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新疆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每公顷产子棉12090kg超高产棉田(10-108-3、07-16)和每公顷产子棉6750kg的高产棉田(华棉)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器官发育具有明显前移的特点,整个生育进程前移7~9d;早现蕾,提前12d达到20个蕾以上;果枝早发,10-108-3、07-16比对照分别提前9d和6d达到10个果枝;结铃早,10-108-3、07-16提前6d进入铃期,比对照分别提前17d、30d达到平均6.5个铃;(2)超高产棉花2个品种具有2个成铃高峰,分别在7月14日和8月25日,到8月25日达到最高峰,平均成铃数分别为8.56个、8.6个,较对照多2.1个;(3)中下部果枝成铃率高于对照棉田,尤其是第4、5果枝,成铃率分别较对照高20%、25%。生殖发育规律研究为超高产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五增牌”谷粒饱在棉花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余培玉  罗兴  孟慧龙  湛丽 《作物研究》2010,24(3):168-170
在湖南南县对湘杂棉7号进行的"五增牌"谷粒饱喷施试验表明,谷粒饱在棉花上使用能促进棉株上部果枝增长,增加果节数,减少蕾铃脱落,保花保铃效果好;同时,棉株生长健壮,每公顷可增产籽棉450~750 kg。  相似文献   

3.
大荔县是陕西省的主产棉区,在棉花生产中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的现象,调查显示,2000~2010年棉花生长的后期平均脱落率为58.6%.通过对比,当脱落率超过70%时,棉花皮棉产量低于975 kg/hm2.可见,蕾铃脱落是制约棉花稳产、高效的因子之一.探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系统地掌握科学植棉技术,并对症施治,是改善棉田小气候环境,加强棉花营养条件,增蕾保铃,实现棉花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对于肥水条件较好,棉株长势旺,蕾铃脱落较重的棉田,及时剪除无效果枝能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促使棉花早吐絮,单株结铃增多,铃重增加,烂铃率和僵瓣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 ,随着化学肥料大量使用 ,有机肥料逐渐减少 ,导致棉田缺硼症愈来愈严重 ,就石首棉区而言 ,目前有 70 %的棉田表现缺硼症。据调查 ,缺硼棉田 ,棉株顶芽坏死 ,棉株矮化多分枝 ,下部老叶肥大 ,暗绿色 ,变脆 ,叶脉突出 ,顶部新叶变小 ,边缘和主脉失绿 ,叶柄上出现绿色浸润状环带突起 ,严重缺硼时 ,叶片反向卷曲、皱缩 ,苞叶张开 ,蕾铃易脱落 ,结桃少。 2 0 0 2年在缺硼棉田采取叶面喷硼与不喷硼对比试验结果显示 ,喷硼棉花蕾铃脱落率为43%~ 5 6% ,每公顷产皮棉 1 44 0~ 1 5 4 5 kg,比不喷硼棉田的蕾铃脱落率低 1 8%~ 2 4 %、皮棉增…  相似文献   

6.
棉花高密度栽培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多年大面积超高产田的调查,每公顷9万~18万株都可以获得产量1500kg以上的皮棉,尤以正常年份高产棉田每公顷收获株数在13.5万~15万株时,容易获得2700~3000kg皮棉超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7.
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 年(1996~1998 年)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率达80% 以上,且落蕾率高于落铃率。落蕾在现蕾6 天后直到开花前比例较大,而落铃主要集中在开花后12 天以内。蕾铃脱落的主要时期出现明显的峰值,随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中部果枝现蕾较多,脱落率也较高;同一果枝第一果节以落铃为主,第二果节以落蕾为主。栽培措施、气候条件与棉花的蕾铃脱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6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库塔垦区种植棉花3.03万hm2,公顷产皮棉2590.5 kg,其中3000 kg以上的超高产棉田达到4100 hm2.为进一步探索超高产田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增产机理,农二师广泛开展了单产3000 kg以上超高产田的试验与示范,试验示范分别设在农二师库塔垦区各植棉团场.  相似文献   

9.
新陆早33号在新疆博州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33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选育的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2006年引进博州棉区示范种植,面积106.67 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5261.55 kg,皮棉2052.00 kg;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1334 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为5207.70 kg,皮棉2031 kg.滴灌棉田平均单产皮棉2292 kg,部分高产棉田达到2673 kg.为进一步挖掘该品种增产潜力,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品种在本地区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侍以建  韩兵 《中国棉花》2005,32(5):31-32
随着物质投入的增加和科学植棉水平的提高 ,东辛农场棉花生产从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近十年时间每公顷皮棉产量一直处于 1 35 0 kg左右。通过抽样调查 ,单位与单位之间 ,各个家庭农场之间 ,产量差异较大。投入相等田块生物学产量相当 ,产量低主要是经济系数低。产量结构上表现为成铃率低导致单位面积总铃少。1影响棉花成铃的因素1 .1成铃率。对高产与低产田块测产资料汇总分析 ,凡每公顷投入纯氮 2 2 5 kg以上 ,就单株果节量而言相差不大 ,有效果节一般在 60个左右 ,每公顷果节量 30 0万个 ,每公顷总铃相差 1 9.5万个 ,皮棉产量相差35 2 …  相似文献   

11.
南疆棉田不同产量构成因素及棉铃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总结超高产棉花栽培经验,新疆兵团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于2005年10月2-20日在南疆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共计八个团场17个条田进行专项技术调研和棉花高产验收,调研与鉴定采用实地调查、取样测定、个别走访、座谈等方法。17个条田中,皮棉产量超过每公顷3000kg以上的条田有9个,最高产为每公顷3988.5kg,最低产为3117.0kg;皮棉产量低于3000kg的条田有8个,最高产为2968.5kg,最低产为2329.5kg,通过对所获得资料的整理,分别总结了<3000kg和>3000kg两个产量水平下的产量构成因素、棉铃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高产棉田的栽培技术特点。1调查内容和方法200…  相似文献   

12.
潍北农场位于渤海胶州南岸潍北碱滩上 ,1 998年 8月 2 2日 ,本场棉花正处在花铃盛期 ,遭受百年难遇的特大风暴强降雨灾害。风力强度 8~ 9级以上 ,持续 36小时 ,降雨 1 2小时达 1 0 0 mm,全场1 33.3公顷棉田全部倒伏 ,田间积水棉株根部被淹 ,棉株根系受严重损伤 ,造成棉田蕾、花、幼铃严重脱落。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暴风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本场在灾后采取了果断的补救措施 ,在脱落率高达 63%的情况下 ,棉花仍获得了每公顷皮棉产量1 777.5kg的好收成 ,比对照增产 540 kg。其主要措施如下。1 抢排积水 ,减轻危害棉田积水越深 ,时间越长 ,对…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硅肥可以促进棉苗早发,现蕾提早1~2天,成铃率提高1.9~3.1个百分点,单株结铃增加0.8~2.8个,铃重和衣分也略有提高,平均增产皮棉7.48%~11.6%.在江苏垦区,棉花硅肥施用量以每公顷150kg为宜,施用时间应在棉花盛花期之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疆超高产棉花(皮棉产量3750 kg·hm-2)叶龄、株高、果枝等的生长发育动态,揭示了超高产棉花的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超高产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叶龄、果枝的生长发育指标;总结形成了超高产棉花生长发育动态指标,为超高产创建提供栽培管理依据,并制定出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新疆石河子垦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节水滴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高密度栽培技术等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先后应用,为新疆垦区棉花产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研究多种新技术的组装、配套实施给产量带来的贡献,2004年由石河子科委立项支持“棉花公顷产皮棉2700~3000kg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对两年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了石河子垦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结铃性强、铃较大、单株生产能力强、衣分较高、每公顷皮棉达到2700~3000kg的可能性较大的标杂A1、新陆早13号等品种(系)。标杂A1种植区域以下野地、莫索湾片区为主。2产量结构的确定株型紧凑的常规…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里下河棉区大麦后移栽棉每公顷产1875kg皮棉,适宜的密度为4.5万株左右,最佳施肥(纯氮)水平337.5kg,NP2O5K2O为10.40.8,施肥水平、肥料配比及密度对单株果枝数影响较大,单位面积果枝数、总果节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密度大小。在施N水平较高的情况下(>262.5kg·hm-2),单株成铃数、铃重及产量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抗虫棉与常规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不同来源的转基因抗虫棉与国内常规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抗虫棉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小于常规棉 ,果枝数、果节数、单株结铃数高于常规棉 ,而铃重、衣分、株高则低于常规棉 ,脱落数及脱落率高于常规棉 ,而结铃数的增加难以弥补衣分的降低 ,从而使抗虫棉虽有较高的子棉产量 ,但其皮棉产量却低于常规棉 ,减幅为4.2 8%。  相似文献   

18.
新陆中 8号 (91 - 1 9)作为南疆棉花主栽品种 ,产量优势明显 ,每公顷皮棉产量达到 2 2 50~2 70 0 kg,1 997~ 1 999年连续 3年对新陆中 8号高产棉田进行调研 ,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产量结构1 .1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通过对高产棉田产量构成因素统计分析 ,得出 :新陆中 8号皮棉产量与果枝数、有效果枝数、单株成铃数、铃重呈显著相关关系 ,而与密度相关性不显著 .其中单株成铃数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增产效应最大 (r=0 .7998* * ) ,说明 :新陆中 8号产量主要是依靠单株产量的形成来获得的。根据资料分析结果 ,新陆…  相似文献   

19.
在棉花生产中,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性状为密度、成铃及单铃重。棉花蕾铃脱落率一般在50%~60%,多的可达到80%以上,严重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在棉花现蕾期开始,每周或每次喷药防虫时配以一定浓度的洋丰牌水白金水溶性粉剂,结果表明,喷施该水溶性肥料对棉花株高、单株果节数、结铃性及单铃重有一定的影响,平均结铃率可提高到40%以上,随着喷用次数的增加,结铃率也相应增加,最高达58.76%,而脱落率则相应减少至50%~60%。且喷用该微肥后,棉株叶色浓绿亮艳。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商丘植棉面积下滑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丘市棉花生产在近几年持续稳定发展后,2005年出现大的滑坡。据调查2005年植棉面积在10万公顷左右,比2004年减少7万多公顷,减少41%,为近几年来的最低点。1植棉面积下滑的原因1.12003-2004年连续两年棉花严重减产减收。农民植棉收入大幅减少,植棉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是导致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2003年商丘遇到了建国以来降水时间最长、雨量较大的一年,棉花生长期间长时间的阴雨寡照,造成棉花蕾铃严重脱落,产量很低(全市平均每公顷产皮棉615kg),不少棉田因水淹而基本绝收。尽管当年价格很高(二级子棉每公斤达到6.6元),但单位面积产值还是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