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一九八二至八三年冬,西双版纳Ⅱ、Ⅲ类型植胶区,极端最低温曾出现1℃左右,对胶树代谢作用有害温度频繁出现,且持续时间长。为摸清云研一号有性系的抗寒性状,我们于八三年三月间对生产性种植观察点和攸乐山试种点进行了寒  相似文献   

2.
云南植胶垦区,地处热带边缘,纬度北,海拔高,植胶热量不足,低温寒害是必然的。植胶二十四年来,共出现八次冷冬。给橡胶生产造成了灾害性损失。尤以1973/74年冬、1975/76年冬出现两次特大冷冬,橡胶损失更为严重。据普查结果1973/74年冬各种不同树龄胶树受害普遍率为66.4—79.5%;1975/76年冬为72.5—79.1%,并在植胶地带划分为中寒害区的阴坡、重寒害区的半阴坡及阴坡,目前尚没有一个无性系种植后不遭受寒害能够完全站得住脚。今后还需不断扩大植胶面积。现推广使用的品系已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培育抗寒高产品系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在短时期内推荐抗寒性较强、产量又高的品系给生产使用,这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在历年培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滇东南河口和文山植胶区2010/2011年冬春低温特点和橡胶树寒害灾情及规律,提出以严格控制植胶海拔上限、调整热带作物种植结构为主的抗寒植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云南宜胶区地处热带北缘,纬度北、海拔高。自1904年巴西橡胶引种到云南,截至目前已发展到六十五万余亩,每年可为国家提供橡胶一万多吨。 巴西橡胶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从未遇到过低温寒害问题。二十七年的植胶实践证实,寒害是本省发展橡胶的主要矛盾。在重寒区的阴坡和半阴坡,中寒区的陡阴坡,没有一个高产无性系不遭受严重寒害的,培育抗寒高产有性系,是扩大植胶面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德宏属于二、三类型植胶区,海拔高,纬度北,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寒害发生。自芽接树成龄荫蔽以来,1975/76年冬曾遭受严重的寒害烂脚。近六个冬期虽然局部地区产生寒害,但危寒程度不大。1982/83年冬期气候异常,与往年低温情况不同,属历史上少见的低温年份,胶树  相似文献   

6.
调查报道了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对云南省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生长和产量造成的严重影响:普遍表现为橡胶树生长受抑制、叶面积小、叶片黄而薄;花序干缩;地表层根系部分干枯;嫩叶物候期长、病害防治难度大;前期胶乳产量下降和次生灾害严重等。提出提高抗旱植胶意识、加强抗旱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9/2000年冬,强烈降温天气袭击了云南植胶区,出现了继1973/1974、1975/1976年低温寒害后的又一次大范围强烈低温寒害,对橡胶各品种的抗寒性是一次严格的检验。经70年代的两次寒害,云南垦区调整了品种配置,使这次橡胶受害程度有所减轻。橡胶品种与寒害专题调查主要作1~3年生林地、已分枝幼林和开割林地的寒害调查,共调查了23个农场及部份开发区的26个无性系品种和一个有性系品种。调查结果,表现耐寒的品种有云研77-4、云研77-2、GT1、ANI873、云研73-46、云研68-273;表现中等抗寒的品种有云研72-324、海垦2、热研88-13、…  相似文献   

8.
2009年对滇东南植胶区2007/2008年冬春橡胶树寒害后的实际损失和恢复状况进行回访调查认为,目前使用的各橡胶品种抗寒力和寒害后的恢复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各植胶单位主要品种的配置仍很单一,以致削弱整体的抗灾减灾能力,灾后各单位的减灾措施各行其是,没有严格按技术规范去做,不能实现胶林应有的恢复效果。建议加强抗寒减灾救灾技术研究和应用,合理配置品种,严格执行和实施规程,才能建立和完善滇东南植胶区长效防御灾害科技体系。  相似文献   

9.
1992/1993年强寒潮对几个橡胶无性系及巴西橡胶新种质的寒害调查报告罗家勤(广东省湛江化州橡胶所)前言1992/1993年冬春,我所植胶区遭受连续长时间的强寒潮袭击,且有霜冻天气的影响,致使橡胶和农作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寒害,损失严重。抗寒系比试区...  相似文献   

10.
<正> 云南南部哀牢山山脉以西的丘陵山地,在冬期有一种特有的气候资源,这就是山地逆温。山地逆温在一些地方虽然在一年四季中均有可能出现,但以冬期出现强度大、频率高,与橡胶树遭受低温寒害的季节相匹配,形成了有利于橡胶树越冬的避寒环境,并可适当弥补冬季热量的不足,形成我省植胶的重要气候资源。 冬期热量不足,特别是低温寒害是我国植胶垦区的主要限制因子。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这样说,为什么云南南部哀牢山山脉以西的地区成为我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植胶区(这里生产性植胶海拔界限已达到1000米,试种胶树海拔已达1400米),其原因就是山地逆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 河口地区自1953年植胶以来,先后遭受了几次较重的橡胶树寒害。1967/68年冬强平流袭击,导致河口地区刚发展起来的国外优良无性系中幼林大量死亡。1975/76年冬,强平流加上强辐射低温,造成河口地区近2万亩橡胶林地报废。1982年  相似文献   

12.
滇东南植胶区2007/2008年冬春橡胶树寒害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7/2008年冬春,滇东南河口、文山植胶区出现较强的平流型降温,橡胶树遭受严重的寒害。红河热带农业研究所对寒害灾情、寒害规律和寒害程度与环境条件、种植品种的关系等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作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13.
<正> 河口垦区最近三年(1982/83年,1983/84年,1984/85年)的寒害告诉我们,本区的四个农场中,河口农场受害最重。对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类型植胶区的河口农场应有新的认识。在品种、环境、农业措施等项目中,应重新研究。现谈谈在河口农场寒流路径区的植胶及种植二线作物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 国外优良无性系GT1自六十年代末在德宏垦区生产上推广种植以来,历经1973/74、1975/76年冬大寒害的考验,被公认为是抗烂高产、耐辐射低温能力强的优良品系,现已占垦区植胶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后随着林地更新,将逐步取代其他品系而成为本垦区的当家品种。本区由于纬度北(N24°—25°)、海拔高(植胶地750—1,000米)、热量不足(年均温19—20℃)、冬期辐射低温出现频繁,大部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东部垦区2004/2005年橡胶树寒害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报道了云南东部垦区2004/2005年冬春低温特点和橡胶树寒害规律,为东部垦区的抗寒植胶、橡胶树新品种的应用积累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 云研1号有性系是GT1与PR107双无性系种子园的杂交后代,经多年试验鉴定,于1980年正式向以辐射降温为主的二、三类型区作为推广生产的种植材料。 1.主要经济性状: 经多年的抗性,产量等方面的鉴定证实是一个对辐射低温为主的寒害抗性较强的有性系,它产量中等,比较速生,并无其它不良付性状。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产、抗寒力强的亲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抗寒前哨苗圃抗寒性的选择和初级系比、高级系比,以及生产性试验系统资料的鉴定,云研77—2和云研77—4在生长、产量、抗性等方面优于GT1,特别是云研77—4抗寒能力强。推荐在云南省西部植胶区的重寒区中规模种植;东部植胶区中寒区试种。  相似文献   

18.
云南垦区橡胶树大面积高产的气候学基础王利溥(西南林学院·昆明·650224)云南植胶区1994年橡胶创大面积平均单位产量每公顷1549.95千克的世界先进水平。若扣除云南植胶区生态条件的次适宜区、基本适宜区的开割面积和产量,则1994年云南垦区适宜区...  相似文献   

19.
1988/89年冬后,我们对河口垦区橡胶树林地97194亩,2294874株进行了寒害普查。按三层两面八个坡向进行汇总。本文通过总结对平流低温寒害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在造成橡胶树寒害的气象因子中,冷风是加重寒害的主要因素,提出以冷风方向和垂直高度作为植胶类型小区区划的原则和减小风速为主的有关抗寒植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一、橡胶树在勐养地区 的适应性 勐养坝位于北纬22°02′、东径108°08′、年均温20.7℃,最冷月均温14.℃,极端最低气温1.4℃,冬期降温以辐射为主,年平均降雨量1238毫米,属二、三类型植胶区。橡胶树定植后7~9年才能达到开割标准,PB86盛产期平均单株年产干胶2.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