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人口非农化、经济非农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土地非农化的过程。文章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关系有不同的表现,但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根本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家论证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呈“S”型关系。但是,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却未经历完整的三阶段,出现了一些工业化后期的特性。本文选取了中国和山东省的不同指标计算出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并以山东省为例就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之间的相关问题,并初步做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城市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由于房地产可作为城市化的载体,因此,研究城市化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郑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发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确定两者存在相关性的情况下,建立了郑州市城市化指标体系与房地产指标体系,并对多重指标进行耦合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Grange因果检验对重庆市直辖10年以来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得出在重庆市的个体结论:滞后期不同两者作用的显著性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强于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和城市化状况来看,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推动产业集群进展,产业集群反过来又促进城市化进展。本文以产业集群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两者互动发展的机制,对广西田阳县基本情况的展开调研,分析广西田阳县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情况,为相关城镇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再根据两者的对立关系展开论述,并结合茂名市城市建设当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城市化建设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指出城市化建设必须禁止盲目扩张,科学用地、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健全城市建设和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与农村相互交错的分布现象,使得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形成了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要做到和谐、可持续发展,两者不可偏废其一。目前,低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特点,这种城市化模式使得城乡之间出现了收入的分化。主要以孝感市为例,分析孝感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以及优化分配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耦合机制,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ArcGIS10和SPSS21进行了新疆16个城市2005年以及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时空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新疆地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参数指标随时间在不断增加,新疆地区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另一类城市如石河子、哈密、阿勒泰等土地集约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第三类城市如阿图什、喀什、和田等集约水平不高,但略有提升。(2)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与城市化进程交互作用,相互促进,但两者并非同步发展;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是动态变化的,两系统间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劣化。(3)通过耦合协调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不相匹配而且呈现地域性特征,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空间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选取衡量广东城乡收入差距和城市化水平的数据建立时间序列,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984—2008年广东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联度很高。  相似文献   

10.
以贵阳市19962010年的耕地面积和城市化率为数据基础,采用SPSS软件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协调度模型计算两者的协调度,并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确定各年度的协调情况。结果表明:贵阳市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76,两者间的协调度偏低,整体上处于调和、基本调和和勉强调和状态,2002年、2008年和2010年处于不协调状态。为此,在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在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城市化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保护耕地,协调两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张敏  魏兴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87-2688,2766
以东营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过程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营市的城市化水平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格局主要以耕地的减少、居民地和园地的增加为主要特点.关联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耕地、园地、居民地、水域的关联程度极显著(0.01水平),并呈线性回归关系.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东营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化的相关关系及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发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说明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聊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模型对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家兵  刁承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85-2686,2723
分析了永川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论证了城市化水平提高和耕地面积减少的相关性,找出城市化发展使耕地减少的原因,并对永川市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陕西省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给耕地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减少了耕地的面积。本文通过运用权重法和综合指数法来计算陕西省2000年到2011年城镇化指数,确认城镇化发展的速度,通过对陕西省2000年到2011年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农业占总产值比重和公路里程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呈现高度负相关。我们应减少城镇化对土地的依赖,更好地合理利用和配置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8.
依据1993~2012年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全国年度数据,考量可能影响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投融资行为的变量。结果显示:晋升激励、财政分权激励和工业化驱动与土地城镇化投融资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私人产权保护水平则与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赶超战略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是形成以上制度安排的深层次原因,是实现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城乡和工农业部门统筹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土地财政与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1999—2015年省级层面二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与土地城镇化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可分为引致用地需求、土地城镇化扩张和土地财政再扩充3个阶段;2)实证分析显示,土地财政和土地城镇化存在相互促进的统计学关系,土地城镇化进程在短期内会引起土地财政的逐渐增加,而土地财政对于土地城镇化有长期的持续性正向影响,分别与理论分析中的3个阶段相匹配;3)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均显示土地城镇化对土地财政冲击的响应较为灵敏和强烈,说明土地财政显著影响了我国的土地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土地财税制度改革,严格把控城市拓展边界,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土地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