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是油茶,油茶果壳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会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果壳里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在工业上,提取木质素,主要用于树脂、橡胶,可以做造纸的原料;在医学上,提取多糖,多糖具有抗氧化的能力,提取鞣质类化合物,鞣质类化合物有止血、止痛的功效;在农业上,制备生物炭,帮助植物生长,能够降解做肥料。同时,对油茶果壳可行途径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采用微波浸提的方法对油茶果壳中皂苷进行提取分离,并对其提取工艺采取响应面法优化,以期获得较高提取率。以提取时间(min)、乙醇浓度(%)、微波功率(W)为3个参数为自变量,以油茶皂苷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探究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微波功率等因素对油茶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定料液比为1:8(g/m L),提取时间为8 min,乙醇浓度为55%,微波功率为600 W,验证实验油茶皂苷的提取率为5.68%。优化油茶皂苷提取的工艺条件,对其工业生产及油茶果壳的综合利用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藕节中鞣质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方面对藕节中鞣质类物质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藕节中鞣质的溶剂快速萃取方法。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0、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 h的条件下,藕节中鞣质的得率平均可达1.294 8%,最高得率可达1.390 4%。该工艺操作简单方便,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为藕节中鞣质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械破壳后油茶果果壳破开不规则而导致果壳和茶籽难以分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锥形针的油茶果裂瓣破壳方法:锥形针插入油茶果壳的顶部,油茶果壳沿生物裂瓣裂开,形成裂口,裂口逐渐增大(裂口长度达到5 mm以上视为破开),随后锥形针上移回位,完成油茶果的破壳。对比分析油茶果破壳穿刺预试验结果,选取锥形针锥角角度(30°、45°、60°)、锥形针插入果壳的深度(5、8、11 mm)和采摘后存放时间(2、5、8 d)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油茶果的破壳力和裂口长度,结果随着锥形针锥角角度和插入深度的增大,油茶果破壳力和裂口长度也随之增大;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破壳力减小,裂口长度增大。以油茶果裂口长度和破壳力为评价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锥形针锥角角度为60°、锥形针插入果壳深度为11 mm、存放时间为8 d时,油茶果裂口长度平均为5.4 mm,破壳力平均为83.8 N。  相似文献   

5.
利用油茶果壳与沸石、聚丙烯酰胺(PAM)配制改良材料,采用模拟土培实验研究其不同配方对红壤有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果壳改良材料大幅度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同一油茶果壳改良材料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也相应的增加。不同油茶果壳改良材料均能显著增加了Fe-P、O-P、Ca-P的含量,但不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油茶果壳释放的部分有效磷被土壤吸附固定,但固定量是有限的。同一添加量不同油茶果壳改良材料土壤有效磷含量呈现显著差异,表明对油茶果壳进行配方改良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油茶果壳改良材料添加量20 g/kg,油茶果壳∶沸石∶PAM为9∶1∶0.2和9∶1∶0.2时在不同的处理时间内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有效磷含量分别为0.90 mg/kg、0.98 mg/kg,是对照的5.6倍与6.1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与同一添加量的其它处理相比,前者同时具有较低的Al-P、O-P含量,后者则具有较低的Ca-P含量。  相似文献   

6.
黄眯  陈凯  雷小林  孙颖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108-112
以花生、大豆为试验对象,研究油茶叶、油茶果壳水浸提液对花生、大豆种子萌发及生长是否具化感作用,从而在植物化感作用方面为油茶林地套种作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大豆和花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油茶叶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高于油茶果壳水浸提液。油茶果壳对花生的生长指标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01 g/mL时花生的胚根长、下胚轴长、鲜质量值最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整体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本试验仅从大豆、花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来判断油茶树体器官水浸提液对花生、大豆是否有化感作用,具体的化感成分还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了以油茶果壳为原料酸水解法制备木糖试验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包括固液比、酸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结果表明,稀酸预处理过程中各因素对油茶果壳木糖提取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固液比>温度>稀酸浓度.得到稀硫酸预处理油茶果壳制备木糖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9.13,硫酸溶液浓度3.00%,水解温...  相似文献   

8.
山东野生鞣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鞣类植物亦称单宁植物,是指植物体内某些部位含鞣质较多,可浸提栲胶的植物.鞣质,亦称单宁,是植物新陈代谢的产物,一般存在于植物的根皮、树皮、木材、叶、果实和总苞等内,是一类结构不同的多元酚衍生物,能溶解于水、酒精、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中而成胶体溶液,而不溶于氯仿、苯、二硫化碳、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味苦涩而具收敛性,能使皮革变得柔软,所以广泛应用鞣革工业,生皮经过鞣质加工便成为美丽耐用的皮革,以此制造皮衣、皮鞋、皮包和皮箱等,颇受人们的欢迎.又因其具有不易褪色的特性,燃料工业和制墨水时都要用它;在石油工业上也用它做矿井泥沙的分散剂;还因其具有收敛作用,外用药水中也常含有它,此外,还可以做媒染剂等.为此,我们研究了山东省野生鞣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采收时间,含鞣质部位,含量及其生态分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领域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改造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油茶不仅具有十分高的食用价值,而且在农业、工业等领域也得以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化妆品中、医药行业等可以滋养皮肤、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在市场上也增加了对茶油的需求量。为了有效提高我国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就要对油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经营,积极引用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油茶以往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油茶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出适合在霍山县油茶林中间种的植物,特开展了间作对油茶幼林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植物类型的不同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造林成活率,其中间作花生可以显著提高油茶幼苗的成活率;各种间作处理均可对油茶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效益以间作黄菊、辣椒的处理较好,每年的净收益在2.4万元/hm~2以上。由此可知,在霍山县油茶林中,可以适当地间种辣椒、黄菊等,以弥补油茶造林后前几年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