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的作用首先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产量。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硫等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是丰富的肥料资源。此外,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翻耕后,在分解过程中进行矿质化,释放养分,同时进行腐殖质化,使一些有机质化合物缩合脱水,形成更复杂的腐殖质,从而改善土壤的结构及保水、肥、温、气的能力。其次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马建宏 《当代农机》2009,(11):71-72
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元素。使用秸秆切碎机将直立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还田,不仅省去了人工还田所需的刨、捆、运、铡、沤、送、施等多道工序,极大地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抢农时,还能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培肥地力,促进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3.
稻麦秸秆是一种生物资源,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镁、蛋白质等矿质养分和有机质,将稻麦秸秆直接切碎还田,能够全面补充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地力水平和农作物产量,一般每年亩还田稻麦秸秆500kg,可提高地力一个等级,对下季作物平均亩增产幅度为10%~15%,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元素。用秸秆粉碎机将直立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同时减轻劳动强度,既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效,又降低了作业成本,是目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的一项重要技术。但若玉米秸秆还田方法不当,会使下茬小麦的生长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秸秆还田的优势 (1)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这些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使微生物数量猛增,在高肥土上约增加50%,在瘦土上更明显约增加2倍。  相似文献   

6.
稻麦秸秆是一种生物资源,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镁、蛋白质等矿物养分和有机质。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粗脂肪和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施用秸秆粪便混合有机肥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能够为作物提供渐进、持续、全面的养分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量占农业生产量的50%以上,含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是一种能直接利用的再生资源。秸秆还田对土壤成分进行调节、培肥地力,对缓解我国土地氮、磷、钾肥比例失调,弥补磷、钾肥力不足有着积极的作用。秸秆还田不仅可促进微生物和豆科作物共生固氮、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疏松土质、降低土  相似文献   

8.
正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利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目的。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生物资源,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镁、蛋白质等矿质养分和有机质,将农作物秸秆直接切碎还田,能够全面补充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地力和农作物产量。而秸秆焚烧后,会散发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有机肥的使用越来越少,化肥使用量呈直线上升,致使耕地中的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玉米、小麦等秸秆内含有农作物需要的氮、磷、钾、镁、钙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因此秸秆粉碎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地表板结、增强保水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对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可以通过施肥得到补充,而有机质很难通过化学方法速补,提高土壤有机质主要靠作物的秸秆还田。据测定,667m^2地所产桔秆一半还田后,相当于增加有机质400kg、碳酸氢铵23kg、过磷酸钙19kg、氯化钾10kg,还能补充作物所需微量元素。秸秆还田后,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能提供较稳定的腐殖质,分解释放大量的能量物质,  相似文献   

11.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直接将留在地里的作物茎秆和叶子就地抛洒在地表,补氮后翻埋入土。还田的秸秆在土壤水分、温度等相关条件下,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能被植物吸收的有机物、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增加了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对水分、温度和空气的调控能力,改善了耕地的物理性状,为作物持续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方式及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带走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可以通过施肥得到补充,而有机质很难通过化学肥料速补,只能通过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能有效补充有机质。通过秸秆还田可维持土壤有机质积累与矿化的动态平衡,其好处是:①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②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3.
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因此,秸秆是丰富的肥料资源。秸秆还田对于改良土壤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1秸秆还田的意义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还到土壤中,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争抢农时季节,另外针对限制焚烧秸杆,减少环境污染有着积极的意义。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钙、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前景广阔。农作物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经有关部门检测鉴定,秸秆还田有以下效能: (一)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作物有效养分,农作物秸秆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左右,含氮量0.4%~0.6%,每亩还田秸秆1000kg,可增加有机质150kg,氮素3~7kg,折合标肥20~30kg,还可获得多种营养元素。据测定,干玉米秸秆含有机质75%、氮0.7%、磷0.45%、钾0.85%;每亩还田1300kg鲜玉米秆,可增加有机质330kg、氮  相似文献   

16.
李轶楠 《农业工程》2013,3(3):99-100
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争抢农时,而且将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及时直接翻压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实施秸秆还田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和乱扔乱抛问题己经成为夏秋两季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级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宝应县近年来积极探索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使之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渠道,秸秆禁烧禁抛取得了一定成效。1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推进情况 1.1注重引导,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对秸秆还田的认知度(1)培肥地力。稻麦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每公顷节约180kg纯氮、纯钾,折价约900元),提高作物产量(增产5%左右),增加农民收入。(2)改善土壤。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化性状、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渗透性;提高地表温度,增加土壤释肥作用;提升土壤蓄水能力,保持耕层蓄水量,有利于提高稻麦的抗旱、抗寒能力。(3)净化环境。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和废弃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抚顺地区农家肥的年使用量逐年减少,而大量化肥的施用导致当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下降,氮含量严重超标,磷、钾含量不足,土壤板结,影响作物生长。实践证明,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可以增加土地储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率15%~17%,且1a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04%,还可以把抚顺2/3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减少化肥投入,促进农民增收节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保护辽宁水源地水质和减少火灾发生。通过分析表明在抚顺地区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已具备良好的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19.
抚顺地区农家肥的年使用量逐年减少,而大量化肥的施用导致当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下降,氮含量严重超标,磷、钾含量不足,土壤板结,影响作物生长。实践证明,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可以增加土地储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率15%~17%,且1a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04%,还可以把抚顺2/3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减少化肥投入,促进农民增收节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保护辽宁水源地水质和减少火灾发生。通过分析表明在抚顺地区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已具备良好的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20.
浅析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宋献礼秸秆还田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使秸秆在上壤中腐解发酵,从而被土壤吸收,改善土壤的国植结构和理化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秸秆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