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山东鲁北平原,枣尺蠖ChihuozaoYang一生可食枣叶113-209cm2,5龄为暴食期,占总食叶量的86%。越冬蛹的防治指标根据树龄大小确定,即20年左右、60年以上、40-60年生枣树的防治指标分别为3头蛹/株、9头蛹/株、18头蛹/株。初孵幼虫期的防治指标为100头/米·枝,4-5龄幼虫期为7头/米·枝。  相似文献   

2.
鲁北平原枣尺蠖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鲁北平原,枣尺蠖Chihuozao Yang一生可食枣叶113-209cm^2,5龄为暴食期,占总食叶量的86%。越冬蛹的防治指标根据树龄大小确定,即20年左右,60年以上,40-60年生枣树的防治指标分别为3头蛹/株,9头蛹/株,18头蛹/株。初孵幼虫期的防治指标为100头/米.枝,4-5龄幼虫期为7头/米.枝。  相似文献   

3.
竹箩舟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箩舟蛾是竹子的重要食叶害虫,分布于我国南方产竹各省,在浙江省1a3~4代,均以蛹于土表下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上旬~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中旬。幼虫危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6月中旬、6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中旬~10月上旬,以第3代蛹越冬者幼虫可延至10月下旬,第4代为10月中旬、11月下旬。第3代幼虫各龄食叶量分别为1.57、7.73、16.36、57.02、579.78cm^2,幼虫期共取食竹叶662.46cm^2。雌性幼虫期食叶量比雄性多12%~15%,每头成虫产卵量为161~286粒。天敌有赤眼蜂、黑卵峰、姬蜂、寄蝇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栎舞毒蛾Lym antria m athura Moore俗称栎毒蛾,在吉林省敦化地区一年1代,以卵块在柞树林中黑桦和枫桦树干基部的皮缝内越冬。卵期长达9个月,翌年4月末开始孵化,5月6~11 日为孵化盛期。幼虫期2 个半月,7 月中旬开始化蛹,7 月下旬成虫羽化。每头可产卵200~470粒。幼虫多6龄,少数为7 龄。幼虫喜食柞树叶肉,对中幼龄天然柞树林及天然阔叶混交林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异耦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川东林区首次发现异耦阿扁叶蜂危害马尾松。该虫一年发生一代。7月中旬以老熟幼虫下树入土作室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卵孵化。幼虫5至7龄。该虫幼虫期可被蜘蛛、蚂蚁取食和白僵菌感染。经试验多效杀虫灵、森保Ⅰ号、有机磷及拟除虫...  相似文献   

6.
竹织叶野螟幼虫有7龄与8龄,以7龄为主,占82.98%。7龄组幼虫期为26.81d,8龄组30.99d;各龄幼虫头壳宽相差明显,幼虫头壳宽对数回归直线方程式,7龄组为logy=0.3188x-0.1313、8龄组为logy=0.3164x-0.1575。幼虫食叶量7龄组为91.34±2.42cm~2、8龄组为116.85±8.48cm~2,5龄至老熟幼虫食叶量占全期食叶量96%以上;幼虫食叶量对数回归直线方程式,7龄组为logy=0.4604x-1.5030、8龄组为logy=0.4002x-1.3636。幼虫期食叶量的多少与幼虫发育羽化为成虫,在雌、雄性方面无关。  相似文献   

7.
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在保定1a发生2~3代,以2代为主,以蛹在茧内于树上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8日,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7月16日。4龄幼虫排粪量为26粒/头。4龄幼虫期平均抓着力为42g,5龄幼虫平均抓着力为195g。樗蚕性比为雌∶雄=1∶103。在河北省主要寄主植物有臭椿、臭檀、花椒、枣树、泡桐等,另外有13种植物,共18种,分别隶属于16科。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辽宁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对兴安落叶松鞘蛾食叶量的测定研究结果看出,该鞘蛾一头越冬幼虫平均取食针叶长度为184mm,危害针叶数量为25枚;在危害期间不同时间段的食叶量和危害量各异,开始取食后的前10d危害最大,食叶量和危害量分别占整个危害期的86%和94%。针叶被害率与虫口密度密切相关,当虫口密度为2.9、5.8、8.7头/10cm和11.7头/10cm时,针叶被害率分别为25%、50%、7  相似文献   

9.
白斑黄枝尺蛾Parectropisextersaria(Hubner)一年1代,以蛹(包在丝质茧内)在地被物下越冬。蛹期8个月,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期21天,卵期13天,6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期3个半月。每雌可产卵2-263粒,幼虫共7龄,食性较杂.  相似文献   

10.
白斑黄枝尺蛾Parectropis extersaria(Hubner)一年1代,以蛹(包在丝质茧内)在地被物下越冬。蛹期8个月,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期21天,卵期13天,6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期3个半月。每雌可产卵2-263粒,幼虫共7龄,食性较杂。  相似文献   

11.
柳厚壁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厚壁叶蜂以垂柳为主要寄生对象,在吉林省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过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成虫期5一7天。  相似文献   

12.
稀球果种蝇(LasiommainfrequensAckland)是内蒙古根多河地区落叶松种子的重要害虫。该虫一年一代,以蛹在地被物下越冬,翌年5月初开始羽化,5月下旬产卵并出现幼虫,7月上旬老熟幼虫落地化蛹。害虫发育与温度和寄主物候有相关性:成虫羽化始期是由4月12日算起有效积温达148℃的时期,日平均气温需达10.50℃左右;产卵始期日平均温度需达14.5℃。成虫羽化与山芍药放叶,产卵始期与种鳞开张,幼虫老熟与种鳞硬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白眼尺蛾Problepsis albidior 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年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赵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翌年3月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松人工林中选择9株样株,对文山松毛虫第1代4 500粒卵加以标记,经过幼虫、蛹和成虫不同虫期的存亡状况的跟踪观测,获取不同虫期的存活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由生命表得出,文山松毛虫第1代种群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整个世代死亡率高达99.87%。通过30头第1代幼虫室外套笼饲养、食叶量测定的结果表明幼虫期单虫的总食叶量为4842cm;不同龄期幼虫的单虫食叶量不同,1-3龄较少(为601cm)、5龄最多(为1 589cm),6龄次之(为1 311cm),5~6龄为暴阶段。生命表组建和食叶量测定,为可持续控制文山松毛虫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闽北地区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2年的观察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在福建省顺昌县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表土层、树皮缝隙处越冬,翌年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各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月、6月、7—8月、9月、10—11月,以7—9月的3、4代危害最烈,蛹期6—9天;成虫寿命6—9天;卵期3—9天;天敌有9种。  相似文献   

16.
梦尼夜蛾是阔叶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通过野外观察,结合室内饲养,对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等进行了研究。梦尼夜蛾在阿尔山林区1年发生1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盛期为4月27日~5月2日,4月末成虫开始产卵,产卵盛期为5月10日,卵孵化始见期为5月16日,孵化盛期5月25日,6月2日孵化结束。幼虫共5龄,幼虫期与气温有关。幼虫危害始盛期为6月中旬,危害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化蛹,幼虫化蛹始见期为7月上旬,盛期为7月中旬。蛹期最长,从7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时长约为9个月。  相似文献   

17.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flavomarginataMaa危害马尾松针叶,在广西贺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筑室而以预蛹越夏、越冬,翌年1月中旬开始化蛹,2月上旬始见成虫羽化,3月初成虫开始产卵,3月中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历期306天。应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4000倍液喷杀3龄前幼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建宁杉奕刺蛾(PhlossajianninganaYangetJiang)是我国南方杉木的重要食叶害虫,1年1代,幼虫7龄,以老熟幼虫在茧内,集中于树冠下浅土层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羽化盛期在6月中旬。1-4龄幼虫食量甚微。山谷及低海拔纯林受害重,混交林受害轻。溴氰菊酯及一般有机磷药剂可有效防治3-4龄幼虫。结合春末抚育覆土可显著减少成虫羽化出土。应用辛硫磷等于老熟幼虫下树入土结茧之前,在地面喷药或以白僵菌防治,可大幅度压低虫口。  相似文献   

19.
松褐天牛羽化历期和各虫态在被害树上的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在浙东沿海地区的羽化始期5月上旬,盛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末期为7月上旬;室内羽化的盛期和末期比露天网室滞后20天。卵、幼虫和蛹在被害树体上的数量分布,树干中段>下段>梢段>侧枝;分布密度,树干梢段>中段>下段。蛀入木质部幼虫的成虫羽化率室内室外均为7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樗蚕Philosamiacynthia危害椿树及泡桐、石榴。在河间市一年可发生2~3代,1代历期为80~90天,以幼虫危害寄主叶片,总食叶量可达到406.86cm2/头。樗蚕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湿度适宜与否。其次是受越冬蛹基数、寄主树种的多寡以及天敌数量的影响,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如人工消灭越冬蛹和大龄幼虫法、灯光诱杀成虫法,以减少幼虫发生量。药剂防治必须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至3龄前这一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