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2016年6月上旬,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白希在农业厅办公室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植保总站、广西农业信息中心、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广西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等单位调研指导工作,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情况汇报,细心了  相似文献   

2.
<正>年近七旬的顾家栋身材适中,精神矍铄,言谈操略带江苏口音的普通话,激情满满。顾家栋现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出生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和周边省份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下,贵州省蚕桑产业得到较大发展。针对贵州省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蚕业技术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要加强政府投入,建立健全蚕业技术服务机构,配备较强的技术服务队伍,充分利用涉农资金进行技术培训,搞好标准化示范点建设,以及以点带面普及栽桑养蚕技术等增强蚕业技术推广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引起政府及蚕业主管部门对蚕业技术推广的重视,提高贵州省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占地50公顷,是集蚕业发展规划制定、蚕业综合技术示范及推广体系建设、蚕业科学研究与开发、良种繁育、蚕种管理和蚕种质量检验于一体的事业单位。现有在职人员188人.其中科技人员8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的31人。该站致力于亚热带蚕业的研究与发展.共取得科研成果35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邮编:530007.电话:0771—3277840)选育的蚕新品种“桂蚕2号”.前不久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湖南省蚕科所")是全省惟一的集蚕业科研、蚕种生产、蚕业技术推广、蚕业资源开发和蚕业教育于一体的蚕桑专业研究所。60多年来,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蚕桑品种更新步伐,四川省启动“十二五”蚕桑育种联合攻关项目。该项目由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牵头,整合阆中、南充、三台、苏稽、西充蚕种场品种研发资源,构建以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为主导,四川省农业厅直属场为主体,与西南大学和四川省蚕业研究所紧密结合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四川省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目前安徽省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推广手段单一、蚕农对蚕桑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动态需求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培育不足、蚕农对蚕桑生产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认识不足,认为破解现代蚕业健康发展瓶颈的有效举措是加快蚕桑信息化平台建设,最后提出推进蚕业信息化进程的对策措施,包括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相关行政单位应把蚕业信息化建设放在首位、增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设立信息化建设示范点。  相似文献   

9.
<正>1、特征特性桂桑优12(原名:桂杂优1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自治区"九五"攻关项目选育成的桑树新杂交组合(杂交桑),2000年通过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组合)群体整  相似文献   

10.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污染环境,也直接污染农产品,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高效、低毒、无污染的生物农药正成为农药研制、开发与应用的热点。作为广西蚕业综合性机构的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科研资源开展生物农药研究。是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和蚕业科研工作的新亮点,符合21世纪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俊  梁湘  屈达才 《广西农学报》2014,(1):70-71,84
广西蚕茧产量连续八年全国第一,成为世界蚕桑产业最大的产区,广西蚕桑事业对蚕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广西蚕桑产业人才需求和蚕病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出蚕病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以期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目前,广西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五成,连续11年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同时也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印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把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称赞为"神奇的广西现象"。广西蚕业发展怎样才能越做越强呢?业界普遍认为管好种子、用好种子是关键。2016年3月31日,广西壮  相似文献   

13.
蚕桑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蚕桑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种桑养蚕促进农民增收、桑蚕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收入、生态桑园优化石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加工业发展、发展特色蚕业农业与提高蚕业效益等,以期为当地蚕桑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蚕桑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种桑养蚕促进农民增收、桑蚕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收入、生态桑园优化石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加工业发展、发展特色蚕业农业与提高蚕业效益等,以期为当地蚕桑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广西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蚕桑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广西蚕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分析安徽省宁国市蚕桑生产历史得出:供需平衡,桑园才有潜力可挖,竞争愈趋激烈。同时提出蚕桑产业发展需控制总量,促需求增长;加强引导和技术推广,提高经济效益;抓立体经营、综合利用,开发生态蚕业的对策,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二、中丝量蚕品种1.两广二号(932&#183;芙蓉&#215;7532.湘晖,正反交)该品种是南广两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选配而成.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桑蚕技术推广体系比较健全,推广渠道畅通,但也受生产规模扩张速度过快,新增蚕农多及推广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等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广西桑蚕技术推广的现状,结合推广工作实践经验,将蚕桑技术推广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技术培训、建设示范基地、推广小蚕共育以及参与式推广等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系列,供广西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蚕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西蚕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建立了各市县蚕业信息报送体系,建成开通广西蚕业信息网、广西蚕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全面提升广西蚕业信息服务水平。文章在分析广西蚕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广西蚕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邮编:530007,电话:0771—3277840)选育的强健耐氟的夏秋用四元杂交蚕新品种“桂蚕F95”,前不久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 该品种正交趋光性,反交逸散性。茧长椭圆,均匀,色白,缩皱中等。茧层率21%左右,单茧丝长900~1000米,解舒丝长700米左右.解舒率70%左右,鲜毛茧出丝率14%~15%,净度91-92分左右。平均单张产茧36.1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