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甬优6号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23),2010年3月经福建省农业厅审核通过,适宜在福建省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2.
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甬籼15是宁波市农科院和舟山市农科院合作选育而成的早籼中熟偏早品种,于2008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为早熟,高产稳产,株型独特,耐肥抗倒,耐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特别适宜本地早稻轻型栽培和机插栽培。为探索该品种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奉化市江口街道在蒲口王村结合粮食功能区建设,建立了甬籼158.2hm2机插高产示范坊,并设立高产攻关田1934m2,现将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甬优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9号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23),2010年3月经福建省农业厅审核通过,适宜在福建省引种推广。德化县2009年引进该组合试种,2010年示范500多亩,取得  相似文献   

4.
E两优476是用抗稻瘟病不育系E农1S与恢复系R47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稻瘟病、熟期适宜,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6006。  相似文献   

5.
利用含有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a-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 -4的强优恢复系镇恢 0 84与珍汕 97A配组 ,育成了杂交中籼稻新组合汕优 0 84。汕优 0 84不仅高抗白叶枯病 ,而且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稳产性好、品质明显好于汕优 63。2 0 0 2年 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蒋世春 《现代农业》2013,(11):58-59
德化县雷蜂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在2010年引进甬优9号试种,2012年在瑞坂村陈高明种植大户示范种植50亩,蕉溪村科技示范户吴炳辉示范种植10亩。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组合,2加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23),2010年3月经福建省农业厅审核通过,适宜在福建省引种推广。经示范种植,该组合表现为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较好,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可作为当地单季中稻主推品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Ⅱ优60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6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超高产的产量潜力,优异的耐热性能,坚韧的抗倒特性,较强的耐肥能力和较广的适应能力,综合性状较为突出的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甬籼69”是宁波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高产、中熟、早籼品种,2007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26)。该品种产量高,熟期适中,株型好,耐肥抗倒,穗粒结构合理,抗性优于“嘉育293”,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较高,适宜作工业加工和储备用粮,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适宜在浙江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淮稻2号(原代号4001)于1992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于1983年配组,系籼粳复交组合,1986年育成。全生育期141天,属中熟中粳,适合在淮南、淮北稻麦两熟地区中等或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0.
晚籼优质稻玉晚占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晚占是玉林市农科所利用云国1号作母本,八桂香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中熟优质稻新品种,2005年1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17d,株高107.8cm,千粒重21.7g.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中抗白叶枯病,熟色好,米质优.育成至今已累计推广53.3hm^2以上,平均单产675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