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数控养蜂法”使我破镜重圆黑龙江省虎林县小木河乡张振方我家住在蜜源丰富的山区,有优越的养蜂条件。我初中毕业后,在1971年被公社送到牡丹江农科所学习养蜂。踉养蜂专家实习二年后,回乡后当了生产队蜂场的养蜂员。我养蜂也曾高产过,然而产量很不稳,常有欠收年...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校长,业余养蜂30年。2000年退休后,养蜂兴趣仍然不减,我只养3~6群蜂,不仅经济上有补贴,还陶冶了情操。我从1986年开始订阅《中国养蜂》,退休后,我又重读这20年的《中国养蜂》,把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剪贴做为老师,用来指导我在养蜂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发展养蜂生产的一种新的尝试安徽省土产进出口公司(230022)陈振起自1990年开始,我国蜂群数呈下降趋势,养蜂户大量减少,许多有养蜂经验善于管理的老养蜂户改行,新养蜂户绝大多数缺乏经验,承受风险能力小,养蜂生产者平均素质大大下降。蜂蜜生产1990年...  相似文献   

4.
养蜂使我走上致富之道我是一名林业工人,工资很低,自愁没有出路。在养蜂户肖师傅家,谈起他养蜂60箱,1989年获利一万元之多,他让我看到了《蜜蜂杂志》。我想学养蜂,于1988年订了《蜜蜂杂志》。我1989年春开始养蜂,在当地养蜂户肖师傅和文师傅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5.
谭家正 《中国蜂业》2009,60(2):28-28
一、蜜蜂授粉工作的兴起与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报刊上看到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研结果,全世界10种人健康长寿,第一种人就是养蜂者,当时就下决心投入养蜂实践。开始接触养蜂书刊和请教老一辈养蜂者。1991年潍坊市寒亭区史志办公室与区档案局合并。我离休后,就开始养蜂,1992年起,从1箱蜂发展到5箱、8箱、13箱,到现在到达80多箱,从定地养蜂到小转地养蜂,  相似文献   

6.
王桂华蜂王浆高产经验本刊通讯员黄坚浙江省嵊县三界镇鸽鸡山村养蜂专业户王桂华,近年来用科学方法养蜂,创造了历史上罕见的蜂王浆高产。1993年养蜂89群,年群均产王浆5.5千克。1994年养蜂98群,全年收王浆598千克,年均群产6.1千克。今年养蜂11...  相似文献   

7.
养蜂生涯四个载潜心钻研获殊荣他,名叫廖大昆,今年67岁,湖北省枝城市水利局退休干部,中国养蜂学会会员,湖北省养蜂协会第三届理事会顾问。他从事养蜂技术研究四十余载,连创出色成绩。廖大昆从1%1年开始养蜂,从此便与养蜂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56年起在宜...  相似文献   

8.
学习“数控养蜂法”必须结合实际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全面介绍全国各地养蜂经验,本人受益匪浅,尤其是杨多福师傅的“数控养蜂法”学习后,使我养蜂的效益提高了一大步,超过了我地养蜂几十年的老师傅。“数控养蜂法”冲破了“传统养蜂法”的束缚,对每位养蜂员来说...  相似文献   

9.
《中国养蜂》杂志四十年的历程1956年经农业部批准,将原北京市李林园蜂场创办的《中国养蜂杂志》由中国农科院接管,在中国农科院成立养蜂室,编辑出版《中国养蜂》,编辑部由黄文诚和王吉彪两位同志负责。从1956年开始,每年出版12期。1958年正式成立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续上期)中国养蜂学会成立于1979年7月。时隔5年之后,计划1984年10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1984年年初,黑龙江省养蜂学会决定让虎林县准备一套反映全县养蜂生产发展和生产管理的图片,代表黑龙江省养蜂学会参加中国养蜂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时要举办的展览。这是代表黑龙江省养蜂学会去北京参加展览,可不能马马虎虎的对付,  相似文献   

11.
杨灯云是武汉市蔡甸区玉贤镇农力村农民,从事农业30多年,收益甚微。1987年秋,他开始走养蜂致富之路。杨灯云养蜂5年后,4口之家终于摆脱了困境,养蜂成了他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杨师傅一再向笔者表明:他养蜂脱贫致富奔小康,特别要感谢《蜜蜂杂志》的帮助,是《蜜蜂杂志》使养蜂一窍不通的他,成为养蜂能人。17年来,他不仅把每年订阅的《蜜蜂杂志》十分珍惜地保存起来,以便随时查阅,还经常把《蜜蜂杂志》……  相似文献   

12.
“数控养蜂法”题选黑龙江省虎林县新政乡新林村(158415)杨多福养蜂的人很多,但真正懂得养蜂技术的人则很少,养蜂的收入全靠碰运气。很多蜂友虽然是个老养蜂者,养了几十年蜂,却未真正弄懂养蜂原理,还以为自己已经精通养蜂了。在欠收时,找不出失败的原因,而...  相似文献   

13.
湖北优秀蜂农──郑玮的事迹点滴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星星村养蜂专业户郑纬,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认准了养蜂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凭着他在集体养蜂场的经验和从报刊杂志中学到的科学养蜂技术,1983年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养蜂30群,纯收入3千元。1994年养蜂...  相似文献   

14.
坚定了我养蜂的信念我是一个残废军人,老养蜂户,为了走自食其力的道路,选择了养蜂这个力所能及的副业。从1955年开始,30余年来一直是白忙活、瞎折腾,曾产生弃蜂之念。1992年订阅《蜜蜂杂志》后,大大提高了养蜂的信念,杂志介绍了杨多福老师的“数控养蜂法...  相似文献   

15.
学“数控”养蜂,由外行成为养蜂能手1990年《蜜蜂杂志》发表了“数控养蜂法”后引起了我及县科委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及时汇款求购资料。1991年成立了吉木乃县第一家养蜂场。五年来我刻苦学习,大胆实践,反复验证,认为“数控养蜂法”是适合新疆的一种养蜂法...  相似文献   

16.
荆楚养蜂第一家──赵溶养强蜂夺高产的经验介绍湖北省当阳市的养蜂佼佼者,今年40岁的赵溶师傅,出身于养蜂世家。他专业养蜂25年以来,以强群为本,精湛的饲养技术、较高的效益、对徒弟、蜂友真诚的帮助,誉满荆楚大地。1993年他养蜂70群,纯利3万元;199...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养蜂业的关注多集中在蜂群的饲养管理、蜂产品等方面,对于养蜂从业人员的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很少看到有养蜂从业人员“职业病”的相关报道。在实际养蜂生产中,由于养蜂技术操作的特殊性及其独有的转地放蜂的生产方式,使得成年累月从事养蜂工作的人员极易遭受某些疾病的困扰。在风阳当地采访调查发现,养蜂员不同程度腰肌劳损的发生率竟高达100%。1999~2001年,作者对当地养蜂从业人员及外来养蜂员进行了随机走访询问,发现某些疾病在养蜂人群中呈高发态势。现把养蜂员易罹疾患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从1973年开始养蜂,1983年开始订阅《中国养蜂》。十多年阅读《中国养蜂》真是读出了感情,在众多的刊物中我对《中国养蜂》情有独钟,每当捧在手中新的一期《中国养蜂》总是爱不释手,一口气看完一遍后再回过头来对每篇文章细细地读,品味每篇文章中的精华,从...  相似文献   

19.
这样拔蜂螫针较容易我从医近30年,曾是一位业余养蜂爱好者,自1980年后中断养蜂,至1993年又再次养蜂。1994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它教给我许多治病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又灵验,又简短,又经济。这次再养蜂是受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年经中西医治疗效...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数年养蜂中,摸索出了许多养蜂小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养蜂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