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种结构和树种组成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造林林种和树种组成,指出其存在林种选择上经济林面积过小,使退耕农户从退耕地中收益减少;树种单一,纯林面积过大等问题。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多营造混合林。  相似文献   

2.
通过浙江省森林资源动态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进行了全省林种、树种结构分布现状调查、评价及规划,特别是对浙江省名特优经济林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价,完成了全省林种结构的合理调整与配置,并对今后发展目标进行规划。本文为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林业综合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宁市林种、树种结构不够合理,林业开发总体水平不高,林产品综合利用率较低等存在问题,作者提出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即用材林由68.2% 调整为51.5% ,经济林由11.5%提高到15.8% ,生态公益林由19.3% 提高到30.5% ,森林覆盖率由36.07% 提高到39.6% ;加快基地建设;引进人才、吸引外资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实施《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林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林木覆盖率三增长。但目前,我省森林结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一是林种结构不合理:我省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五大林种结构中,用材林、经济林所占比例偏大,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比例偏小;二是树种结构比例失调:我省山区森林多以油松、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林为主,阔叶林和混交林偏少,平原地区杨树比例过大,其他树种偏少。  相似文献   

5.
层次分析法在湘北地区林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湘北地区林种树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后的林种结构为:防护林19.61%,用材林33.08%,经济林38.02%,薪炭林9.27%;树种结构优化后针叶树为34.14%,阔叶树为37.82%。为本类型区湘北低丘岗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依据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根据省份、林种和树种的不同,综合分析经济林结构,同时结合相关年度营造林综合核查调查数据,分析了"十二五"期间经济林发展规模及特点,以期为经济林种植结构的布局与调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用解析分层结构处理方法--层次分析法,对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体系主要林种树种功能优化的效益、结构、林种、树种分别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建设过程中,采用杨、银杏、桤木、枫香、湿地松、杜英等用材树种以混交方式配置为主,适当辅以经济林、竹林、灌木树种在各林种的营建中作为景观、防护的补充,才能充分发挥多功能用材林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8.
沙河集林业总场位于滁州市西北部,地处江淮丘陵,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937-113nm,无霜期209-221天,适合多种经济树种生长。长期以来,为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总场着力开展了经济林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随着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的加强和天保工程的实施,林场可伐资源减少,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发展高效经济林,已成为林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建平县沙棘林大面积死亡成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建平县沙棘人工林发生大面积死亡的成因 ;针对现有沙棘资源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将现有沙棘资源根据立地条件划分为公益林、生态经济林、经济林等林种 ,按不同林种进行分类经营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同时 ,针对沙棘大面积死亡的经验和教训 ,对不同林种的更新改造和经营管理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方向及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为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林资源动态变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1世纪以来3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对我国经济林面积总量、林种结构、品种结构、经济林经营集约化程度等4个方面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树种主产区分布、经济林地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了我国经济林资源“总量变化趋于平稳、结构变化较为频繁、主产区分布基本定型、经营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以2011—2012年大兴安岭的44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常用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大小比、混交度、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为切入点,对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及最优树种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落叶松林、针叶混交林以及针阔混交林的林木水平分布格局均表现为随机分布,而白桦林则为明显的聚集分布;4种林型中树木的生长整体处于中庸状态,落叶松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其他伴生树种则处于不同程度受压状态;落叶松混交程度随着其优势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他伴生树种则具有较高的混交度,整体上天然落叶松林、白桦林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较低,而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的林分平均混交度相对较高;大兴安岭4种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劣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天然落叶松林天然白桦林;天然落叶松林最优的树种组成为8落,其次为7落。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过伐林优化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东北部长白山过伐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20多年的连续监测,使用4~14次的复测数据,探索不同经营方式下天然林的生长动态,从森林蓄积量、林分密度、树种组成、径级结构及q值、大中小径级比例等方面,研究天然林的优化结构及其目标,并得出与优化结构相匹配的经营措施,这对现实长白山云冷杉林的经营有普遍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开展广东省天然林研究的目的是充分掌握不同天然林群落类型的自然分布规律和群落内部的物种结构、种间关系,破解其"自然密码",为师法自然,进行生态公益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论述了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可以提供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天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多样性是物种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群落的本质结构特征。开展天然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对我国天然林保护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天然林不同林分类型及层次结构、不同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林窗和人为干扰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并提出了保护天然林物种多样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A review of the roles of forest canopy gap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reefall gap, canopy opening caused by the death of one or more trees, is the dominant form of disturbance in many forest systems worldwide. Gap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est ecology helping to pre- serve bio- and pedo-diversity, influencing nutrient cycles, and maintain- ing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late-successional forest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numerous reviews have been written describing gap dynamics. Here we synthesiz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n gap dynamics relating to tree regeneration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gap characteristics consid- ered critical to develop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ys- tems and to conserve native biodiversity. Specifically, we addressed the question: how do gaps influence forest structure? From the literature re- viewed, the size of gaps induces important changes in factors such as light intensity, soil humidity and soil biological properties that influence tree species regeneration and differ in gaps of different sizes. Shade- tolerant species can colonize small gaps; shade-intolerant species need large gaps for successful regeneration. Additionally, gap dynamics differ between temperate, boreal, and tropical forests,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climate differences in driving forest regeneration. This review summa- rizes information of use to forest managers who design cutting regimes that mimic natural disturbances and who must consider forest structure, forest climate, and the role of natural disturbance in their designs.  相似文献   

16.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理念是培育接近自然状态的森林,经营目标是恒续不断地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基本方法与措施是单株作业和天然更新,参照对象是类似立地条件上的自然度近可能高的天然林,参照树种是天然林乔木层中的主、次要树种,目标树密度依据现有林分结构和林木生长发育情况而确定,确定目标直径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逐步疏开林冠,补植特殊目标树,将促使人工纯林稳步进入天然更新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建设的尝试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15  
这是一个借鉴日本经验,结合上海实际的小试。选择了上海11个乡土树种,面积为3000m2,经过3年的生长,最大植株高度达4.6m,已经初步展现景观效果,预计10~20年可形成近自然森林。  相似文献   

18.
丽江市低效林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丽江市森林资源丰富,但由于受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森林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效益低等问题.分析丽江市低效林改造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结合丽江市林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低效林改造的改造方式选择以及树种选择原则,以及促进低效林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马鞍山市不同城市森林类型树种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在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人们对人居环境质量特别是对城市自然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  相似文献   

20.
玉环县森林结构调整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环县森林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欠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森林现状及沿海的立地自然条件。从提高山体绿化率,增加森林覆盖率,促使森林结构趋向合理,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着手,吸取以往森林经营的经验教训,着重对调整布局,树种选择,造林模式等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