科学种养新模式。1·主要优点水稻与河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共  相似文献   

7.
唐书芹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69-169
稻田养蟹,能清除稻田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改良土壤增加水稻产量;同时水稻又为河蟹生长、发育、觅食、蜕壳、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达到稻蟹互长、高产高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田养殖河蟹是一种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能够实现优质高效、绿色生态生产。水稻生长过程中能够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提供栖息、发育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河蟹在稻田的生育活动能够清除稻田部分杂草,增加稻田肥力,保证水稻优质高产。而且,在水稻栽培管理过程中,使用优质农家肥,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时间及品种,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创造稻蟹共生绿色生产条件,发展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农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卢龙县刘田各庄镇赵官庄村农民因地制宜,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尝试稻蟹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稻田养蟹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两者互利共生。河蟹以稻田的漂浮生物、害虫为食,它能够清除田间杂草,吃掉害虫,其排泄物、残饵还可作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水稻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两者形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蟹是利用水田既种稻又养蟹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地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了动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使原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向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达到种养双丰收的目的。近年来,盘锦市的一些科技示范户在原有稻蟹种养生产形式中加入了细绿萍或水葫芦,使稻、蟹、萍 (水葫芦 )同处一个生态环境中,建立了多层次,多级利用的复合群体,充分发挥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最大负载力,使稻、蟹、萍 (水葫芦 )相辅相成,互惠共济,提高了稻蟹种养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稻、萍 (水葫芦 )、蟹生产方式的生态效益有四点:   1除草保肥 杂草是稻田的大敌,它不但与水稻争水、争肥、争光,而且还是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据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调查,杂草可使水稻减产 5%,杂草严重发生,可使水稻减产 40%左右。稻田养蟹之后,河蟹可吃掉稻田大部分杂草。杂草减少,有利于肥料利用率提高,有利于水稻增产增收。   2培肥地力 河蟹的排泄物以及喂饲河蟹的残饵,都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河蟹在稻田中觅食、活动、蜕皮,可以增加水中溶氧量和土壤中含氧量;同时有利于增强土壤通透性,加速有机质分解和其它潜...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252-253
稻田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规格和产量,而设置稻田环沟是改善养殖环境的重要措施。进行了环沟对水稻生长及河蟹养殖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设置环沟可增加水稻产量,并能促河蟹生长,提高其产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关注稻田养殖生物的生存状况有利于促进水稻与水产养殖生物稳产与高产。河蟹生长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水稻田间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稻蟹共生模式目前主要采用人工管理,农事活动会对河蟹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该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距离因子、水位因子以及施肥因子,分析比较田块到主路不同距离、稻田灌水和施肥等因素对河蟹筑穴习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使得靠近主路处理田块蟹洞数量显著增加,河蟹成活率下降5.34百分点,产量降低10.58%。同时,田面水深与稻田蟹洞个数呈显著负相关,水浅导致河蟹筑穴行为增加;施氮量与河蟹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施氮量与蟹洞个数无相关性,河蟹筑穴行为影响不大,且河蟹的大部分生育期内田面水铵氮含量也不超标。通过适当调节田间管理措施,如减少人类活动和增加田面水深等措施可达到在稻田养蟹过程中提高河蟹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青睐.利用稻田养殖河蟹,既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空间、天然饵料实施养殖,又可通过河蟹的日常活动为稻田松土、除草、施肥,达到蟹稻互利、丰产增收的目的,是稻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普通稻田与稻蟹种养田生产及生态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常规稻作生产田以高产为目标,过量用肥用药,造成环境污染。传统养蟹稻田,水稻河蟹管理粗放,水稻产量较低,河蟹产量及品质不高,综合经济效益虽有所提高,幅度有限,但保持了良好的稻田生态环境。现代稻蟹生态种养田,是在传统稻田养蟹和农田标准化建设基础上,集成现代水稻栽培管理技术和现代河蟹养殖技术,科学的解决了制约稻蟹种养生产的技术瓶颈问题,是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食品安全型产业。  相似文献   

15.
青铜峡市稻田河蟹生态种养新技术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铜峡市大坝镇试验基地,采取种植水稻与养殖河蟹相结合的综合生态种养技术,对水稻的单产、产值和河蟹的单产、规格、肥满度、产值以及稻田收入等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宁夏引黄灌区,通过春季池塘暂养河蟹苗种,延长了生长时间,提高了河蟹规格;对稻田进行田间工程建设,及时放养蟹种,利用河蟹清除稻田中的杂草,降低了生产成本;河蟹消灭水稻病虫害的幼体,减少了农药用量;河蟹的蜕壳物、粪便为稻田增加肥力,提高了产量;水稻、河蟹生态种养,增加了收入。经过试验,平均667m2产"蟹田稻"537kg,增产18.5%,产值3007元;平均667m2产"稻田蟹"20.5kg,产值820元;"水稻+河蟹"生态种养模式降低成本17%;667m2均利润达到1981元。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蟹是一块稻田在同一个生长季节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这是一项悄然兴起的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的模式.由于稻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和生物肥(少施或不施化肥),喷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安全农药(少喷或不喷普通农药),减轻了农业污染,则使稻、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共生互利,从而能够获取稻丰蟹肥,稻蟹双盈的效果.这项具有先进性的养殖实用技术,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稻蟹共作就是在稻田放养一定数量的螃蟹,螃蟹能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部分害虫,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生长的肥料;而水稻又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螃蟹生长。稻蟹共作基本不施用农药,只施用少量化肥,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种养模式。一、幼蟹的暂养(一)暂养池修整提前修整好暂养池,用漂白粉进行消毒。7天后注水50 cm深,注水时用细纱网包扎进水口,以防野杂鱼及其他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18.
高功 《当代农业》2014,(9):46-47
稻田养蟹作为一项水田经营新模式,变单一经营为综合经营、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生产.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途径。稻田中套养河蟹.充分利用稻蟹之间互利共生关系,水稻为河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觅食、活动和避暑环境.而河蟹的排泄物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料,同时,河蟹频繁活动觅食大大减轻了水稻虫害的发生.使水稻可以基本不施农药.从而生产出无公害稻谷.形成稻蟹共生的水田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9,(19)
稻田养蟹是利用稻田的空间资源及生物资源,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下,让河蟹和水稻和谐共生,稻蟹双收,最大限度地提高稻米产量与品质及农田的总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蟹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同一个生长季节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这是一项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的种养巧妙结合的立体种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