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夏季持续高温,对种猪影响很大,一般公猪表现为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母猪表现为发情征状不明显,受胎率降低、流产、死胎率增加,甚至中暑死亡,严重影响了猪场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减少种猪的热应激影响,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2.
种猪生产者经济效益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因素和选育方法的制约,饲养管理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猪场经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繁殖猪群的效率,如果母猪的繁殖水平不好,那么猪场的销售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种猪生产者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2014年的引种企业共计12个.从引种的价格来看,今年普遍引进种猪均价依然维持在3万元/头,与往年相比基本变化不大.总的来看,2014年国内种猪引种量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因此,2014年受养殖行情的影响,资金不充裕对企业引种行为限制很大,种猪引种力度较往年总体有所下降.这也将进一步加速我国种猪企业再调整,缓解二元种猪供应量猛增的压力,也为我国国内种猪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和研发腾出些许空间.  相似文献   

4.
如何淘汰更新这里面的讲究也是很大的,种猪是猪群增殖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由于种猪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自然交配时公猪一般不超过2年,母猪不超过8胎,采精公猪使用3~4年,母猪不超过8胎,而且种猪个体间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因此,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种猪淘汰与更新制度,才能实现稳定或提高种猪的生产水平,达到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那么,怎样淘汰与更新种猪呢?  相似文献   

5.
养猪小区每年必须更新种猪,种猪更新率一般为25%~35%.  相似文献   

6.
种猪的繁殖力通常是指种猪正常繁殖后代的能力,它是获得优良仔猪的前提,也是整个生猪生产的基础.只有提高种猪的繁殖力,才能繁育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种猪的繁殖力取决于种猪个体.种猪个体之间繁殖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在实际生产中,要选择体貌特征明显、繁殖指标符合种用要求的个体,及时淘汰繁殖性能较低生产成绩较差的种猪.  相似文献   

7.
后备种猪是指育仔阶段结束初步留作种用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公母猪.后备种猪的数量和质量是关系到种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关键,选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其目的是获得发育良好、体格健壮、具有品种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后备种猪一般占保种猪场或商品猪场猪群的25%~30%,是保持种猪群以青壮年种猪为主体结构比例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8.
1个体差异母猪品种不一样,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因此选好种猪是最关键也是首要考虑的。种猪群一般要有良好的结构层次,各胎次母猪的比例要保持稳定,1~8胎母猪的理想比例大约分别为17%、16%、15%、  相似文献   

9.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也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1初配年龄一般本地母猪3月龄左右,外国及杂种母猪4~5月龄开始有发情表现。但此时还不宜进行配种,因为早配会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造成母体生长受阻,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0.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也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1初配年龄一般本地母猪3月龄左右,外国及杂种母猪4~5月龄开始有发情表现。但此时还不宜进行配种,因为早配会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造成母体生长受阻,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1.
正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一)当前流行特点1.感染率较高,该病是目前种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病的首要疫病。2.隐性感染病例增多,多数种猪和成年猪表现为隐性感染,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好的猪群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只有混合感染或继发  相似文献   

12.
提高母猪繁殖力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猪场所饲养的种猪,经过多年的选种工作,种猪的生产性能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每头母猪的实际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母猪的受胎率低、年产胎次和窝产仔猪数量  相似文献   

13.
种猪繁殖力是指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种猪繁殖水平的高低是遗传、育种、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繁殖技术、疫病防控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种猪繁殖力,必须从影响种猪繁殖水平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有效的生产管理.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 加强种猪的选育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工授精时,公猪对整个群体后代影响很大。一个生产力水平高的猪群源于品质优良的种猪,养好、用好公猪,充分提高其种用价值,在养猪生产中极为重要。1公猪的引入有计划地引入和更新公猪是提高猪群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应查看其种猪质量合格证和各种档案资料,结合猪的体型外貌严格筛选。一头优良种猪一般在三个阶段进行多次选择。即离乳阶段、6月龄阶段和初产阶段。而6月龄阶段是猪生长发育的转折点,这时通过本身的发育资料并参照同胞测定资料,基本可以说明其发育和肥育性能的优劣。这一时期判断猪的好坏,是挑选种猪的适宜时期。2营养…  相似文献   

15.
种猪作为繁殖雄性猪与雌性猪的亲猪,具有抗病力强、适用性好、出肉率高等多重优点.但受饲养环境以及种猪自身免疫力等因素的影响,种猪在饲养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类型的疾病,不仅影响种猪的繁殖能力,也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将种猪常见疾病的不同类型及有效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对养殖业危害很大,制约着养殖场的发展壮大.我市在种猪生产中,因繁殖障碍淘汰的种猪就有40%左右,经济损失巨大,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诱发猪繁殖障碍的有很多因素,常见的有疾病性因素、饲养管理因素、药物的运用、霉变饲料等方面.根据我市的养殖情况,对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无论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还是从节省饲料资源的角度,今后以瘦肉型猪为目标的种猪选育方针是不可动摇的。几十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大量优良的瘦肉型种猪对提高我国养猪生产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国内一些人在"重引种、轻选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形成了"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这些国外高性能的品种,由于过度的选育致使抗逆性越来越差,引进的种猪表现出对中国环境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18.
<正>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炎热气候,特别是持续高温高湿使种猪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淘汰率与死亡率上升,已成为种猪生产,尤其是规模化种猪场面临的巨大挑战。1热应激对种猪的影响1.1对母猪的影响1.1.1对母猪生殖系统的影响热应激时,母猪表现为卵巢机能减退,受胎率  相似文献   

19.
1.1种猪 一般是隐性带毒为主,偶见流产、产木乃伊胎、弱仔。 1.2哺乳期 出生仔猪一般在10天以后发生,表现为拉水样黄色稀粪,腥臭,部分出现绿色粪便;发烧、嗜睡、毛松、喜扎堆,偶见嘴唇、臀部皮肤发绀;偶见划水状神经症状,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0.
僵猪的育肥     
猪在生长发有的某一阶段,如果遭到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发育就会停滞变成僵猪。这种猪虽然年龄已很大,但体格很小,被毛粗乱,极度消瘦,形成两头尖中间大的体型。这种猪白吃饲料不长肉,给养猪业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