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榆林沙区沙漠化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榆林沙区沙漠化成因、现状的论述,提出了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谈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根源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发展现状,根据有关土地沙漠化理论和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表现形式,分析和评价了流动沙丘(地)、固定、半固定沙丘(地)、戈壁、重盐碱地、潜在荒漠化土地等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的特点。提出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主要成因和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榆林沙区植被恢复建设调查和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了近50年来榆林沙区植被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适合该区发展的模式,即生态工程发展模式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指出了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土地利用类型复杂,沙漠化土地严重和资源分布不均,林业发展不平衡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主要应对措施,即积极引进和推广抗旱优良林草新品种,搞好抗旱节水造林新材料、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目前,全球陆地面积的1/4和世界六大洲100多个国家近10亿人口和36亿公顷耕地、牧场受到沙漠化影响。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420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约为165.3万平方公里,其中人类活动导致的现代沙漠化土地约为37万平方公里。我国面临的防治沙漠化任务紧迫而又艰巨。  相似文献   

5.
林改妙语近处枣树成林,一派生机勃勃;远处群山翠滴,碧树群芳。伴随着家乡红枣产业的发展,农村的道路渐渐通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家乡正一步步走向现代化。榆林,已由昔日的沙漠化城市慢慢地变成了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榆林的浩瀚沙漠在波折中无法阻挡,不断地被绿色涂抹着。  相似文献   

6.
乌审旗沙漠化土地的变化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乌审旗近 4 0 a的沙漠化土地变化情况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认为干旱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因素 ,而过垦、过牧等是加速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因素。从 1982年以来 ,只要加强植被建设 ,保护植被建设成果 ,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地沙漠化的扩展  相似文献   

7.
沙漠的推进和沙漠化土地的扩大,已对我国沙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前沙漠化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中还存在着治沙问题未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各部门各行业分工与负责及资金不足等问题。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制定了综合治理与开发沙漠化土地苦干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区 118万 km2 土地有 30 .6%是沙漠化土地 ,每年还在以 80 3.3km2 的速度扩展着。近年来沙尘暴频频发生 ,其次数之多、强度之大、危害之重 ,实属历史上罕见。沙尘暴的出现正是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的警报。本文阐述我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形成机理的目的是进而研讨防治措施和途径 ,在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发挥科技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辽西北地区沙漠化影响因素数据资料,对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人文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对该区沙漠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增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辽西北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年均温、风速等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应加强对辽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人口密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沙漠化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0.
实地调查了下辽河平原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新民、辽中、台安、盘山和黑山5个县内沿河两岸及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沙化耕地4种类型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按土地荒漠化程度可分为重度沙漠化土地、中度沙漠化土地和轻度沙漠化土地。分析了下辽河平原土地沙漠化的形成原因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为因素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最后针对下辽河平原的沙漠化特点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榆林风沙区牧场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林风沙区牧场的防护林能有效地改善草地小气候,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防止草地退化沙化,而且能为家畜提供良好的取食环境,提高家畜的抗灾能力,提高家畜的商品率,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提高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治沙成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播治沙造林种草作为治理榆林沙区的一项主要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根据近年来榆林沙区飞播治沙造林情况,就现阶段飞播治沙造林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提高榆林沙区的飞播成效、加快该地区沙地治理速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贵州岩溶峡谷区石漠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喀斯特典型区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花江峡谷区为例,对未石漠化土地和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地中的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进行了测定,并计量分析了石漠化治理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石漠化土地的土壤平均碳库总量比石漠化土地的高,石漠化土地的土壤平均碳库总量主要受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石漠化程度的影响;(2)土地平均碳密度则与石漠化影响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呈非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轻度石漠化土地中度石漠化土地重度石漠化土地极重度石漠化土地的变化规律;(3)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关岭县未石漠化土地和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地的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治理工程的碳汇效益计量分析表明,碳库增加量为724.00 t·km-2,仅增加的有机碳价值可达51.36万元·km-2,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desertification defini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features of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three-level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deser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ethodology of desertification degree were developed and used to evaluate desertification danger degree across the country.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components: type of desettification, type of land utilization and degree of desertification. The type of dertification monitored in China was divided into 4 major categories, 15 sub-categories and 52 types. Vegetation coverage, soil characteristics,and topography are considered as three major indicator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desertified land. A simple, yet practically sound mathematical assessment model was built using these indicators. Furthurmore, a regional land desertification warning model was also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ratios of non-desertified land area to desertified land area in different degrees. The warning result of wind-erosion desertification at county scale for 12 provinces in northern China was also calculated by this model.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中,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 自199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来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是荒漠化研究与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其指标体系的建立既是荒漠化评价与分类的基础, 也是荒漠化监测与评估的理论依据。文中介绍了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历程, 并就其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以期为完善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为荒漠化监测与评估和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毛乌素沙地沙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人工灌木林平茬年龄、平茬高度及平茬周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地沙柳造林后3~6a内应进行首次平茬复壮,进入丰产期后平茬周期以3~4a为宜,此时生物量收获最高;沙柳人工林平茬留茬高度应控制在5cm左右,平茬后生物量积累最快。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第二次、第三次荒漠化土地监测的荒漠化土地类型、荒漠化程度及荒漠化利用类型现状等的变化进行分析,找出了河南省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河南省荒漠化土地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212.85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19.81%,其中石漠化耕地面积46.36万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1.78%,石漠化耕地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存在着投资标准低,投入不足,治理需求大,成果巩固压力大,管理体制不顺,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藉此,提出遵循水土保持原则,因地制宜,改善农业条件,大力发展林禽林下经济模式,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节约集约用地,严把耕地红线关,降低石漠化区域耕地承载压力,遏制石漠化耕地发生等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川西北沙化治理现状及治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北共有沙化土地82.19万hm2,2007~2010年共计投入资金7 000万元,建设沙化治理示范区8 040 hm2.文章以最新沙化监测数据为基础,总结出一套适合川西北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了封育、种草、植灌、沙障等模式.结合川西北沙区分布的流域、地形地貌、沙化成因、气候等因素,遵循地域连贯性原则进行了治理区划,划分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以及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长江水系岷江流域、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一般沙化治理区,并提出了各治理区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