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不同长度茎段、不同基质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探索不同茎段长度、不同基质对火龙果扦插的影响,确定适合火龙果种苗繁育的最佳扦插长度和扦插基质,为优质火龙果扦插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生长健壮的优质红肉自花结实率高的火龙果枝蔓为材料,比较不同长度茎段处理和6种不同基质对火龙果种苗发育的影响。【结果】扦插茎段不同长度处理试验中,20~25cm长度茎段处理的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最长,分别为7.5条和9.95cm,30cm茎段处理的枝稍生长量最长,达17.45cm。15cm以上茎段处理抽稍均大于30个,100%抽稍,10cm茎段处理抽稍数最少。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中,基质为椰糠厚20cm处理在平均根长、最大根长上表现最好,基质为河沙厚20cm处理的根系生长最差。扦插后60d,基质为椰糠沼气渣1∶1混合厚20cm处理的枝稍生长量最大,枝稍生长量最差的为基质上层河沙下层椰糠各厚10cm处理,E处理的抽稍数最多,基质为上层河沙下层沼气渣各厚10cm和基质为椰糠厚20cm处理抽稍数最少。【结论】不同长度茎段对生根数及根的生长影响不大,从10cm以下到30cm以上,各处理的平均生根数及根长差异不显著;在枝稍平均生长量方面,随着茎段处理长度的增大,枝稍生长量亦增大,20~25cm茎段是火龙果扦插的适宜长度;单独使用沼气渣和沼气渣与椰糠1∶1混合的基质有利于种苗根系发育和枝条生长,可以繁育出根系发达、枝条健壮的火龙果种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基质、遮光度和采样时间扦插的云南拟单性木兰插穗的生根效果,为云南拟单性木兰繁殖育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6、10月和2014年1、3月,将半木质化云南拟单性木兰嫩枝插穗在珍珠岩+泥炭土(3∶1)、珍珠岩、河沙、河沙+珍珠岩(3∶1)和椰糠基质上分别进行20%、50%和80%3种遮光度扦插试验,统计其生根和成活情况,分析不同基质、不同遮光度、不同采样时间对其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扦插基质以珍珠岩+泥炭土(3∶1)较佳,扦插生根率达21.9%,生根数达2.1条,根长达1.8 cm;遮光50%条件下生根率最高,分别比遮光度20%、80%和对照高2.1%、13.6%和17.7%;1月采样的生根率最高,分别比3、6和10月采样的高9.4%、21.9%和24.0%。【结论】云南拟单性木兰扦插育苗以1月采样,在珍珠岩+泥炭土(3∶1)和50%遮光条件下扦插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彩色马蹄莲试管苗假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彩色马蹄莲生根试管苗质量、有效叶片数、假植基质、假植月份和假植后遮光度等影响假植成活率因素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根多、有效叶片数多、茎生长正常的健壮小苗及以椰糠 泥炭土(4∶6)作栽培基质,于2~4月份以90%遮光度进行假植,可获得假植成活率达90%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金花茶组培苗移栽的影响,为金花茶组培苗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对金花茶组培苗开展不同移栽基质、遮阴、覆膜时间以及间歇式喷雾的对比试验,观察组培苗的成活及生长情况,统计成活率、新叶率以及新根率。【结果】金花茶组培苗的移栽以黄土为基质最好,成活率高达90.67%;移栽时以遮光率为35%~55%的遮阳网进行遮光有利于成活率的提高;覆膜40 d可显著提高组培苗的移栽成活;采用间隔2 h喷雾60 s的方式可有效提高移栽的成活率。【结论】基质、遮阴、覆膜以及间歇式喷雾是金花茶组培苗移栽成活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处理组合及试验因素的水平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为马尾松苗木培育提供最佳基质配方。【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不同基质采用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GGR)对马尾松移栽幼苗进行蘸根处理。【结果】120d时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0.99~1.40mm、5.0~8.2cm,150d时平均地径、苗高、一级侧根数、根直径、地下和地上生物量鲜重分别为1.16~1.65mm、5.2~9.3cm、4.1~6.9条/株、1.22~1.89mm、0.327~0.809g条/株和0.343~1.467g条/株。处理组合间测定的所有指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结论】基质是影响幼苗生长的主导因子,60%黄泥加30%有机肥和10%椰糠的基质极显著地促进马尾松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
花生壳替代泥炭土对基质及金线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花生壳替代泥炭土作为栽培基质对金线莲生长品质及基质性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金线莲生长的栽培基质配比。【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5种处理基质:CK(100%泥炭土)、N75(75%泥炭土+25%花生壳)、N67(67%泥炭土+33%花生壳)、N50(50%泥炭土+50%花生壳)、N33(33%泥炭土+67%花生壳),探究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对基质理化性质及金线莲的生长、品质影响。【结果】(1)花生壳替代泥炭土可以提高基质通气性、持水性和肥力,与对照相比,33%泥炭土+67%花生壳处理基质容重降低53.84%,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增加97.14%、148.35%,全氮含量增加7.85%,速效磷增加67.76%,速效钾增加1 830.53%,且存在显著差异;(2)33%泥炭土+67%花生壳为栽培基质的金线莲生长状况、品质最好,其株高、根长、叶长、叶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总黄酮、多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41.57%、30.59%、45.08%、53.16%,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花生壳替代泥炭土能提升基质肥力、促进金线莲生长和提高金线莲品质,配比为33%泥炭土+67%花生壳的基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适合新疆和田地区沙漠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可部分或全部替代椰糠的番茄秸秆栽培基质配方。【方法】将番茄秸秆与椰糠、沙子、鸡粪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复合基质,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设置5个处理和1个对照,以中蔬128黄瓜为材料进行栽培试验。【结果】番茄秸秆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对黄瓜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栽培效果最好的是处理T3(番茄秸秆∶椰糠∶鸡粪∶沙子= 40∶5∶5∶50),在盛果期的株高为220.66 cm,茎粗9.88 mm,果实可溶性糖为1.89%,可溶性蛋白为7.47 mg/g,单果重为226.32 g,单株产量2.71 kg,产量10 870.66 kg/667m2,均优于对照;T3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为0.76,各指标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依次是T3 > T2 > T1 > CK > T4 > T5。【结论】番茄秸秆可以部分替代椰糠且T3复合基质(番茄秸秆∶椰糠∶鸡粪∶沙子=40∶5∶5∶50)可作为和田地区沙漠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栽培基质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容器栽培大灰藓的培养模式,选用泥炭土、细沙、猪血岩沙泥、建筑吸水毛毡和叶爽叶面肥5种不同基质培养,研究不同基质对大灰藓的生长影响情况,并对大灰藓植株生长量及生长速度的数据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泥炭土效果最好,生长量为44.81 g/盒,生长速度为0.053 cm/d,吸水毛毡效果其次,但泥炭土基质培养大灰藓出现徒长现象,综合分析,吸水毛毡更适于大灰藓的室内容器栽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蘖数、栽培基质对金钗石斛茎叶生长的影响研究,探讨金钗石斛栽培适宜种苗分蘖数和栽培基质,为金钗石斛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赤水一年生金钗石斛组培苗为材料,在人工盆栽条件下,3种分蘖数、4种栽培基质,栽培30、60、90、150、360 d,金钗石斛茎、茎粗生长量、植株叶片数、叶SPAD值、茎鲜重、干重、折干率等形态指标研究。[结果]4种栽培基质中,锯末屑是最佳的栽培基质。分蘖数为2,在4种栽培基质中150、360 d茎生长量分别为7.20、5.20、3.20、1.00,8.40、6.80、6.25、2.65 cm,均最高。茎粗的生长量与分蘖数未表现出差异性。3种分蘖数的种苗主茎上叶数的减少量在锯末屑栽培基质中最低,随着栽培时间的增长,叶的减少量越高,叶的SPAD值降低,主茎上叶栽培150、360 d的叶SPAD值,不同分蘖数、不同栽培基质间的差异显著。[结论]金钗石斛不同分蘖数种苗栽培360 d,种苗分蘖数与金钗石斛茎、茎粗的生长量、折干率无相关性,与茎的鲜重、干重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柳州市引种种植大果石笔木,观察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大果石笔木应用于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柳州市设点对大果石笔木进行物候期观察、种子繁殖、生长量测定及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结果】在柳州市气候环境条件下,大果石笔木种子繁殖发芽率达84.75%,年高生长达100.0cm以上,年茎粗生长达1.00cm以上;不同地点栽培的大果石笔木物候期基本一致,植株个体生长正常,树形丰满茂盛,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抗旱、抗高温、抗病虫害能力,但耐涝能力较弱。【结论】大果石笔木适应柳州市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可作为乡土树种在柳州市城市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柳州市引种种植大果石笔木,观察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大果石笔木应用于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柳州市设点对大果石笔木进行物候期观察、种子繁殖、生长量测定及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结果】在柳州市气候环境条件下,大果石笔木种子繁殖发芽率达84.75%,年高生长达100.0 cm以上,年茎粗生长达1.00 cm以上;不同地点栽培的大果石笔木物候期基本一致,植株个体生长正常,树形丰满茂盛,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抗旱、抗高温、抗病虫害能力,但耐涝能力较弱。【结论】大果石笔木适应柳州市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可作为乡土树种在柳州市城市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艾纳香幼苗生长的基质及组成,以黄土、泥炭土、珍珠岩和椰糠为原料,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艾纳香幼苗成活率、地上部生长、根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艾纳香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以黄土、珍珠岩、椰糠为基质的T10处理幼苗存活率、株高、茎粗、植株干重、壮苗指数、主根长和平均根长等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适宜的基质组成为T3(黄土、泥炭土、珍珠岩)和T4(黄土、泥炭土、椰糠)处理,基质为黄土的处理艾纳香幼苗生长最差。营养钵种植条件下,最适宜艾纳香幼苗生长的基质配比为黄土∶珍珠岩∶椰糠=46∶27∶27。  相似文献   

13.
对金琥的生长特性进行观察,探讨不同遮荫条件和不同栽培基质对金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金琥球龄的增长,其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2)1 a苗龄的金琥以80%遮光率的全年遮荫球径周年平均生长量比对照提高1.2 cm(P0.01);2 a、3 a球龄夏秋季采取60%遮光率的遮荫球径周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 cm(P0.01)和1.1 cm(P0.01),商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4.1个百分点(P0.01)和23.9个百分点(P0.01);4 a、5 a球龄夏秋季采取30%遮光率的遮荫球径周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降低0.8 cm(P0.01)和0.7 cm(P0.01),商品率比不遮荫的分别降低9.6个百分点(P0.01)和9.7个百分点(P0.01)。(3)种子播种采用煤渣、椰糠和河沙的混合基质(体积比为1∶1∶1)发芽率比对照提高30.4%,小球采用煤渣基质效果较好,烂球率比对照降低8.9个百分点(P0.01),中球煤渣和干猪粪的混合基质(体积比为2∶25)栽培的金琥中球较理想,株高平均月增量、球径平均月增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3 cm(P0.01)、0.4cm(P0.01)。  相似文献   

14.
夏季利用SZW12型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覆盖栽培四季香芹,在晴天和阴天的白天时段网内叶层气温、0cm地温、10cm地温和光照强度均明显下降,相对湿度则明显提高,并能有效避免暴雨对植株的直接冲刷,有效改善了其生长环境。与露地栽培相比,株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彩色遮阳网覆盖对菜心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设红网(遮光率45.0%)、蓝网(遮光率51.1%)、银灰网(遮光率47.2%)、黑网(遮光率47.3%)等4种彩色遮阳网覆盖处理,以不覆盖作为对照,探讨彩色遮阳网覆盖对菜心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覆盖相比,红网覆盖显著提高了菜心的株高、茎粗、全株鲜质量和叶面积,蓝网、银灰网和黑网覆盖则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搭建遮阴棚设置5个遮光水平(遮光率分别为0、30%、50%、70%、90%),研究遮光率对辣木株高、茎粗、生物量分配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70%遮光率处理对辣木株高无显著影响,但茎粗显著低于全光照处理.90%遮光率处理辣木生长发育严重受限,株高和茎粗为对照植株的49.99%和30.45%,植株存活率为5%.遮光使辣木植株总生物量降低,但使辣木叶和茎生物量分配比增加.70%遮光率处理的辣木叶片Ca和Fe的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50%遮光率处理的Mg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33.33%.辣木叶片Zn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大而升高,在70%遮光率时最高.辣木叶片Cu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大而降低,对照叶片Cu含量最高,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在不影响辣木植株正常发育的前提下,根据辣木种植目的要求,适度遮阴既可以增加辣木茎叶生物量,又有利于辣木叶片Ca、Mg、Mn和Zn的富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加气灌溉滴头埋深和加气灌水频率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温室小区对照试验,设置滴头埋深水平(10,15,20cm)和加气灌水频率(3d1次、6d1次),均以对应的不加气灌溉为对照,共组成12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加气灌溉可以提高番茄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使番茄株高增加36.54%,茎粗增加6.81%,产量增加44.96%,有机酸含量增加2.5%,Vc含量增加11.9%,硬度增加4.3%,糖酸比降低5.4%。6d1次加气灌溉番茄株高、茎粗、产量均大于3d1次加气灌溉处理;其中,番茄株高增加32.76%,茎粗增加5.87%,产量增加13.76%,有机酸含量增加9.8%,Vc含量增加11.7%,硬度增加3%,糖酸比降低12.8%。在灌水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滴头埋深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不大,但相对而言,15cm的滴头埋深更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生长量、产量和品质。【结论】番茄全生育期单株总灌水量为18.28L的条件下,加气灌溉对植株生长量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显优于不加气处理;灌水频率为6d1次且滴头埋深为15cm的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生长量的增加、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研究探讨了在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处理效应,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间隙CO2浓度(CO2)、叶面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光强(PAR)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植株体上、中、下层叶片对光合作用的贡献情况。【研究方法】采用两种类型的遮阳网遮光,设2个水平、4个时期,一个对照,共9个处理。【结果】块茎形成膨大期遮光,40%、65%透光率细胞间隙CO2浓度降低,蒸腾速率较对照下降,气孔导度、结薯数、商品薯率、叶绿素含量升高,产量较对照增产显著;苗期遮光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但延迟生殖生长;淀粉积累期遮光增产不显著;全生育期65%透光率减产,40%透光率减产显著。遮光植株茎杆细长,自然光照则粗壮。【结论】块茎形成膨大期遮光有利于块茎形成。  相似文献   

19.
罗汉果基质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蘑菇渣、大田土栽培罗汉果,比较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栽培基质及罗汉果植株的营养状况。【结果】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平均株高、真叶数分别为97.25cm、33.75张,比土壤栽培分别多32.10cm、8.12张;种植前、开花及采收期蘑菇渣中速效N、速效P、速效K、有效Mg含量均高于大田土;开花期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叶片全P、全K、全B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而采收期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叶片和茎的全N、全P、全K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蘑菇渣栽培罗汉果果实中平均可溶性固形物、水溶性总糖、甜素含量分别比土壤栽培高2.90%、1.91%、1.60%,达显著差异水平。【结论】采用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及果实品质均有影响,生产上应合理选择栽培基质,建立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体系,以提升罗汉果的品质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0.
罗汉果基质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蘑菇渣、大田土栽培罗汉果,比较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栽培基质及罗汉果植株的营养状况。【结果】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平均株高、真叶数分别为97.25 cm、33.75张,比土壤栽培分别多32.10 cm、8.12张;种植前、开花及采收期蘑菇渣中速效N、速效P、速效K、有效Mg含量均高于大田土;开花期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叶片全P、全K、全B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而采收期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叶片和茎的全N、全P、全K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蘑菇渣栽培罗汉果果实中平均可溶性固形物、水溶性总糖、甜素含量分别比土壤栽培高2.90%、1.91%、1.60%,达显著差异水平。【结论】采用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及果实品质均有影响,生产上应合理选择栽培基质,建立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体系,以提升罗汉果的品质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