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久治县畜间布病防治工作始于60年代中期,经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1988年共免疫家畜335万多头次,平均阳性率,牛下降3.78个百分点,羊下降3.18个百分点。经1986年绵羊布病免疫效果考核,检查幼羊7 871只,检出阳性33只,可疑12只,平均感染率为0.57%,对251例流产胎羔布氏菌分离均为阴性,达  相似文献   

2.
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的东北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有1个区、2个镇、9个乡,47个生产大队和167个生产队。截止1983年底,有各类牲畜577,318头(只、匹、峰),其中有羊524,399只。乌兰县家畜布病的防治工作,从七十年代初(即1971年),开始应用布氏菌M_5号菌苗对羊群开展以气雾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来。1973年我县铜普公社为《M_5号菌苗在大面积应用后对控制羊布病的效果观察》试点,并兼管全县的羊群气雾免疫工作。到1976年的四年间共免疫羊150多万只次,免疫密度在90%以上,并对连续免疫2—  相似文献   

3.
三角城种羊场自1986年开始进行种公羊和幼年羊的布病检疫工作,到1990年共检疫羊24254只,检出阳性385只,阳性率为1.59%;淘汰病羊337只,淘汰率为93.09%;因布病引起的流产下降0.83%,下降率为29.87%,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布病防制情况该场羊布病防制大体经历了检疫、免疫、检疫淘汰三个阶段。1958—1965年为全面普查,共检疫各类羊112754只,检出阳性24894只,阳性率为22.08%。期内病羊单独组群,划区放牧,健康羊施行19号菌苗预防注射。后因“十年动乱”的干扰,免疫  相似文献   

4.
截止1986年,甘德县共免疫绵羊1661984只。通过连续多年的免疫,绵羊布防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1987年7月—1988年3月底,根据《布病疫区(以县  相似文献   

5.
1981年,在乐都县开展了布病防治工作,用淘汰病畜和菌苗免疫等手段,试图找出适合农区的布病防治措施。由省畜牧兽医总站,乐都县畜牧兽医站和公社兽医人员二十人组成工作组,按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防治布氏杆菌病的暂行办法》和我省八一年《对今后防治布病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对八个公社,两个牧场的牛、羊、猪进行了布病抽检、普检工作。并以药草台地区为重点,进行了布病的防治工作。乐都县全县现有各类家畜289,245头,其中牛25,578头(牦牛15,200头),羊175,613只,猪61,233头。从八个公社、两个牧场共抽检、普检绵山羊6.762只(其中绵羊4,661只,山羊2,161只),检出阳性252只,阳性率为3.73%,可疑564只,疑性率为  相似文献   

6.
三场一县种羊布病感染严重。两年共检疫各类种羊25603只,阳性率为4.86%,成年羊、母羊、公羊和幼年羊的阳性率分别为6.95%、6.30%、3.07%和1.47%。在布病流行区施行菌苗免疫只能保护健畜不受感染,但不能根除传染源和制止病毒排放病原茵。检疫扑杀病畜是净化布病的最佳方案。从现在起,各地(特别是绵羊改良地区)应重视种羊和引进羊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7.
久治县绵羊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防制效果考核工作,自1985年12月开始,至1986年7月20日结束,在康赛、索乎日麻、哇赛三乡共检疫5—7月龄羔羊7871只,检出阳性33只,可疑12只,平均感染率为  相似文献   

8.
乌兰县是我省绵羊改良和育种工作的重点县,现有引进种公羊和自育公羊800只,做好种公羊的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检疫工作,清除布病可能的传染源,对于巩固已取得控制羊布病的县来讲尤为重要。乌兰县是从1971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布氏菌M_5号菌苗对羊群不经检疫而直接进行气雾免疫法接种的,已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尽快控制畜间布病发生,从1991年开展了“三市”畜间布病联防。并与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去年联防采用S_2苗免疫羊546329只,检疫家畜21601只(头),检出阳性家畜47只(头),阳性率为0.22%。今  相似文献   

10.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危害很大。关于牛、羊、猪及骆驼的布病感染情况报道较多,而关于鸡的布病报道极少。1986年8月,我们在青海省互助县防治家畜布病的同时,对该县威远镇的八家养鸡户的98只鸡作了布病感染率的调查,同时对103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镇原县布病流行有明显回升趋势,畜间和人间布病新发病例逐年增加,已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安全发展.2015年底甘肃省庆阳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确定镇原县从2016年元月开始,实施羊布病区域免疫试点工作,至4月底,试点免疫接种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全县共免疫接种羊只19.3万只,现已进入抗体效价检测评估阶段.现就镇原县羊布病免疫接种工作试点做法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我州曾广泛流行,对人、畜危害较大,自50年代开始,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了以畜间基础免疫为主,免检结合,人间普种、普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992年全州牛羊布病率先达到“控制区”标准,1998年人间布病达到“控制区”标准。达标后各地在加强部分地区畜间免疫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检疫、淘汰、治疗和疫情监测等综防工作。1布病疫情回顾自5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羊布病感染情况调查,到50年代末共抽检羊168826只,平均阳性率达24.49%。1980年到1984年全州共抽检未经免疫…  相似文献   

13.
羊布病免疫是遏制布病反弹势头最有效的措施,免疫操作流程复杂,技术规范精细,人员防护周密。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要求,“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畜、不漏一针”,彻底做好我县羊布病集中免疫工作。为了规范操作技术,对我县羊布病免疫工作做进一步技术指导,从布病免疫范围和对象、布病免疫工作准备、布病免疫操作技术、布病免疫结束撤离工作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能使各位防疫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引用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1971年起,贵南县连续应用布氏杆菌羊型五号弱毒苗进行免疫以来,绵羊布病的感染率和流产率都有显著下降。但羊在每年产羔季节仍有不同程度的流产。为了查清流产是否因布氏杆菌引起,我们于1984年三月二十日至六月十月,依照《布病疫区(以县为单位)控制标准和考核方法暂行规定》的检菌规定(在控制区,羊流产物等材料检菌出菌率不超过0.5%),对212例绵羊流产胎儿进行了布氏杆菌分离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果洛州家畜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制工作自1959年开始,先后经历了检疫、免疫和免疫效果考核验收三个阶段。据1960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牛的阳性率为14.2%—25.1%,牛的检出率最高达58%,羊的阳性率为7.22%—16.6%,山羊的阳性率为5.8%,马和猪都有感染;1959年牛羊流  相似文献   

16.
2001年2月15日阿拉善左旗洪苏木鄂嘎查郭某某来称,他家饲养的羊发生了急性病,请求速去诊治,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2001年2月15日阿拉善左旗洪苏木鄂嘎查郭某某按往常一样将羊赶出圈自由采食在本草场上,但下午4时左右前去查看羊只时发生了一种疾病。该牧户共饲养羊83只(其中绵羊21只),发病21只(其中绵羊3只),发病率25.3%,死亡9只(其中绵羊1只),死亡率42.9%,治疗20只,治愈13只(其中绵羊2只),治愈率达65%。  相似文献   

17.
同德县羊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免疫效果,经过考核后,已于1985年达到“控制区”标准。目前,牛布病的免疫尚在进行。1986年7月,我们在巴滩地区进行了狗布病的感染率调查,现简述如下: 一、材料与检疫 (一)被检动物:被检的58只狗,系牧羊犬和家养犬,年龄为2月—5岁。其中藏狗35只,狼狗和狼杂7只,哈巴狗和哈  相似文献   

18.
湖东种羊场种羊布病经过连续5年检疫淘汰,获得了显著的效果。种羊布病阳性率由1986年的9.15%(241/2635)下降到1990年的0.19%(8/4317),下降8.96个百分点,保证了种羊出场的纯净率。证明检疫、淘汰病羊是控制和净化畜间布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杆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是人、畜共患的地方性传染病。我县人畜布病的防治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在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通过检疫、免疫、治疗、淘汰等综合防治措施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1 人畜布病防治前感染情况1983年— 1984年开展了一次全县性的牛、羊布病普查工作 ,普查结果详见表 1。表 1   1983— 1984年牛、羊布病血清学   (试管凝集反应 )调查结果单位 :头·只、% 年度牛抽查数阳性阳性率可凝可凝率羊抽查数阳性阳性率可凝可凝率838833 5 2—— 1995 35 1 75 85 4 2 08415 342 6 1…  相似文献   

20.
应用布病羊型五号菌苗气雾免疫,牲畜是否需要在气雾室内停留或者停留多长时间,才能获得最理想的免疫效果?据了解,目前我省各地采取的停留时间不一,阳转率亦有差异。因此,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绵羊25只,分成五组,每组5只。采取血清经布病检查为阴性反应。 2.菌检用胰蛋白培养基平皿。 3.布病羊型五号菌苗(青海生物药品厂产品>。批号8146—2。制造日期81年4月,92头份气雾。剂量为每只羊50亿活菌。细菌检查和效力试验分别按试验羊25只计算总需要菌苗量。稀释液用生理盐水。稀释量为75毫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