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方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芳 《吉林蔬菜》2007,(3):43-44
保护地蔬菜生产在农业蔬菜生产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蔬菜种类单一,面积有限,轮作换茬困难。多年连作导致棚室蔬菜土壤中土传病菌增多,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土传病害危害加重,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抗病能力降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保护地蔬菜的快速发展和集约化栽培,为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特别是随连作时间延长,保护地栽培中土传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对蔬菜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病菌猖獗的侵染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品种更换有密切关系。常见的土传病害有茄果类  相似文献   

3.
刘峰 《上海蔬菜》2009,(5):67-68
20世纪80年代后我市保护地农业蓬勃发展,尤其近年来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引导和扶植广大菜农进行保护地蔬菜生产,我市保护地蔬菜发展较快,主要以种植春提早辣椒、西瓜、番茄、黄瓜等,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蔬菜消费趋势及效益驱动,保护地蔬菜生产主要局限于几种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果菜类,导致蔬菜重茬现象日益严重。有些保护地集中的地区,连续几年甚至十几年栽培同种蔬菜,导致土传病害十分严重,造成损失少则20%、多则40%,甚至绝产,有些地区不得不种植大田作物。土传病害已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栽培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明远 《蔬菜》1989,(1):25-29
一、北京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的情况据在北京13种保护地蔬菜上调查,共有病害68种(见表)。占这13种蔬菜田间(包括露地)病害总数的67%。其中以真菌病害最多,共49种,占总病数的74.3%。其次为病毒病,占12%。此外还有细菌病(4.5%)、寄生性种子植物(4.5%)、生理病害(3.3%),线虫病(1.6%)。这些病害主要靠土传、气传、种传、水传、虫传及人为传播。尤以灰霉病和菌核病为害的寄主最广。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传病害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一类主要的植物病害,随着保护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轮作倒茬越来越困难,病害发生越来越重,导致保护地蔬菜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土传病害已成为影响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为害较严重的有番茄枯萎病、茄子黄萎病、辣(甜)椒枯萎病和晚疫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多种蔬菜作物苗期立枯病、猝倒病、茄科蔬菜青枯病、瓜类枯萎病和瓜类疫病等。  相似文献   

6.
应用垄鑫防治蔬菜土传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随着连作栽培时间的延长,蔬菜根结线虫、根腐病、软腐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等土传病害迅速蔓延,对蔬菜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产量损失一般达20%~50%,严重的达6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化学熏蒸剂处理土壤是防治蔬菜土传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过去采用溴甲烷处理土壤对控制蔬菜土传病害曾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曹子库 《蔬菜》2004,(9):25-25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栽培和集约化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特点,由于保护地栽培快速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所以在未来将继续发展,所栽培的作物也将由当前的蔬菜向花卉、苗圃、中草药等方向发展。但保护地发展的同时,也为土传病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通常栽种3~5年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一般减产20%~40%,严重的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集约化生产更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使该病害从保护地发展到露地的芹菜、大白菜、胡萝卜等作物上。由于土传病害发生的隐蔽性,大多在结果期才达到发生的高峰期,因此损失巨…  相似文献   

8.
蔬菜保护地生产要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效益,难度较大,因为它受到诸如病害、虫害、倒茬等很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尤其是土传病害的预防工作,就成为影响蔬菜保护地增产、增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蔬菜生产在山东省起步早、发展快,是山东省蔬菜生产的一大亮点,并已成为全国保护地蔬菜生产重点产区.由于长年连作,在生产上出现了病虫害发生严重,线虫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难以防治,白粉虱、斑潜蝇发生猖厥,造成了投入大、成本高,菜农收入下降.为此,项目组试验研究了黄板诱杀、防虫网、杀虫灯、土壤消毒、防雨棚、嫁接、高温闷棚等技术,并集成了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项目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马青 《西北园艺》2001,(1):40-40
由于保护地的特殊环境,导致许多病害严重发生。因此,了解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对于搞好保护地蔬菜生产非常必要。 1 发生特点 1.1 蔬菜病害种类增多,危害加重 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和反季节栽培的发展,病害种类增加。反  相似文献   

11.
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与日光土壤消毒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传病害一直是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由于保护地蔬菜常年连作,有利于土传病原菌的积累,其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保护地蔬菜高产优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土壤是传播病虫害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虫繁殖的主要场所,许多病菌、虫卵和害虫都在土壤中生存或越冬。近年来,随着蔬菜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保护地生产温室大棚面积不断增加,设施农业高密度栽培,土地连年种植一种蔬菜助长了土传病害病原  相似文献   

13.
杨美玉 《中国蔬菜》2007,1(12):54-55
番茄既可作为蔬菜又可作为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人们的栽培习惯和对栽培高效益的追求,导致保护地番茄轮作倒茬难以实施,根结线虫病、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保护地番茄生产。利用番茄抗性砧木嫁接栽培是解决土传病害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嫁接方法有劈接法、插接法、靠接法等,但这几种方法嫁接效率较低、缓苗慢、开花结果期推迟。笔者从日本引进了一套新的番茄嫁接方法——C型夹嫁接法,经过2a(年)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嫁接成活率高、伤口愈合快、缓苗快、简单易学,嫁接工效比传统嫁接方法提高50%左右,每人每天可嫁接1000株以上。  相似文献   

14.
黄仲生 《蔬菜》1997,(6):25-26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综述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黄仲生保护地蔬菜,由于环境特殊,温度高、湿度大,利于叶部病害发生发展和害虫越冬与繁殖;加上轮作困难,土传病害的病原菌在土中越积越多;还有种子交换频繁,未经检疫和种子消毒,致使一些危险...  相似文献   

15.
孙红艳 《吉林蔬菜》2018,(10):10-11
嫁接是防止保护地瓜菜连茬土传病害和低温障碍的最有效途径,具有增产、优质、抗逆、减少农药污染等作用。特别是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瓜菜嫁接栽培愈显得更加重要。1品种选择及育苗1.1砧木选择要求具备与接穗亲合性强、抗逆性强、抗土传病害、根系发达、耐低温、不影响接穗果实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保护地面积逐年扩大,由土壤带菌而引起的病害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蔬菜的生产发展。尤其是保护地黄瓜生产,由于多年连作,由土传病害造成的减产更为普遍。因此,采用嫁接技术,把黄瓜嫁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蔬菜的嫁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蔬菜嫁接栽培是指在保护地内通过嫁接等手段,利用砧木的抗性来提高蔬菜抗病性和抗逆性,以达到高产优质的一种栽培方法.该方法常应用于如黄瓜、苦瓜、番茄、茄子等葫芦科和茄科蔬菜上,主要用来防治保护地中土传病害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抗病、增产、增效作用,是一项周期短、投资省、见效快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塑料大棚辣椒连作障碍防治七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保护地设施之一,但由于多年利用,尤其是规模生产蔬菜品类及栽培模式单一,不能有效合理轮作,常导致塑料大棚生产中连作障碍突出。主要表现为土壤耕层越来越浅,土壤次生盐渍化及病虫害严重,尤其土传病害发生率高、防治难,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笔者结合江苏淮安清浦区保护地辣椒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防治塑料大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番茄溃疡病近几年在保护地栽培中连年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为种传、土传病害,在保护地中栽培由于连年重茬,且连年大量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及化肥,土壤严重酸化,盐渍化,有益微生物锐减,有害微生物大量增加,在根部造成大量微伤口,利于病菌的侵入引起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很难治愈。所以,应从根本上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病于源头,才能彻底解决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茄子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北方保护地茄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周年生产导致土传病害如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等为害加重,严重制约了保护地茄子的发展规模。目前,利用茄子嫁接技术不仅可有效防治茄子土传病害,而且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