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苜蓿沙土盆栽试验的水分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进行沙土盆栽试验,研究WL-323、Siriver和固原苜蓿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特征、生理指标、生物学性状、产草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在生育期的耗水特征因水分条件和品种而异;水分胁迫值(PMS)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供试苜蓿叶绿素含量与土壤含水量相关不显著;株高、分枝数、分枝总长、叶片数、根数、主根长、根颈粗和干根重等性状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根冠比则呈下降趋势;WL-323的根系发达、植株发育良好,产草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高,对沙土的适应性最优;Siriver的干根重和根冠比高,抗旱性能较好,产草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居中;固原苜蓿对沙土的生态适应性最差;研究结果对沙化土地区苜蓿品种的合理布局与水分调控具有科学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12份苜蓿种质材料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大叶苜蓿品种为对照,对通过田间综合农艺特性评价筛选出的12份优良苜蓿种质材料分别进行了其盛花期第一茬草和再生草茎、叶及植株(全株)的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盛花期刈割供试种质材料(包括对照)植株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11.83%,叶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17.99%。茎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6.10%;再生草植株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13.78%,叶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20.17%,茎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7.19%;供试的12号、9号、3号、5号、2号和8号种质材料含有相对于新疆大叶苜蓿品种较高的总氨基酸,来自前苏联的12号种质材料还含有较高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苜蓿种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苜蓿种子的形态特点,营养组成,影响其生理变化的因素及种子产量与其他性状的关系。苜蓿为优良牧草,其种子营养价值丰富、均衡,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苜蓿种子在贮藏中的活力与贮藏温度、种子含水量及种子携带真菌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产量与每株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生殖枝荚果数、每荚种子数和千粒质量呈正相关。浓度分别为0.03%的稀土、0.05%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产量。Cd^2+,Zn^2+,Cu^2+,La^3+,Al^3+等重金属离子在较低浓度下能促进种子萌发,浓度较大时就产生严重的胁迫,离子间的交互作用明显。苜蓿种子的耐盐半致死浓度为0.6%~1.0%,阿魏酸等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苜蓿在第一、第六生长期刈割,凋萎后用4种添加剂分别处理青贮料。所用添加剂分别为附生植物乳酸菌发酵剂(FJLB)、蔗糖(S)、FJLB+S,对照组青贮料(C)用同样数量的无菌FJLB处理。苜蓿第六(1996年10月17日)和第一生长期(1997年4月14日)的干物质量分别为20%和17%。凋萎苜蓿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6%、31%、36%和29%、36%、48%。尽管两刈割期的附生植物乳酸菌形成的菌落团(CFU)无差异,但第六生长期苜蓿比第一生长期苜蓿的发酵品质好。与第一生长期苜蓿相比较,第六生长期苜蓿具有较低的PH值和氨—N浓度,较高的乳酸盐和醋酸盐浓度与较高的乳酸盐和醋酸盐比率。这些现象对<29%干物质含量的对照组青贮料效果更为明显。FJLB处理大大提高了两刈割期青贮料的乳酸盐发酵(p<0.05),与第六生长期苜蓿相比,第一生长期苜蓿蒋的梭菌发酵有较大的降低,氨—N和醋酸盐浓度下降。对第六生长期苜蓿来说,用FJLB和S共同处理与用FJLB或S单一处理比较,它的发酵品质反应更大。本研究讨论了不同刈割期苜蓿和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用FJLB处理对它们的影响及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不同调制比例的苜蓿与芦苇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调制比例对混合青贮品质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感官评定中3个试验组都有明显改善,Ⅱ组(苜蓿50%+芦苇50%)、Ⅲ组(苜蓿25%+芦苇75%)效果最佳,Ⅰ组(苜蓿75%+芦苇25%)相对较差.从发酵品质来看,混合发酵均降低了青贮的pH值、丁酸、氨态氦含量,增加了乳酸含量,其中Ⅱ组(苜蓿50%+芦苇50%)乳酸含量最高,pH最低达4.1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从营养成分来看,由于苜蓿纤维含量低、蛋白质和水分含量高、干物质含量较低,芦苇纤维含量高、蛋白含量偏低,其营养价值不如苜蓿,当两者混合后,随着芦苇含量的增加,混合青贮粗蛋白含量降低,NDF和ADF含量逐渐升高.综合各种检测指标,Ⅱ组(苜蓿50%+芦苇5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K_2CO_3(1.5%、2.0%、3.0%)调制苜蓿干草,对苜蓿干燥速度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K_2CO_3可以显著缩短苜蓿干燥时间;三种不同浓度K_2CO_3添加处理调制的苜蓿干草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钙(C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调制的苜蓿干草(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常规调制的苜蓿干草(P<0.05)。添加浓度为2.0%和1.5%K_2CO_3的苜蓿干草CP含量均显著高于3.0%添加组(P<0.05);2.0%与3.0%K_2CO_3添加组苜蓿较1.5%K_2CO_3添加组EE含量有显著提高(P<0.05);就NDF指标,1.5%K_2CO_3处理的苜蓿最高(50.89%±0.28%),比2.0%和3.0%K_2CO_3处理的苜蓿NDF分别高出1.72%和1.29%(P<0.05);就ADF指标,3.0%K_2CO_3处理的苜蓿最高(36.37%±0.27%),比1.5%和2.0%K_2CO_3处理的苜蓿ADF分别高出0.93%和1.45%(P<0.05);Ca含量以1.5%K_2C_3处理组苜蓿为最高(1.63±0.01%),比2.0%和3.0%K_2CO_3处理的苜蓿分别高出0.08%和0.20 (P<0.05);P的含量在3个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苜蓿品种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苜蓿Medicago sativa主要性状间关系,在连续3年使用常规方法调查与测定国内外数种苜蓿品种主要性状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7个苜蓿品种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主要农艺性状中,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株高,其次是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最小的是枝条密度。在苜蓿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上,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有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枝条密度。因此,在高产育种中,应选择植株高大、生长速度较快的类型,在以品质性状为育种目标时,注重对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枝条密度几个性状的选择与改良。  相似文献   

8.
设置不同水分处理,即田间持水量(FC)为80%~90%、50%~60%、20%~30%,探究抗寒锻炼前水分对苜蓿(‘公农1号’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28d干旱处理后苜蓿的叶片变黄、植株变矮,并且随胁迫程度的增加,根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及根水势呈下降趋势,而根系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复水后,经过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的苜蓿植株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抗寒锻炼后,经过中度胁迫的苜蓿植株相比其他两组能够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根水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较高的低温存活率,及较低的淀粉含量;而经过重度胁迫的苜蓿植株比对照的表现较差。综上,抗寒锻炼前进行适度节水灌溉将有利于苜蓿越冬。  相似文献   

9.
新品系的选育是1991年在肇东苜蓿与扁蓿豆远缘杂交F3群体中选择株型直立,分枝多,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入选单株要求鲜重在400g以上,粗蛋白质含量在18%左右,经过130株的测定达到预测指标的3、46、60、74、81、100、112号7个单株。并采取扦插无性繁殖建立无性株系产生种子,分株系种植进行品系比较试验。经对选择出的7个新品系的牧草产量、营养及抗性各项性状的测定,每公顷产干草505.87-552.55kg,粗蛋白质含量16.74%-20.22%,越冬率为92%-96.5%。分别高于对照肇东苜蓿22.37%-33.61%,1.96%-5.44%,3%-8%。几项主要指标均超过预定指标。从而为培育苜蓿的新品种,创立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对从草原2号苜蓿群体中经多年选择育成的一个杂花苜蓿新品系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生长动态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布及各物候期营养物质含量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此品系群体内杂种优势显著,杂花率高达71.96%,干草和种子产量高,品质好,初花期植株粗蛋白质含量18.86%;生育期120d左右,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生长良好,抗旱、抗寒性强,是一个适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良苜蓿新品系.  相似文献   

11.
王和平 《草业科学》1995,12(1):23-26
研究了11种主要栽培牧草不同矿物油投配量下的生育特性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适量的矿物油可使多数草种植株高度和叶面积增大,分蘖分枝数增多,产草量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其幅度因种而异。  相似文献   

12.
海藻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肉鸡饲粮中添加1.5 %海藻多糖 ,对山东地方特色保种白羽鸡进行饲养试验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血液中脂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蛋白质的多态。结果表明 ,处理组90Ku蛋白亚基组分表达程度显著增强。EST同工酶快区Es -1位点 ,由多等位基因控制 ,酶带着色程度显著减弱 ,其活性下降42.7 %。LDH同工酶出现3条酶谱带 ,酶带着色的程度明显增强 ,其活性增加3倍。此外 ,添加组的饲料利用率、增重及生长性能明显提高 ,提示海藻多糖直接或间接调控基因表达水平 ,与生长性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家蚕幼虫添食蔗糖的效果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养蚕时添食蔗糖的效果和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和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了桑叶中核糖、木糖、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以及蚕体对它们的消化吸收率。并用桑园搭棚遮荫的方法人为造成日照不足叶,研究了养蚕时在光照叶和遮荫叶上添食蔗糖的效果。结果,在光照叶或遮荫叶上添食蔗糖,对蚕茧和蚕种的产质量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放牧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物种群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放牧对羊草草地植被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是放牧演替系列上植物种群规律分布的重要原因。本文从由放牧引起的植被及主要土壤因子变化梯度入手,研究羊草、五脉山黧豆、寸草苔等8种主要植物在放牧衰退演替系列上的分布规律、生态位重叠及主要土壤因子变化对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家蚕人工饲料防腐剂DF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DF作为家蚕人工饲料的防腐剂,试验其防腐效果。结果表明,DF在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中对家蚕人工饲料中的霉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显优于山梨酸和丙酸等防腐剂,添加2000ppm剂量,即可使饲料30天不生霉菌。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蚕体发育无不良影响,其成本也比较便宜。  相似文献   

18.
姚文  陈杰 《畜牧与兽医》1995,27(4):154-156
系列Ⅰ应用两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T”型瘘管的湖羊,舍饲青干草;系列Ⅱ两头湖羊除装有上述两瘘管外还装有回肠瘘管,舍饲青草。研究杀灭瘤胃纤毛虫对纤维素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杀灭瘤胃纤毛虫后,瘤胃内NH3·N浓度显著下降(P<0.001),MCP显著上升(Ⅰ:P<0.05,Ⅱ:P<0.01);复胃中氮的表现消化率显著下降,进入十二指肠的NAN量显著增加,且肠道中氮的表现消化率极显著上升;复胃中纤维素的消化率增加;复胃与大肠的微生物消化之间存在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星布罗肉鸡施以间歇光照,诱起明显的光周期反应。结果,实验组鸡的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及滤泡腔内胶质均呈现功能活动旺盛的构相。从而说明:甲状腺在光照影响肉鸡生长发育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实验还对星布罗肉鸡的甲状腺激素释放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草地影响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原鼠兔中等危害的高寒草甸草地上,用1cm孔径的网片围笼隔离害鼠,再用常规围栏隔离家畜进行测产试验,结果表明:A处理(无害鼠无家畜)的总产草产量、可食牧草产量均高于B处理(有害鼠无家畜),经t检验。产草量、可食牧草量差异极显著(P<0.01);B处理的不食毒杂草占总产草量的比率高出A处理7.14个百分点;证明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草地牧草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对草群结构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