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农业》2000,(11)
沈免 91是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室于 1987年以铁春 2号为母本、沈免 85- 9(IRN68- 181/洛夫林 13//加瑞尔/辽春 6号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1999年 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1.特征特性 沈免 91属强春性,生育期 78~ 80天,比对照铁春 1号早熟 1~ 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成株高 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秆强壮,抗倒伏。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穗长 7~ 9厘米,有 15~ 17个小穗,穗粒数 30~ 35粒,子粒卵圆形,硬质,饱满度好,千粒重 40~ 42克。高抗秆锈病,中感叶锈和白粉病,叶枯性病害轻。适应性强,喜肥水,耐密植,耐高温和高湿,抗干热风,成熟时落黄好。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含粗蛋白 16 1%,湿面筋 37 7%,赖氨酸 0 44%,沉降值 33 2毫升,吸水率 58 6%,稳定时间 3 5分钟。其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达到国颁强筋小麦标准,其它指标达中筋小麦标准。   2.产量表现 该品种 1995~ 1996年参加辽宁省小麦区域试验,两年每 667平方米平均产量 337 7公斤,比对...  相似文献   

2.
高玉 3号   该品种是沈阳农业大学以 MO17/02为母本,丹 360/0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赖氨酸玉米单交种。   特征特性 幼苗叶色正绿,叶片挺直,幼苗长势强。株高 280厘米,穗位 113厘米,穗长 20. 5厘米,穗粗 5. 2厘米。千粒重 317克,单穗重 200克,出籽率 85. 8%。穗长筒形,红轴,籽粒黄色,马齿型。赖氨酸含量 0. 383%。抗大小斑病、茎腐病、穗粒腐病和丝黑穗病。生育期 123天左右。   产量表现 辽宁省 12个点次高赖氨酸组区域试验,平均每 667平方米产 593. 6公斤,比对照品种高玉 1号增产 21. 5%, 10个点次生产试验平均每 667平方米产 636. 8公斤,比对照品种高玉 1号增产 23. 9%。一般栽培条件每 667平方米产 50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及适种地区 一般地区适时播种,有效活动积温在 3300℃以上地区应适时晚播种 (可于 5月上旬播种 )效果较好。密度以每 667平方米 3300~ 3500株为宜。适于在辽宁省及吉林省南部地区种植。 铁高 1号   该品种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自交系 C8643/02为母本、外引自交系 23/0...  相似文献   

3.
辽豆13号(品系号:辽89102)大豆新品种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2000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1998~1999年在其适宜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亩)产201.6公斤,比对照品种铁丰27号平均增产23.4%,一般产220~250公斤.  相似文献   

4.
《湖南农业》2006,(11):7-7
陆两优611水稻由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品种审定编号:湘审稻2006007。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两系杂交迟熟早籼稻,在湖南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7天左右。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叶鞘、叶耳、叶缘、稃尖均为紫色,剑叶直立,长宽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抽穗整齐,叶下禾,后期落色好,不早衰。籽粒饱满,无芒。湖南省区试结果: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1.85万穗,每穗总粒数115.6粒,结实率82_3%,千粒重26.1克。抗性鉴定:叶瘟5级,穗瘟9级,高感稻瘟病;白叶枯病5级,中感白叶枯病。产量表现2004年湖南省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11.8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0%,增产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6.85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25%,增产不显著。2年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9.3公斤。  相似文献   

5.
程英 《新农业》2001,(5):17-17
辽绿111号绿豆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采取集团选育法选出的一个新品系,早熟、优质、高产:株高70厘米左右,分枝2~4个.荚长10厘米,直立生长,有限结荚习性。籽粒鲜绿有光泽。粒大,百粒重6克。生育期75天。成熟集中易采收。平均667平方米(亩)产100公斤,高者达150公斤。比农家品种增产20%~50%。  相似文献   

6.
1.辽盐 12 系辽宁省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育成的粳稻中晚熟品种 . 1997~ 1999年 3年参加北京市水稻区试麦茬老秧组试验 , 平均每 667平方米 (1亩 )产 464.1公斤 . 抗稻瘟病 , 米质优 . 株高 101.6厘米 , 每穗粒数 95粒左右 , 结实率 87.8% ~ 89.5% , 千粒重 24.8克 . 该品种可在辽宁、华北及西北中晚熟稻区种植 .   ……  相似文献   

7.
1.湘早籼31号该品种是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为解决南方劣质早籼稻严重压库与销售不畅而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并于2000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106.9天左右,植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适中且富有弹性,后期叶青籽黄,不早衰,较耐肥抗倒,分蘖力强。结实率为85%。谷粒呈中长粒型,千粒重24克左右。1998~1999两年参加省早籼迟熟组区试,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414.5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9号减产5.4%,比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0.8%。两年区试结果,稳产性都优于对照品种,年与年之间和点与点之间都比较平衡,每667平方米产量一般都能稳定在400公斤左右。1999年7月8日由湖南省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湖南农科院内示范的13.4公顷湘早籼31号进行现场考察和评议,与会专家对该品种的大田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品种分蘖力强,整齐一致,后期落色好,一般大田每667平方米产400~450公斤。   根据农业部米质检测中心第4次优质稻品种分析结果,糙米率78.7%,精米率69.6%,整精米率56.9%,粒长6.8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4.0%,垩白度0.2%,透明度1级,糊化度7.0级,胶稠度84.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蛋白质含量8.7%。被评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品种。该品种米质的最大优点就是透明度好,完全可与晚籼优质米的外观品质媲美。另外,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较高。   根据湖南省区试组抗性鉴定结果,1998年穗稻瘟为7级,1999年穗稻瘟为5级,白叶枯病5级。在大田生产中,均未发生稻瘟病,对稻瘟病具有较强的田间抗性,如桃源县双溪口镇的水稻历年均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危害,湘早籼31号在该地种植时均未发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另外,该品种虽然苗期耐寒性较差,但后期的耐寒、耐阴雨能力较强。   该品种在湘中,大苗移栽宜于3月25日左右播种,软盘旱育抛秧宜在3月20日左右播种,湘中以北须稍推迟,湘中以南可适当提前。   2.杭959该品种是由杭州市农科所用杭8820与早粳4号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2000年4月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1997年参加杭州市区试,7个点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411.6公斤,比对照浙852增产10.9%,比舟903增产7.2%。1998年杭州市区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43.9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7.1%。1998~1999年金华市区试每667平方米产431.0~438.5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2.0%~11.5%。1999年杭州市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产321.6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3.6%。   杭州市区试汇总,全生育期1997年为110.9天,1998年为104.0天,金华市1998年区试汇总为105.5天,比浙852迟1~2天,属中熟偏迟类型。株高76~80厘米,分蘖力强,有效穗多,株型紧凑,生长繁茂,后期青秆黄熟。1998年经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该品系对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嘉育293,叶瘟平均3.5级,最高7级,穗颈瘟平均2级,最高5级,金华市区试稻瘟病穗发病率27.54%,病指6.23,对照浙733穗发病率38.93%,病指12.06,因此,抗性明显强于对照。该品种适宜播种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05,(10):79-79
1 国豪杂优1号。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4005)。2005年通过安徽省新品种引种认证。在新品种引种试验中,产量位居第1。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比汕优63早1~2天,株型较紧凑,叶片中宽,剑叶斜上举,667平方米有效穗15~18万,株高110厘米,穗长26~28厘米,穗平均着粒18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干粒重31~32克,属大穗重穗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高、低温能力突出,耐肥抗倒,后期熟相极佳,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可达650~750千克。  相似文献   

9.
胡杰 《农村百事通》2009,(17):31-31,81
一、航天三号该品种株高70厘米.半冬性,穗长13~15厘米.穗粒数100~130粒.干粒重50克。抗逆性强,高抗小麦三大病害.耐肥、耐寒、耐盐碱。667平方米(1亩)产500~700公斤。667平方米用种12公斤.播期以10月10日-11月30日为宜.南北方都适宜栽培、  相似文献   

10.
吉杂83号高粱是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已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约155厘米。中紧穗,穗长29.7厘米,穗粒重86.3克。红粒,着壳率为13.7%,千粒重27.0克。根系发达,抗旱,抗倒伏。抗叶病,高抗丝黑穗病。抗蚜虫。光温反应不敏感,生育期约120天。在三年区试中,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535.4公斤,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14.81%。在两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47.4公斤,比敖杂1号增产18.81%。籽粒含蛋白质10.1%,脂肪2.65%,赖氨酸0.21%,淀粉70.52%。该品种春播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播种,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1.33公斤,播深3~4厘…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辽春1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辽春18号为辽春10系选品种,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鉴定结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选育经过辽春18号,原代号先后为“辽10选系1”和“辽99选29”。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了提纯复壮辽春10号,1999年在田间种植了1 000余个穗行。在田间调查中发现有2个变异穗行表现与众不同,其中一个行号为29的穗行,株高比辽春10号矮5 cm左右,麦穗为长方形(辽春10号为纺锤形),顶部小穗着生稍密。比辽春10号抗倒伏;籽粒饱满,粒质好,与辽春10号相同;千粒重比辽春10号高5 g左右;生育期与辽春10号相同,为特早熟品种。2000年…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05,(11):100-100
1国豪杂优1号 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4005)。2005年通过安徽省新品种引种认证。在新品种引种试验中,产量位居第1。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比汕优63早1-2天,株型较紧凑,叶片中宽,剑叶斜上举,667平方米有效穗15~18万,株高110厘米,穗长26~28厘米,穗平均着粒18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干粒重31-32克,属大穗重穗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高、低温能力突出,耐肥抗倒,后期熟相极佳,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可达650-750千克。  相似文献   

13.
张燕之 《新农业》2006,(3):24-24
辽星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辽粳454为母本、沈农9017为父本人工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5年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56天,属中熟品种。株高104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色浓绿,主茎16片叶,分蘖力较强。半散穗,穗长18~20厘米,颖壳黄褐色,穗顶部有芒。平均每穗140粒,结实率89.0%,千粒重23.9克。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活秆成熟不早衰。抗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14.
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农科所培育的两个长绒棉新品系日前通过自治区审定,分别被命名为新海 17号和新海 18号。    这两个品种的生育期为 140天,株高 90~ 100厘米;在自治区第七次区域实验中,平均 667平方米 (1亩 )产籽棉分别为 296.1公斤和 281.9公斤,比对照新海其它品种增产 35.87%和 29.37%;霜前花率达 90%,产量列同品系的……  相似文献   

15.
"辽春12号"是辽宁农科院作物所通过杂交法,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春小麦新品种,于1997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植物学特征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宽大,剑叶直立,株高80-85厘米.穗长8-10厘米,每穗平均结实30粒,最多60粒.长芒,红粒,籽粒饱满,硬质,千粒重35克.  相似文献   

16.
辽春17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1991年以铁春1号为母本,用5310做父本,采取人工杂交和系谱选择方法育成的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已于2003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一、超级小麦——高粱穗一号 株高65厘米,半冬性,穗长14~16厘米,穗宽2~3厘米,千粒重45克,麦穗无芒,穗粒150~180粒,属于分枝性小麦.高粱穗一号麦穗像高粱,根系发达,抗性强,高抗小麦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并且高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50~750公斤.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6公斤,播种期以10月1日为宜.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县农业局从湖南省动植物良种引进公司引进玉米新品种蠡玉23号(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在我县12个乡镇试种,表现为株高适中、大穗、大粒、产量高、抗性好,一般667平方米玉米产量为550公斤(省审定时的区试产量为485.6公斤),比豫玉22号增产60公斤。2006年,余田乡农技站在钟家村刘谭阳的稻田里连片种植蠡玉23号0.23公顷,3月29日播种,软盘育苗,4月3日出苗,4月14日移栽,按行距60厘米、株距34厘米移栽,采用高标准规范化种植和管理,7月20日经县农业局测产验收,667平方米玉米产量达707.7公斤。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1.中早39。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早籼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了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号:浙审稻2009039)。该品种全生育期109天左右.株型松散度适中.株高85厘米左右.耐肥抗倒能力强,对稻瘟病抗性较好.分蘖力适中,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在20万以上.每穗总粒数120粒.结实率95%,千粒重26克.后期熟相好,667平方米产量500公斤。(彩图参见81页图5)  相似文献   

20.
1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中早熟冬小麦品种,是目前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之一。北疆生育期267天,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坚硬,抗倒伏,抗白粉病和锈病。成穗率高,穗白色,纺缍形,长芒。籽粒白色,穗长8~10厘米,小穗多花,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50~55克。容重820克/升左右,蛋白质含量15.34%,品质优良。分蘖成穗率高,单株成穗可达1.7~2.0个,是目前早熟品种难以具备的优点。昌吉地区6月下旬成熟,收获后可复播其他作物。平均产量450~500公斤/667米^2,最高可达600公斤/667米^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