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不同生育期内采取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会对延后栽培的葡萄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陕西省泾阳县葡萄种植实验基地葡萄的萌芽期、抽蔓期、开花期、葡萄果实膨大期、葡萄着色成熟期进行轻度、中度和高度的水份胁迫试验,从而确定哪个生育时期怎样的水分胁迫程度,能够使得延后栽培的葡萄品质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分析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叶片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葡萄粒径及葡萄产量的影响。[方法]以6 a生"红地球"葡萄为供试材料,设置萌芽期水分胁迫(GS)、新梢生长期水分胁迫(PS)、开花期水分胁迫(FS)、果实膨大期水分胁迫(ES)、着色成熟期水分胁迫(CS)5个水分胁迫处理,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CK)为对照。[结果]与CK相比,各水分胁迫处理都会使葡萄叶片Pro含量升高;CK处理会抑制葡萄叶片MDA含量的增加,且PS处理的葡萄叶片MDA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处于升高状态;CK处理葡萄叶片SOD活性比胁迫处理高,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水分胁迫均对葡萄叶片POD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复水之后POD活性有所不同。各处理葡萄纵径和横径均历经两个膨大高峰期,GS处理有利于葡萄粒径的增长;ES处理不仅显著降低葡萄产量,且严重影响葡萄单粒重,影响外观品质;GS处理产量最高,故萌芽期水分胁迫不会导致葡萄减产,而在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进行水分胁迫则会严重减产。[结论]水分胁迫增加了葡萄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抑制了葡萄叶片中SOD及POD的活性;在葡萄的萌芽期进行水分胁迫产量最高,比CK增加了8.77%。  相似文献   

3.
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温室栽培葡萄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胁迫处理下光合速率均大于对照处理,而胞间CO2浓度相比对照均有明显下降,且以生育期的先后胁迫顺序从高到低排列。水分胁迫可以提高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的外观品质,以开花期胁迫处理下果粒重、纵横径最大。萌芽期胁迫处理使得果实产量增加,营养品质有所提高,并且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可为设施延后栽培葡萄节水、调质、增效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后复水对糜子根、冠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补偿规律及补偿条件的影响,为糜子抗旱节水栽培和补偿效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方式,以全生育期正常供水为对照,分别在糜子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复水后糜子根、冠功能的恢复以及复水前后新老叶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水分胁迫后复水,根冠功能和光合作用的补偿效应与胁迫持续时间、胁迫程度及复水时期有关。(2)三叶一心期水分胁迫复水后,重度胁迫拔节期复水处理的根冠比、根系伤流量和叶面积的恢复最快,分别高于对照和中度胁迫拔节期复水处理;同时,拔节期复水处理各指标的补偿效应高于抽穗期复水的2个处理。拔节期水分胁迫复水后,中度胁迫抽穗期复水处理的根冠比、根系伤流量和叶面积高于对照和重度胁迫复水处理。(3)与对照相比,无论是三叶一心期还是拔节期开始水分胁迫,胁迫前生长出的叶片复水后其净光合速率低,胁迫程度越重净光合速率越小;而复水后长出的新叶,三叶一心期重度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处理新叶净光合速率最高,复水20d时比对照高出14.5%,中度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后新叶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三叶一心期重度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有利于新生器官生理活性的提高,对糜子根冠功能和净光合速率的补偿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酿酒葡萄耗水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明酿酒葡萄合理的水分调控模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酿酒葡萄‘梅鹿辄’(Merlot)为试材,进行了不同生育期水分调控试验,分析不同生育期亏水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果实膨大期是酿酒葡萄耗水量最大的时期,该阶段轻度或中度亏水会使产量分别降低10.29%和12.77%;着色成熟期轻度亏水可使酿酒葡萄中的总酚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11.3%和23.1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22.99%.【结论】果实膨大期亏水会造成酿酒葡萄减产,负面影响最大;着色成熟期轻度亏水可提高酿酒葡萄品质、降低耗水量,且减产幅度最小,是酿酒葡萄较优良的水分调控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水分胁迫对设施栽培葡萄耗水规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2—2014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节水灌溉试验中心开展为期3年的设施栽培葡萄水分胁迫试验,在葡萄萌芽、新梢生长、开花、果实膨大和着色成熟5个生育期各设轻度(土壤含水率下限为55%田间持水率,θ_f)和中度(下限为θ_f65%)2个水分胁迫水平,以下限θ_f75%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日耗水强度、耗水量、耗水模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试验年度果实膨大期的平均日耗水强度为3.14mm/d、耗水量为220.55mm、耗水模系数为45.84%,均高于其余生育期的耗水指标;2)除开花期外,其余生育期施加中度水分胁迫均显著降低胁迫期葡萄耗水强度;且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轻度水分胁迫也会显著降低葡萄耗水强度;3)萌芽期中度胁迫对提高葡萄产量、水分生产效率(WUE)有利,其3个试验年度比CK平均增产16.2%、WUE提高20.5%。水分胁迫对设施葡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萌芽期亏水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果实膨大期是葡萄需水临界期,该生育期应充分供水。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水分处理梯度,对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耗水特性、水生产力和水分生产函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期适度亏水尧其余生育期充分供水是延后栽培葡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优的调亏模式。采用经典的最小二乘法对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进行拟合,通过对两种模型的比较,探索适用于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验证了Blank模型在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中是合理有效的,且水分敏感系数按照浆果膨大期、抽蔓期、着色成熟期、开花期以及萌芽期的顺序依次递减,葡萄的耗水规律与水分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元宝枫幼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元宝枫幼树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理特性的研究,为元宝枫的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2年生元宝枫幼树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水分胁迫强度(中度、重度水分胁迫)和胁迫时间(15,30,45 d)及复水24 h后,叶片水分饱和亏缺(WSD)、叶水势、光合速率及其恢复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在相同胁迫强度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各生理指标经历了对水分胁迫由原初反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复水后,叶水势较WSD恢复滞后,光合速率恢复较WSD、叶水势慢。中度水分胁迫解除后,各生理指标出现补偿甚至超补偿现象,而重度水分胁迫不易出现补偿效应。【结论】适度的水分胁迫能激发元宝枫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通过设置80%、65%、50%和35%土壤田间持水量(FC),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碳、氮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短葶山麦冬的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短葶山麦冬叶片色素含量对水分胁迫响应规律不同.块根发生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绿素a+b(Chla+b)、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重度胁迫(35%FC)降低了Chla+b、Chla、Chlb含量.胁迫后期,水分胁迫显著降低Chla、Chla+b及Car含量.块根膨大期之前,80%FC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根膨大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水分胁迫对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因生育期而不同,至胁迫末期表现为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减少.胁迫初期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胁迫时间延长,中、重度胁迫显著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其抗旱.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的光合特性参数与倍性的关系,以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不同生育期内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在3个生育期内均极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1);净光合速率在抽蔓期略高于原二倍体(P0.05),在开花期及果实膨大期则极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1);胞间CO_2浓度在抽蔓期略高于原二倍体(P0.05),在开花期及果实膨大期则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5);蒸腾速率在3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5)。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较原二倍体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侧柏等4树种在不同水分亏缺下恢复吸水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生长在呼和浩特地区的侧柏、杜松、沙棘、新疆杨为对象,研究其小枝在不同水分亏缺状态下恢复吸水能力,结果表明:(1)小枝重饱和初始水分亏缺(WSD)程度越大,重饱和相对饱和含水量(RSRWC)越小,失水后水分恢复能力也越低,树木组织受到的伤害越严重。(2)当树木失水达到初始失膨点饱和亏缺(SWDP^π)时,重饱和相对饱和含水量(RSRWC)接近于1,说明树木能恢复其所亏缺的水分,树木未受到脱水的伤害,能保持其原有吸水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皂荚(Gleditsia sinensis)、核桃(Juglans regia)、柿子(Diospyros kaki)和黑枣(Diospyros lotus)为材料,在田间持水量为80%、60%、40%和30%的条件下对4树种幼苗叶含水量、叶水势和叶持水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严重水分胁迫下,4树种叶含水量降低幅度是核桃<柿树<皂荚<黑枣,核桃和柿树能够保持较高的叶水势,而皂荚和黑枣的叶水势则比较低;充足供水条件下,4树种叶持水力是皂荚>核桃>柿树>黑枣,水分胁迫诱导了皂荚、柿树和黑枣叶片持水力的提高,而耐旱的核桃却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反射光谱信息提取叶片水分含量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采集了21个样区10余种类型植被的叶片信息,其中包括52组反射光谱数据(350 nm~2 500 nm),对应的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FMC和等效水厚度EWT)。分析了叶片反射率与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EWT与叶片反射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而FMC与叶片反射率相关关系较差。通过选取不同光谱波段构造多个光谱指数,研究光谱指数与叶片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发现构造指数方法优于普通的光谱回归分析,其中,Ratio975和Ratio1 200效果最好。同时在利用光谱指数反演叶片含水量时,对于EWT仍存在较高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下氮磷营养对小麦幼苗渗透物质累积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处理的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的,尤其以氮磷混施处理的为最高,达到4.6mg/g。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胁迫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水分胁迫时,氮素可明显增加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 增幅为39.3%~497%;而磷则明显降低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幅为6.8%~17.9%。这些表明施肥可以增加作物体内的渗透物质,加强作物在遭受水分胁迫时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小舟蛾对4个杨树品种叶片取食的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杨小舟蛾对4个杨树品种(35杨、I-69杨、107杨和I-72杨)的取食选择性发现:杨小舟蛾对供试杨树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指数为107杨>I-69杨>I-72杨>35杨,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07杨>I-72杨>I-69杨>35杨,叶片含水率为35杨>I-69杨>107杨>I-72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杨小舟蛾对不同杨树叶片的取食选择指数与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0.870),与叶片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0.775);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叶片含水率存在显著负相关(-0.682)。  相似文献   

16.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常见的连翘、忍冬、山楂叶悬钩子、红瑞木,采用蒸腾量测定的经典方法——快速称重法,研究了各树种的叶片含水量、日蒸腾速率及叶水势,以期为水资源有限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低耗水树种的选择、合理种植密度的确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个树种早晚的叶片含水量高于中午,含水量的日变幅以山楂叶悬钩子最大(94.4%~111.2%),红瑞木(78.7%~105.2%)和忍冬(69.6%~84.0%)居中,连翘(55.8%~61.2%)最小;灌木树种的叶鲜质量与叶面积可用指数曲线拟合;各树种日平均蒸腾速率的排序为:山楂叶悬钩子(1.985~2.578mmol/(m2·s))红瑞木(1.570~1.754mmol/(m2·s))忍冬(1.417~1.485mmol/(m2·s))连翘(1.160~1.399mmol/(m2·s));4种灌木叶水势日变化呈波浪型,叶水势日变幅以山楂叶悬钩子最大,其次是红瑞木和忍冬,连翘最小;叶水势与蒸腾速率呈负相关,可用对数曲线拟合;统计分析得出各树种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拟合方程,再利用多元主成分方法得出各气象因子对蒸腾速率的贡献率,最后建立综合模型。对不同灌木树种而言,影响蒸腾速率的主导因子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培基质试验,以大豆(Glycine max(L.) Merr)为宿主植物研究了4个AM菌株(Glomus versiforme 1、Glomus mosseae 93、Glomus diaphanum和Glomus versiforme 2)在3个基质相对含水率处理(25%、50%、80%)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①Glomus mosseae 93、Glomus diaphanum和Glomus versiforme 2在50%基质相对含水率时的侵染率高于25%处理,80%时最低。而Glomus versiforme 1菌株侵染率则随着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②4个菌株菌丝量在50%时均高于25%水分处理,80%时略有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③Glomus mosseae 93在3个基质含水率处理下,侵染率和菌丝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该菌株能适应较大幅度的基质含水率变化;④接种4个AM菌株均可以降低大豆植株叶片的萎蔫系数和水势,改善植株的水分状况,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加植株地上部干重;⑤试验还说明,除供试4个菌株之间的区别外,来自不同地域的菌株对基质水分的适应性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1年生苹果梨幼苗作试材,研究水分胁迫对叶水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天中叶水势值与土壤水分状况密切相关,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变形双曲线;当土壤含水量在9.5%以下时,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水势迅速下降;当土壤含水量在9.5%以上时,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水势变化不明显。保证梨幼树正常生长的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分对烤烟叶中钾含量的影响及调节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定期、定量浇水的方式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烤烟叶中钾含量的效应。结果表明 ,烤烟生育前期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并导致烟叶中钾含量降低。依据不同年分的降雨情况采取间隔 4~ 8d浇水一次或应用保水剂可明显提高烤烟叶中钾含量  相似文献   

20.
影响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内在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表明以下5点。(1)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玉米基因型其光合速率,蒸速率(TR)也较高,而气忆阻力(RS)较低。WUE与PH,TR和RS存在显著的纯性关系,YWUE=2.3613+0.0518XPH-0.1093XTR-0.3992XRS,R=0.934。逐步回归的结果,也可用PH预测WUE,YWUE=0.7211+0.0415XPH,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