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东台市棉田玉米螟重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市地处苏北沿海地区,常年种植棉花3.5万公顷左右,玉米2.5万公顷左右。玉米螟是东台市玉米和棉花上的主要害虫。1984年以前,其主要在玉米田为害,棉田虫卵量很少,为害较轻;自1985年开始,棉田玉米螟发生量急剧上升,尤其棉田3代玉米螟发生量大、为...  相似文献   

2.
40%扫残净防治棉田玉米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40%扫残净乳油对棉田玉米螟的防效,2001年作者在盐城市进行了扫残净乳油防治三代稀田玉米螟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别在棉田玉米螟卵高峰和卵孵高峰期各用一次40%扫残净乳油,即可使玉米螟的虫口数量和为害数量均下降90%左右。  相似文献   

3.
35%螟铃净乳油防治棉田玉米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汝芹  吴春 《江西棉花》2001,23(4):21-2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5%螟铃净乳油对棉田玉米螟具有较好的控害减灾效果,分别在棉田玉米螟卵高峰和卵孵高峰期各用药一次,即能使玉米螟的虫口数量和为害数量均下降90%左右,使用50%螟铃净乳油防治棉田玉米螟的推荐剂量以每公顷900ml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4.
东台市地处黄海之滨,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全市常年种植棉花3万多公顷。80年代中期以来玉米螟成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一般年份玉米螟为害损失在10%~20%,重发年份损失30%以上,1988年以来,对棉田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5.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玉米螟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规棉田比较,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推广种植,有效抑制了棉田玉米螟。使玉米螟的残虫量和被害率下降了80%以上;棉田捕食性天敌总量增加了25.63%-47.50%;有利于与多种作物间套作;省工节本可增加1476.93元/hm^2。增幅达30%左右、间套复种还可以增加产值15%以上。  相似文献   

6.
南通地区是全国重点棉区之一。近年玉米螟上升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为探明不同地区、不同耕作制度、不同作物布局棉田玉米螟危害轻重的因素,在多年以棉花玉米为饲料喂养玉米螟幼虫的基础上。于1982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棉田种植制度的改革,棉田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产生了一定影响。一、麦套棉田主要害虫增长动态1.第一代小地老虎、玉米螟发蛾量高于  相似文献   

8.
棉田玉米螟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春玉米面积减少,棉田面积较多,一代玉米螟已成为棉花苗期的一种重要钻蛀性害虫。我们于1982~1986年对该虫在棉田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虫棉棉田害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1997-1999年3年对转基因抗虫棉的观察研究分析,认为转基因抗虫棉对鳞翅目害虫棉铃虫、玉米螟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但随着棉田用药次数减少,棉盲蝽、红蜘蛛等剌吸式口器害虫的发生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棉田面积的扩大,春播玉米面积的减少,玉米螟对棉花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当前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玉米螟是一种钻蛀性害虫,防治比较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农作物布局的改变,种植方式的多样化,玉米螟危害棉花的现象较为严重。为了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1983~1984年我们以应用研究为主,对棉田玉米  相似文献   

12.
我县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其中蜘蛛类约占80%;瓢虫占10%;草蛉占3%;其他占7%。这些天敌对棉蚜、棉铃虫及玉米螟等害虫有一定抑制作用。我站从1980~1984年对棉田主要捕食性优势种天敌进行了系统调查。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棉田玉米螟灯下行为及双波灯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991~1995年对亚洲玉米螟在双波诱虫灯下行为观察和资料统计,明确了除自然照度、风、雨等自然因素外,灯下玉米螟蛾量随田间害虫发生量的加大而增加,可以反映田间发生程度,并且光源越强,虫量越多。所诱成虫的雌雄性比除1代外均大于1,卵巢级别在1~3级的雌蛾占60.10%,对田间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还通过对光源不同距离的田间系统调查发现,使用双波诱虫灯可使棉田玉米螟的落卵量降低,为害减轻。另外,对双波灯在棉田玉米螟测报和防治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防治棉田玉米螟不能只靠化学农药,要保护天敌从综防角度入手。1、越冬期防治。玉米螟主要在秸秆内越冬,我县常年种植玉米23万多亩,据县植保站调查,百株有活虫43.4头,如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食性很杂,能为害玉米、棉花等多种作物,但在田间玉米、棉花并存时趋食玉米。因此,玉米、棉花的分布面积,发育阶段,品种特征及生长状况的改变都会引起其种群数量的变动。生态环境对棉田玉米螟种群数量的影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黄河流域棉田生产上种植的均为抗虫棉,在对目标害虫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同时,非目标害虫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为棉铃虫、玉米螟、小造桥虫等目标害虫发生数量减少,为害程度降低,造成了生态位空缺,棉盲蝽、棉蚜、烟粉虱等非目标害虫的发生数量明显上升。在沧州棉田,盲蝽已上升为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且连年暴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春玉米面积不断压缩,一代玉米螟在棉田的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1984年调查,一般棉株被害率10%左右,重者可达30%。玉米螟幼虫钻蛀棉茎后,防治困难。加之发生危害正值入夏农忙季节,常因用药失时而受害。为了摸索对钻蛀后幼虫的防治方法,我们根据甲胺  相似文献   

18.
20%灭多威混剂对棉玉米螟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利用20%灭多威与40%久效磷和50%甲基1605乳油的不同配比混配,并于棉田3代玉米螟卵孵高峰期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筛选出的混配剂A1对玉米螟具有90%左右的治虫和保铃效果,且药效稳定;经对A1配方进行室毒力测定,证明该剂的共毒素数为140.15,有明显的增效作用;30hm^2的面上示范结果又有力地验证了上述室内外试验的有关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于千挂 《江西棉花》2006,28(3):41-41
1 正确认识抗虫棉的抗虫要点抗虫棉不是无虫棉,目前种植的抗虫棉只抗鳞翅目类中的棉铃虫和玉米螟等害虫,而不抗棉蚜、红蜘蛛、蓟马、盲蝽象、叶蝉等,这些在常规棉田不需专门防治的害虫,在抗虫棉田内往往需要专门防治,并成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20.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研究吉荣治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以下略称为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块寄生性强,也比较容易大量繁殖,因此可用于生物防治玉米螟(平井,1990,1993)。以确立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为目标,1990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