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简述城市林业的根本特征、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林业产业是城市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城市林业产业不但提高了城市林业对城市的经济贡献率、生态贡献率,而且能够改善城市林业的发展机制,推进原料生产的产业化,最后提出林业今后发展的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风景园林与城市林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上海市园林局更名为"上海市绿化局",拉开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统筹发展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2001年9月,贵阳市园林局与市林业局合并,成立了"贵阳市林业绿化局"。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江苏林业定位应把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发展林业产业是动力,"把绿化和富民结合好,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上"。为此在三大区域(平原、沿海、丘陵)提出5项生态林业工程和5项林业产业工程并力求在完善布局、改革创新,依靠科技和依法治林等4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大连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连市的城市园林绿化是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同步进行的。80年代末期,省政府开展绿叶杯竞赛其间,大连市曾经连续三年夺冠。到90年代后,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城市绿化的投入,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建设。在十几年间,城市绿地面积增加了3586hm2、达到了10250hm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1633hm2、达到2172hm2,实现人均10m2。基本形成了绿地分布较合理、植物配置较科学、生态功能较齐全的城市绿化格局。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大大提高。大连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国家旅游城市"、等称号。2001年成为我国当时唯一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全球环境500佳城市",前不久有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最佳具有经济活力城市"和"市民最满意城市"。这一切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长足发展这一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森林生态研究框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森林的发展是人类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为使城市林业建设建立在高科技含量水平上,作者讨论了城市森林生态研究在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地位、研究的对象及任务,初步提出了城市森林生态研究的框架及特点,以期引起讨论并推动城市森林生态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 打造宜居生态广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建设,近年更是把林业当作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石,着力发展城市林业。目前,广州已基本形成以中心区城市公园、绿化广场、居住绿化、立体绿化等为"内圈",以白云山、万亩果园及近郊森林公园、防护林为"中圈",以远郊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为"外圈"的城乡一体大绿化系统。    相似文献   

7.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体现城市文化方面具有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城市林业已成为新世纪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州林业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推进"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建设绿色广州、生态广州、和谐广州的部署要求,在上级林业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实施"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战略,突出抓规划、抓项目、抓投入,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开创了广州城市林业的新局面,迈开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9.
我今天讲的中国城市林业建设的一点思考。在我们国家,过去我们搞林业的跟城市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自从我们国家搞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后就大不一样了。上个礼拜,温总理还特意在两院会上讲到林业系统的"林业战略",这个战略有很多专家,包括几十位两院院士都参与了,其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三生态"思想,也就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这一下子把林业的地位提高了。    相似文献   

10.
阐述城市森林与城市林业的概念、城市与城市森林的范围、森林城市的涵义与创建森林城市的意义。文章的重点是以生态学原理创建森林城市,主要生态学原理是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模拟天然林群落结构——系统性原理以及自然选择与生态适应原理,提出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使城市森林一体化,体现"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调节作用控制森林病虫害。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西部城区城市生态林业建设规划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济南市西部城区城市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济南市西部城区林业资源概况,并就城市生态林业建设规划应当遵循的规划目标、规划布局及具体内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对唐山市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唐山地貌特征、资源分布现状及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两核、一带、二区、七极、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同时,根据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从"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化"3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3.
"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大都市、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和滨海新区"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海滨新城"的发展定位,为天津市的林业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厦门森林城市建设理念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厦门城市森林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厦门建设海湾型森林城市的总体布局。根据厦门城市特点和城市发展对城市林业的多种需求,提出了"海西森林城市,温馨宜居厦门"的理念;在城市森林发展结构布局上,根据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和厦门城市森林多功能特点,提出"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统筹兼顾的"三林体系"建设思路;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厦门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新特区发展趋势,提出了"一心两带五湾多点"的城乡一体化城市森林建设空间格局,分析了不同区块的综合特征,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化市是广州市的饮用水源地,文章根据从化市城市发展定位和林业生态建设需求,以从化市的山水构架为基础,提出了"一河贯南北、道路连三区"的林业发展空间布局结构。"一河",重点保护广州水源地流溪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道路",保障了从化市城镇经济发展腹地国道105和省道355轴线绿化带的建设; "三区",即,以生态安全功能为主的北部地区,以景观功能为主的中南部地区,以防护功能为主的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阐述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南京体现其国际人文绿都内涵、促进城乡居民素质提升、助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策;在明确主要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出由百里生态文化走廊、都市自然文化教育园、名花文化创意园三大载体组成的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对广州市林业现状、发展定位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市科技创新平台与关键技术体系的构架,针对广州林业科技含量不高,科研积累不足,优秀人才匮乏,资源共享性较差的实际,阐述了广州林业科技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是成果转化与推广、林业信息化管理和林业碳汇交易平台等重点领域以及生态建设、生物利用、信息化等关键技术,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观,提升广州市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发展实力,实现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及其建设重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武汉城市森林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了武汉城市森林发展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上,根据武汉自然环境特点,确立了"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建设理念。在空间布局上,分析武汉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二轴二带,三环六楔,多廊多核"的城乡一体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并按照城市森林的建设圈层结构,将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划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圈、平原湿地产业圈和城近郊区景观圈三个生态圈层,对每个圈层建设进行了具体布局规划。同时,根据城市森林的建设内容,从"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3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林业为主的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2002年在国务院领导亲自指导下,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和发展要求提出了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三生态"指导思想,中央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9号文件,林业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城市森林的概念以及内涵表明了城市特色森林建设是当前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质量重要途径,本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各种效益平衡点出发,依据城市5大类园林绿地的不同功能侧重作为8大类城市特色森林模式建立的切入点,明确了不同类城市特色森林建设的内容、适用范围以及主要措施,最后通过案例的阐释进一步表明了特色森林模式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