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小麦免耕密点播,就是在中、晚稻收获后,板田直播小麦。实践证明,这种耕作方法有很多优越性:有利于小麦适时播种;省去了翻耕整地用工,每亩减少用工3~5个;增产效果显著,据两年的试验示范结果,平均亩产237.6公斤,比其他播种方  相似文献   

2.
湿润直播稻田杂草出苗动态与发生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1996~1997年在浙江嘉兴调查了湿润直播稻田杂草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并比较了直播与移栽,早稻、单季晚稻与连作晚稻直播,翻耕与免耕直播间杂草发生差异。湿润直播稻田杂草以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节节菜、陌上菜为主,其次有通泉草、丁香蓼、水芹。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种类数分别占25.0%、18.8%和56.2%,出苗数量分别占11.2%、11.6%和77.2%。单季晚稻直播田稗草、千金子发生重于其他直播田,直播田稗草和千金子数量明显高于移栽田。直播田杂草于播种后3~4 d陆续出苗,1~3周达到高峰。连作晚稻直播田播后6~8周出现明显的第二个出苗高峰。以阔叶杂草为绝对优势的翻耕直播田杂草发生重于免耕田。直播田杂草数量自然消长呈现与出苗动态相同的趋势。直播田杂草发生以稗草、千金子、丁香蓼较早,节节菜、陌上菜、通泉草次之,异型莎草和水芹较迟。稗草、千金子及其他几种主要杂草出苗高峰均呈单峰状态,而节节菜、陌上菜在连作晚稻直播田的出苗则为双峰。  相似文献   

3.
彭均本  陈斌 《作物研究》1998,12(3):40-41
由于我省一些年份初冬阴雨连绵、低温寡照,致使晚稻收割季节推迟,稻田排水不干,大麦播后,往往出现烂种现象。实践证明,利用板田种麦,省工省力,同时可获得高产。新化县炉观镇农科村1987年冬种大麦7hm2,其中板田免耕大麦6.63hm2,产量为3787.5...  相似文献   

4.
水稻的直播与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49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直播、免耕和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稻栽培的技术特点和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免耕直播栽培的模式:即冬水田水稻免耕直播、油菜等冬作物田水稻免耕直播、双季稻快速清茬免耕直播的技术特点。免耕直播稻与翻耕移栽稻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水稻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播种期和播种方式对免耕直播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一季稻田油菜免耕直播的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式、种子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收割后,免耕直播油菜播期尽可能提早,播量以3 000~3 750 g/hm2为宜.随着播期的推迟,包衣种子免耕撒播后进行稻草覆盖的播种方式最佳.示范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中,免耕直播油菜的产值和纯收入均超过翻耕直播和板田移栽的平均水平,且技术简便、省本、高产、高效,可减轻劳力紧张的矛盾,实用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郑贤陆  邓小华  陈晖  李解元 《作物研究》2003,17(3):144-144,146
分析了南方稻田“双季稻-亚麻”新三熟种植模式的特点和效益,总结了双季稻田特别是冬闲稻田免耕直播亚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的湘杂优753为供试品种,分3个播期(晚稻收割前7 d、晚稻收割前3d和晚稻收割后板田撒播)和2种种子处理方式(用烯效唑处理和不用烯效唑处理)对稻田套播油菜的产量及其产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时间和种子处理方式对套播油菜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水稻套种油菜以烯效唑浸种后晚稻收割前3d直播最好。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区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4年在安乡县进行了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示范,结果表明,4个品种产量在1.80~2.86 t/hm2之间,比翻耕直播和板田移栽分别增产35.6%和46.9%,产值增加35.5%和47.0%,纯收入增长258.1%和158.1%.  相似文献   

9.
一季晚稻起垄免耕直播技术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过3年的研究探索。总结出了一季晚稻起垄免耕直播技术的特点及配套操作技术,分析了一季晚稻采用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种植效益,认为一季晚稻采用起垄免耕直播技术操作简便,省工省力,高产高效,切实可行,应用前景广阔,同时探讨了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晚稻收割后的稻田中免耕撒播油菜,研究了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田撒播油菜出苗率在90%左右,其中80%左右的苗可成为有效植株,株高和总叶数分别为耕栽的70%和65%左右,冬前叶面积系数平均比耕栽大1.60。板田撒播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多,每株角粒数和有效分枝数少,产量1200kg/hm2左右。播期和播种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板田撒播油菜播种迟,成熟早,产量虽比移栽油菜低,但经济效益是移栽油菜的3~4倍。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免耕直播是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之一,它省工省力效果明显,深受农民欢迎。但免耕直播稻田杂草残存量、发生量大,危害相对较重,杂草防除是免耕直播栽培成败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自1994年以来,作者通过田间调查和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免耕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化学除草技术。(-)免耕直任田荣革发生特点1.多年生杂草危害严重免耕直播田中,双穗雀稗、游草、水三棱、空心莲子草等多年生恶性杂草数量较大,这些杂草根茎和地下部分发达,生长势强,生长量大,当前的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效果均不十分理想,危害较重。2.前茬作物残留条…  相似文献   

12.
在晚稻收割后的稻田中免耕撒播油菜,研究了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渔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田撒播油菜出苗率在90%左右,其中80%左右的苗可成为有效植株,株高和总叶数分别为耕栽的70%和65%左右,冬前叶面积系数平均比耕栽大1.60,板田撒播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多,每株角粒数和有效分枝数少,产量1200kg/hm^2左右,播期和播种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板田撒播油菜播种迟,成熟早  相似文献   

13.
水稻-油菜复种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任泽民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4,18(3):183-184
水稻、油菜是湖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种植方式是以翻耕土壤、育苗移栽为主,导致其生产的肥料用量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近年开展的有关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稻田免耕栽培技术和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等研究与应用,稻田生产效益得到提高.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是免耕技术与直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增效的特点.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免耕直播水稻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地区开展免耕直播杂草防除技术的试验和示范。2005年筛选出免耕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最佳除草剂组合HC2(41%农达AS、38%苄·二氯WP、10%千金EC);2006年HC2在浙江和湖北的超级稻免耕直播田示范,结果表明,对国稻1号田杂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和陌上菜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重防效达到优级水平(≥90%),对国稻6号田杂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和陌上菜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重防效达到极优水平(≥95%)。HC2对国稻1号和国稻6号的生长无不利影响,获得了较高产量。国稻1号在浙江海宁达到9510kg/hm^2,国稻6号实收产量达到6780kg/hm^2。  相似文献   

15.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密度与播种期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完善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探讨其在本地的最适播种期和最佳密度,2002~2003年度在安乡进行了播期和密度试验。通过分析播期、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认为稻田油菜免耕直播在9月底到10月份均可播种,都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且播期越早,产量越高;播种密度以每公顷36万~45万株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双季晚稻冷浸田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孟旭 《杂交水稻》2001,16(5):46-47
冷浸田免耕抛秧3a栽培表明,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具有降低成本,节约用水,提高劳动生产率,早生快发,有效穗多,增产增收等优势,对双季晚稻冷浸田免耕抛秧采用的高产栽培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唐三定 《中国稻米》2007,13(2):53-54
分析了杂交晚稻免耕抛栽田水稻产量较翻耕田低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提高杂交晚稻免耕抛栽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传统的栽培方式是旱地播种、覆土栽培。近几年,我们通过多点试验示范,使稻田免耕及稻草全程覆盖种植秋马铃薯新技术获得成功。该技术简便易行、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是一项实用的轻型栽培技术,达到了高产、优质、低耗、无污染、加速资源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显示了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稻田耕作制度改革,发展高效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主要栽培技术1.1选择稻田,分厢整地选择水源较好、排灌方便的中稻田或一季晚稻田,尤以沙性较强的稻田最好。水源较好的地方在水稻散籽时即可晒田,疏通围沟,争取季节。中稻…  相似文献   

19.
免耕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直播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为探明免耕直播稻的生长规律和免耕直播的环境效应,研究了稻田免耕直播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免耕后,土壤容重降低和孔隙性得到改善,土壤养分在土壤表层富集.与翻耕直播相比,免耕直播稻分蘖能力较弱,但无效分蘖较少,成穗率高.直播条件下,免耕更有利于叶面积的扩展.除齐穗期外,其它生育时期免耕稻的根系活力强,平均比翻耕提高4.45%.在最高分蘖期,免耕直播稻的根冠比和单蔸根干重高于翻耕直播稻.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及在茎、叶和穗中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免耕直播稻的实际产量为8.6 t/hm2,比翻耕直播稻增产5.8%.另外,免耕直播稻的收获指数比翻耕直播稻高,增幅为13.3%,但未达到5%的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不同油菜秸秆还田量对免耕直播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浙江嘉兴开展了油菜秸秆还田免耕直播晚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免耕直播单季晚稻上,油菜秸秆还田量1 800,3 600,5 400,7 200 kg/hm2,产量分别为9 100,9 275,9 375,9 325 kg/hm2,比对照增加1.1%,3.1%,4.2%和3.6%。单季晚稻成秧率随着油菜秸秆还田量的增加会小幅下降,而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比对照增加,有效穗数也有所下降。免耕直播单季晚稻上适宜的油菜秸秆还田量为5 400 kg/hm2,即3/4的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