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近30年宝鸡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安全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宝鸡市近30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法对宝鸡市城市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对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城市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城市生态环境变好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宝鸡市生态环境仍处于不安全状态、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良化城市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修正A值法估算宝鸡市大气环境容量,为宝鸡市大气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以箱模型为基本模型,利用陕西省气象台整编的1961-2008年气象资料,推导出的宏观总量控制修正A值法,宝鸡各市县A值小于国标A值。在新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下,咸阳市SO2、NOx、PM10环境容量分别为15.28×104t/a、8.76×104t/a和14.41×104t/a。为了保证各分区的环境质量,中架点源排放量与低源排放量之和应小于各分区容量,结果表明应加强对各区县中架点源与低架源的NOx控制,重点控制水泥行业和机动车的NOx排放。从整个宝鸡市的总体污染物排放来看,SO2还有剩余容量10.177×104t/a,NOx还有剩余容量1.694×104t/a。  相似文献   

3.
基于RS和GIS的延安市环境质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S和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延安市1997年、2004年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将环境质量分为5级。结果表明:1997-2004年延安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北部地区环境综合指数增长率高于南部地区。综合分析延安市土地利用数据表明,环境质量与土地利用状况密切相关,气象条件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退耕还林工程对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吉林西部环境质量空间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吉林省西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环境质量空间总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深入研究和实践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遇到的隶属度的空间化、权向量的确定等具体问题.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环境质量总体处在中、差等级水平,空间上呈东西分布,环境恶化趋势从西南部逐渐向北部和东部蔓延.  相似文献   

5.
宝鸡城市工业三废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宝鸡市 1 980~ 2 0 0 1年的统计资料 ,得出近年来 ,宝鸡市工业废气排放量直线增加 ;工业废水排放量虽然减少 ,但排放达标率低 ,大部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及综合利用率都很低 ,这些都制约着宝鸡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工业污染的原因很多 ,其中工业布局不合理和工艺水平较低是工业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与该市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和缺乏严格的环境管理有关 ,也与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不足和过多考虑了当前经济效益有关。宝鸡市工业三废污染的治理对策主要有 :加强三废处理设施的建设 ;加大废气处理的力度 ;提高废水排放达标率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加强工业三废处理的立法工作 ,严格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6.
宝鸡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按照2003-05-01最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陕西省宝鸡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类型划分和评价,认为宝鸡市已形成了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秀丽奇特的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以优良级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体系。但地域发展不平衡,旅游体系不健全是阻碍宝鸡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宝鸡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采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等方法对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大气、地表水、噪声环境质量进行了客观评价。其次,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环境变化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若干建议。虽然中国西部部分河谷型城市的环境质量近年来大有改善,但总体上仍然较差。其中,TSP污染十分突出,部分城市的酸雨也日益严重,各主要河流的污染没有明显改善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统筹安排宝鸡市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合宝鸡市12区、县水资源的现状,应用洛伦兹曲线的基本原理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对2009年宝鸡市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布局等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宝鸡市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人口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527、0.4501、0.5472,可以认为宝鸡市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较好,而与GDP和人口分布匹配却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基于向专家征询及游客的调查问卷,运用VisualFoxPro3.0建立数据库对调查问卷作统计分析,结合问卷内容构建都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关中地区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实证性比较评价。研究表明,关中地区都市旅游环境现状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三城市共存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资源互补性、气候舒适度、安全保障设施、服务效率和游客容量合理性诸方面还有待提高和改进;西安市的旅游景观与基础设施较咸阳、宝鸡两市有相对优势,后两者在社会服务的多项指标较西安市得分偏高;环境适宜性方面各有千秋,西安市城市风貌观赏性独领风骚,但在景区绿化、卫生状况及空气质量等多数指标较咸阳、宝鸡略为逊色。鉴于上述,指出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存在的个性问题及其改进提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度量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的帐户工具,运用该方法对宝鸡市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市人均生态足迹1.8887 hm2,生态承载力0.4627 hm2,生态赤字1.426 hm2;此外,对宝鸡市1995~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反映出10年来宝鸡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提出了缓解宝鸡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计算了宝鸡市55年来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与陕西省关中地区、陕西省其它城市以及全国几个重点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宝鸡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关中地区基本一致;人口城市化水平全省排名第四位;与全国重点城市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进一步分析宝鸡城市化水平与GDP之间的关系及增长趋势,得出二者的相关关系。在分析宝鸡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上给出宝鸡市良性发展城市化的提升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环境空气质量动态变化规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模糊数学法以保定市为例,对2002年至2007年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通过计算权重系数和隶属度对环境空气按照年度、季节、采暖期非采暖期分别计算。评价结果表明:保定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现逐年好转,SO2、PM10依然是保定市空气质量的制约因子,且NO2的权重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3.
关中平原小麦产量对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关中地区宝鸡、西安、渭南与咸阳 4地 (市 )的 1 949~ 1 999年的逐年小麦单产记录序列以及 4地 (市 )的气象观测站点自建站以来至 2 0 0 0年近 5 0年的气象记录序列 ,对关中地区小麦产量与年均温、年降水作相关分析 ;探讨了关中地区小麦单产对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评价模型。结果发现 :关中平原气候具有暖干化趋势 ;随着气温变暖 ,小麦产量增加幅度减小 ;小麦产量对降水波动的响应比对气温波动的响应显著。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下宝鸡地区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54 a来宝鸡市气温在波动中呈现出上升趋势,气温升高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20世纪90年代气温变率最大,80年代最小。从季节分配来看,四季气温均有升高,但以春季增温最为明显。冬季气温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较大变化,此后一直持续在0.7℃左右;降水量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多雨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80年代,少雨期主要集中在70和90年代。降水变率在2000年后最大,20世纪70年代最小。从季节分配来看,夏季、春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则呈现增加的趋势。秋季降水变率最大。这对于以夏、秋季降雨为主的宝鸡市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降水量、气温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年总降水量与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季、夏季、秋季降水量与气温均呈负相关。冬季降水量与气温呈正相关。二者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线性相关,且通过了a=0.05显著性水平检验;近期宝鸡有向暖干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宝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宝鸡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入手 ,系统分析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以期对宝鸡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60a陕西关中城市群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与大气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60a能见度观测资料,分析了陕西关中城市群能见度月平均、季平均变化特征,并通过讨论能见度与污染指数的关系,间接分析了关中地区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关中地区能见度存在明显的月、季变化,能见度与空气污染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1980年后,关中西部能见度呈逐年变好的趋势,关中东部能见度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