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基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现状、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电管理》2004,(4):42-43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思考和探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命题。本篇重点就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及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对德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策略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韩芳 《中国沼气》2007,25(2):47-47
2007年3月12—13日,“新农村与可再生能源”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国际合作司、荷兰驻华使馆主办,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协办,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承办。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就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中荷合作项目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实践经验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这一定义在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高票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中给予了法律意义上的认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缺乏、结构不够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周会平 《农业工程》2013,3(1):28-30
概述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必然要求,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推进农村能源革命、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大气污染治理、城镇化建设、精准扶贫、三农问题、节能减排、绿色能源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通过网络调研、表格调研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深入调查了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建设、运营情况,为政府相关部门、电网公司可再生发电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引下,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意义重大。针对齐齐哈尔市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齐齐哈尔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利用的竞争优势,结合可再生能源自身的特殊性,提出适合齐齐哈尔市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作物中,甜高粱以其高含糖量、高生物产量、高乙醇转化率和高抗逆性的特点成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国土、气候条件,既产能源又产粮食的理想作物,它的开发利用为生产燃料乙醇原料的多元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为主要指标,将可再生能源的商品化进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试验研究、技术示范、应用示范、技术推广和商品生产阶段,并用经济分析评价图将这五个阶段直观地表达出来。这种定量方法可帮助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地确定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时机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探究农村能源消费现状、消费结构、存在问题,对于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数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焦作市2010年~2014年农村能源发展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71%;农村能源消费以生产用能为主,农村生产用能总量和所占比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农村生活用能总量和所占比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焦作市近年来沼气工程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沼气年产气量和太阳能安装面积分别增长了18.97%和35.11%,但是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2%,调研结果为焦作市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电气化》2006,(9):61-62
中国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在7月29日的东亚投资论坛上表示,我国将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10%,到2020年达到16%左右,这将带来巨大商机,到2020年需要投资8000亿左右。总体目标是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可再生能源供热可以替代传统能源供热,缓解日益严重的雾霾影响。总结了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未来可再生能源供热开发潜力,并从政策、技术及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电气化》2008,(3):50-51
1 丹麦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后,丹麦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丹麦已经成为世界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先锋。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量的比例逐年增长,由1990年的6%左右增至2003年的近13%。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1994年的不到5%增加到2003年的23%,并计划在2008年进一步提高到29%左右。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利用的特点,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源资源。"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下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研究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可再生能源利用途径出发,根据我国农村和城市规划,把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分为农村、农业园区、城市、工业园区等四类.这些模式根据可再生能源规模大小进行产业化经营,最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沼气》2007,25(3):50-50
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技术的开发、应用是当今世界能源领域发展的热点,也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和支持的事业,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主旨报告中指出: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我国将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被政府列为能源开发的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7.
推动和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状况的数据及河北省农村地区“农村生活能源”调查数据,从农村现状出发考察农村可再生能源选择利用方式和出现的问题。本文结合河北省农村以往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重点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农村能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阐述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能源和环境的突出问题,指出农村能源环境建设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大力发展农村能源环保事业,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际,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村镇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促进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中部地区村镇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4个专题规划近日正式发布,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更大规模发展的新阶段。《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相结合,规模开发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十二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