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4~1985年对晋南9县1市棉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棉红蜘蛛在塑膜棉田发生为害地块达50%以上,为害程度也明显重于露地棉田。1986~1990年我们在永济县棉田进行了棉红蜘蛛发生规律研究和综合防治示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棉红蜘蛛发生消长规律4年定点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棉红蜘蛛发生消长总趋势在塑膜田与露地基本相似,均为发生早、发展慢、波动少。但塑膜田内发生数量和受害程度明显重于露地。棉花出苗后齐苗不久,棉红蜘蛛就从田边地头的越冬场所首先侵入棉田边行,形成初发生中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农一师五团棉田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花蚜虫的发生规律,指出5—8月气温、降水量、湿度是影响棉田害虫发生消长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棉田害虫的测报防治方法,以为棉田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棉田盲蝽象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了棉花生产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棉田盲蝽象的种类与发育特点、棉田发生特点以及其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淮北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淮北棉铃虫1992年大发生及防治工作实况,分析了棉铃虫发生与棉田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指出棉田耕作制度改变、作物复种指数提高、植棉面积缩小、有效虫源积累、化防手段单调连续及综防措施不配套等原因,是大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从棉田生态系统出发,以维护棉田生态自然平衡为目的,开展综合防治,安全、有效、经济地把棉铃虫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5.
陕西棉田烟粉虱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4年,对陕西棉田烟粉虱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在陕西棉田发生高峰期为8月下旬~9月上旬,田间分布以棉田边缘棉株上的发生数量明显大于中间棉株,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其成虫及中老龄若虫在棉株上、中、下三部分的分布比例分别为53.6%、31.9%和14.5%。棚室蔬菜大面积发展是导致棉田烟粉虱危害加重的主要因素,抗虫棉种植后棉田用药量水平下降、生态环境多样化、棉田与棚室距离等直接影响棉田烟粉虱的发生数量。采用除草剂杀灭或人工清除田间及大棚周围杂草,棚室内高温闷杀,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可有效减少虫源基数和虫口增殖,是降低大田棉花烟粉虱发生数量的关键措施;棉田烟粉虱发生初盛期的8月上旬,进行黄板诱杀,田间喷雾70%的艾美乐、25%阿克泰、25%扑虱灵、20%吡虫啉等化学药剂,并进行大面积联防联治,是控制棉田烟粉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棉田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农业科学》1994,(1):35-37
江苏省棉田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江苏省棉田玉米螟防治协作组80年代以来江苏主要棉区作物布局变化较大,地面植被覆盖度大,导致棉田害虫群落发生了变化。全省棉花受玉米螟危害面积达600多万亩,而且大发生频次增多,尤其近几年连年暴发。产量损失一般为5~...  相似文献   

7.
浅谈棉田主要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110-111,114
介绍了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提出了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并举,强化化学防治的必要性,用综合、有效、实用的防治技术,努力把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为抑制棉田害虫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点调查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危害情况,探讨了主要害虫和天敌在棉田的活动与棉区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 ,根据阿瓦提棉区主要害虫的发生及消长规律,提出了棉田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棉盲蝽是近年来滨州市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的棉田重要害虫,通过调查,摸清了棉盲蝽在棉田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分析了影响其发生的4个关键因素,并制订了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统防统治为主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棉铃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花的蕾铃,一头幼虫可危害棉花3—4 棵,花蕾10—20个,棉铃2—3个。一般发生年可使棉花减产21—29%,严重发生年减产55—87%。据1970—1990年20年的资料,棉铃由于1971、1975、1978、1981、1990等年有8次较大发生,大发生频率2.5年一次。因棉铃虫危害,1973年有不少棉田减产59%,1978年有成片棉田减产63%,1990年有的棉田减产40%以上,是发展棉花生产的严重障碍。为了有效的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应掌握好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农田生态环境及气候的变化,棉田害虫发生愈来愈严重,莫索湾垦区棉田棉叶螨、棉铃虫、棉蚜交替猖獗危害,不仅造成棉花减产,而且导致棉花品质下降,给棉花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本文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总结莫索湾垦区棉田三大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为棉花增产及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棉田绿盲蝽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棉农防治棉田绿盲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孝感市棉田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菜夜蛾在孝感市棉田发生越来越频繁,成为主要虫害之一。本文分析了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介绍了甜菜夜蛾在棉田的危害特点及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以期为孝感市棉田甜菜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滴灌棉田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的发生1.滴灌棉田棉铃虫的产卵和危害由核心型分布向分散型分布变化。以往的常规灌棉田,棉铃虫喜欢在棉花长势偏旺、水肥充足、靠近杨树林带的棉田产卵和危害,棉田局部危害严重。而滴灌棉田由于随时满足了水肥的供给,一直处于生长旺盛状态,棉田到处都是棉铃虫产卵和危害的场所。  相似文献   

15.
<正> 1 播种前为防治虫害打好基础 1.1 合理布局。安排棉田应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行粮棉轮作,规模种植。这样,既可减轻棉田病虫害的发生,也为棉田统一时间集中施药火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枞阳县高产棉田杂草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提出了高产棉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枞阳县高产棉田杂草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郭敏 《农村科技》2009,(5):40-41
随着滴灌棉田面积的不断扩大,使棉田生态条件和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发生新的变化。 一、发生规律 1.虫蛹调查 2007年冬季棉田越冬蛹为0.169头/米^2;2008年春棉田越冬蛹为0.071头/米^2,越冬死亡率为58%,越冬基数低于往年。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 2008年,双斑莹叶甲在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棉田首次发现。当年即成爆发态势。几乎所有的棉田、玉米田都有发生,部分棉田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0引言由于棉田长期连作,农三师五十团棉花枯、黄萎病致病菌在土壤逐步累积,每年都有一部分棉田枯、黄萎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产量。2007年,我们根据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出棉花枯、黄萎病在不同发生程度下,应该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实行棉麦一体化的棉田,棉花不仅种植季节变了,而且种植品种及管理措施也都变了,形成了一种新的棉田生态系统,这必然影响着棉花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使其种群动态也随之变化。据有关病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析,棉麦一体化棉田的病虫发生特点有两个总趋势,一是种群发生动态为发生集中,危害损失因补偿期缩短有加大的趋势;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