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略谈养阴法治疗大家畜泄泻症的作用谢先灯(湖北省潜江市畜牧局433611)大家畜泄泻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感受外邪、饲料所伤及脏腑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障碍,运化失司而成。故《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而脾胃之伤,多认为是脾气(...  相似文献   

2.
泄泻也称溏泻或水泻,其特点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带水.无脓血,无臭味。临床常见的家禽脾虚泄泻,是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清浊不分,胃肠阳气下陷,而呈泄泻之症。主要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脾胃,致使升降失调,腐熟水谷的功能发生障碍,水粪共走大肠而成该病,在临床上,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家禽脾虚泄泻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泄泻病牛86例,均获痊愈,现报道如下. 1病因多因饲管不当,草料缺乏,劳役过度,饮喂失时,饥饱不匀,久病失治,或坏草陈水,渐伤脾胃,引起脾阳不足,清浊不分而作泄.  相似文献   

4.
牛泄泻辨证诊治洪建龙龙海市紫泥兽医站泄泻多因感受外邪,饲喂不当,脏腑虚衰或失调.脾胃功能障碍所致。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草料消化吸收受阻,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寒泻发病急,大便稀薄感如水样...  相似文献   

5.
加味白术芍药散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的致病原因较多,但临床上以伤及脾胃多见.<景岳全书·泄泻篇>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可见肝脾所引起的泄泻,是在脾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笔者在治疗时则以治脾为主,注意顾及肝木,常兼用柔肝、升阳之法,以助其条达之性.近年来,应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27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6.
牛脾虚型泄泻多因病畜体质较差,久泻伤及脾胃之阴或过食等而致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笔者多年来运用滋阴固涩、益气健脾,佐以温阳之法治疗该病23例,治愈19例,无效4例。大多数为瘦弱病畜,病史有一月之余者,也有发生数天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耕牛泄泻是指耕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拉稀,泄粪如水样的一类症候。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及大小肠。但其他脏腑疾患,如肾阳不足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饲养失调、管理不善、寒湿或湿热内侵,致使脾运失职,传导失常,其中以湿盛和脾虚为最重要原因。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数年,对渭源县的耕牛泄泻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诊断、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发病机理和辨证施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泄者漏下之意,谓大便溏薄、时时溏泄,其势缓者为泄;泻者倾泻之意,大便清稀,若如水注而其势急者为泻。二者仅缓急之差,故临床习惯称为泄泻。1 病因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病情比较复杂。饲养管理不善,饲喂不规律,久则伤及胃肠,使脾胃运化失衡,小肠清浊不分是基本原因。可因外感寒湿,过食生冷,致使脏冷气虚而致寒泻;或者外感暑热,多食热草料;或者采食了霉变饲料,或饮污浊之水等,使湿热内郁而成热泻;也有脾胃受损,消化无力而成为伤食泻;又因长期喂养不善,造成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而为脾虚泄泻;还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胃腐熟水草而造成肾虚泄泻。  相似文献   

9.
<正>1中兽医对犊牛腹泻的辩证《景岳全书·泄泻》篇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主要病因在于湿邪内盛及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主升清,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气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  相似文献   

10.
杨胜波 《北方牧业》2006,(23):17-17
<正>泄泻首见于《司牧安骥集》。是一种因外感内伤导致胃肠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病症。其病因有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消化机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仔猪常发生此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粪便稀薄、恶臭,泻泄如水,腹痛,间或抽搐,精神倦怠,臀部及尾根有稀粪粘裹等。仔猪泄泻按病的虚实、新旧、寒热分为伤食泄泻、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三种。笔者共收治各类泄泻仔猪52头。其中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3头,湿热泄泻10头,治愈46头(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1头,湿热泄泻6头),治愈率88.46%,效果明显。1病因病机仔猪发生此病多因过食以致食积胃肠,运化失司,损伤脾胃,病走大肠而发;或寒湿内盛,中阳失运,多因外寒邪内侵或久食寒凉料水,致脏冷气虚,清浊不分而发;或因久食霉料污水,天气炎热,劳役过度,使湿热郁结胃肠,致使脾胃失调,传导失职,清浊不分造成泄泻。  相似文献   

11.
牛羊肠炎泄泻 ,常因气候炎热 ,长期在外放牧 ,运动奔走太急 ,或过度使役 ,久渴失饮 ,感受暑湿之邪 ;长期饥渴 ,暴食暴饮 ;饲养失调 ,脾胃虚弱 ,采食霉变有毒饲料 ;外感寒邪 ,又采食冰冷饲草料 ;水土不服 ,损伤脾胃 ,导致运化失常 ,升降失职 ,清浊不分而成泄泻。1 症候类型湿热症 :多见于病畜低热或高热 ,口色赤红 ,口津粘腻干燥且口臭 ,喜饮冷水。尿少色黄 ,粪便腥臭或带脓血。虚寒症 :由于长期饲养不当 ,导致脾虚泄泻。临床表现为腹痛即泻 ,泻后痛减 ,体瘦毛焦 ,精神沉郁 ,两眼凹陷 ,食欲反刍渐减。寒湿症 :病畜耳鼻冰凉 ,口色青白 ,时流…  相似文献   

12.
泄泻是家畜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病因复杂,疗法甚多。该病病变虽在脾胃及大小肠,但其他脏器的病变也影响和作用脾胃,使脾胃功能失常,从而发生泄泻。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发病过程、诊断治疗、疾病预防等作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貉伤食泄是因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泄泻,在养貉生产中较为常见,失治误治常引起不良后果,给养貉业带来重大影响。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兽医辨证施治貉伤食泄,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泄泻是家畜的一种常见病症。治疗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必须从脾胃入手,采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补肾止泻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泄泻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并且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脾胃功能的紊乱而引起.<司牧安骥集·马师皇五脏论>说:"脾是脏中之母".故大凡泄泻多责之于脾.古人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的认识.若脾的运化功能不足,则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失职,就会出现泄泻、少食或不食、腹胀、精神倦怠、消瘦等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16.
牛脾虚型泄泻多因病畜体质较差,久泻伤及脾胃或过食等因素而致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笔者多年来运用滋阴固涩、益气健脾,佐以温阳之法治疗,共收治病牛23例,其中大多数为瘦弱病畜,病史有一月之余者,也有发生数天者。治愈19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5%,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正>脾阴虚是脾胃学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脾阴虚泄泻是家畜脾功能失调的病证之一。我们对185例病畜诊治进行仔细观察,其中既有本证,也有兼证,本证105例占总总病畜58%,兼证者80例,占42%,共死亡3例,占总病畜数2.1%。1病因病机脾阴虚损是脾阴虚泄泻根本病因。一是饮喂失节,脾运失司,致脾阴不足;二是劳役过重,阴津营血损耗致终脾阴虚损;三是燥湿暑热之邪,伤阴劫液,损伤脾阴;其四诊治失误,直接导致脾  相似文献   

18.
泄泻乃临床常见疾病,循辨证以施治,多可获愈。然某些患畜,由于体质因素或治疗失当,每至迁延难愈,少则数月,甚或逾岁。时医多谓“久泻必虚”而妄投以补涩之品,间有获效者,然补而不效者亦有之。据笔者之经验体会,泄泻日久,似非皆属虚证,治疗也未必均用补法,现就所治验案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山羊羔泄泻的中兽医辩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是山羊羔常见而多发的病,临床症状以便次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为主症,其主要的病变部位在于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外感风邪、饮食所伤和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根据临床症状所见,大致将其分为外感泄泻、伤食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等四个类型,根据以上各种类型的不同临床症状,采用中兽医辩证施治,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幼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以致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病发泄泻。由于时令、气候变化之异,冬、春季多见寒湿泄泻;夏、秋季多发湿热泄泻;单纯伤乳食所致消化不良性泄泻,则四季可见,故幼驹泄泻一年四季均多发生。6年来,笔者自拟葛藿止泻汤加减治疗幼驹泄泻21例,其中乳食内伤,消化不良者15例,外感寒湿引起者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