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近年来,以经济指标为主要因子,从油茶物种中选育出部分油茶优树,这些优树受遗传和环境的综合影响使得茶油产量低。油茶产量的高低主要是植物对光能刊用的强弱和植株本身经济系数的高低。光合,呼吸和蒸腾强度是植物生命活动中最本质的三个生理因子。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为油茶良种选育和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我们于1981年至1982年,对优树进行了光合、呼吸和蒸腾强度等生理性状方面的测定。现综  相似文献   

2.
叶面喷施沼液对油茶春梢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油茶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沼液对油茶春梢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沼液能显著提高油茶当年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当年生叶片蛋白质代谢;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使春梢生长。其中,喷施50%沼液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管理油茶林地施肥,通过设置6个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春梢叶片养分累积、以及叶片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叶片叶绿度值、春梢叶片数、春梢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与春梢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与油茶春梢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的效果依次是M_0M_2M_3M_1M_5M_4,模式4最能促进油茶春梢生长及春梢叶片生长;对油茶春梢梢数和叶片酶活性的效果依次是M_0M_1M_2M_3M_4M_5,模式5能显著促进油茶春梢梢数增加及叶片酶活性的提高;对于油茶春梢叶片养分的效果依次是M_0M_1M_3M_2M_4M_5,模式5对油茶春梢叶片养分的累积起着显著的作用;故在油茶林生产上推荐采用施肥模式M_5。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油茶成花的部位、成花启动的时间,探明油茶成花启动与春梢生长的关系,为成年油茶年生长周期中成花启动机制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为同类型多年生木本植物成花启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树龄12年生的长林53号油茶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解剖学、扫描电镜等试验方法对油茶成花启动、春梢生长过程中春梢和芽的形态学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油茶春梢的顶芽和腋芽均为混合芽,花芽原基形成于春梢顶芽或腋芽的基部。在春梢生长与展叶的同时,花芽原基在顶芽或腋芽中形成并进入萼片分化阶段,萼片分化阶段的花芽原基形态上与叶芽原基没有明显的差异。春梢完成展叶进入平缓生长期时,花芽分化进入花瓣分化阶段,花瓣是花芽区别于叶芽的特异性器官,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春梢基本停止增长和增粗时,花芽完成花瓣分化,进入雌雄蕊分化阶段。油茶春梢生长的快速生长阶段、平缓生长阶段、生长完成阶段分别与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依次对应。[结论]成年油茶花芽原基形成于混合芽基部,春梢萌动即成花启动,春梢生长发育与花芽分化同时进行,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以油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稀土微肥对植物体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光合速率、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稀土微肥可以促进油茶春梢生长和叶面积增加,提高2年生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增强光合速率,延缓3年生叶片的衰老,从而提高油茶的坐果率和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在浙江省富阳县和武义县连续两年的观察试验,认为油茶春梢发生炭疽病原因是由于上年生枝端各器官组织内带有炭疽菌的菌丝延伸所致。4月下旬始现症状,5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春梢发病率虽不高,但林间病春梢的绝对数大。病春梢有较强的产孢能力,所产孢子萌芽率高,是林间炭疽病的主要侵染来源之一。春末修除病春梢(剪口位于上年生枝端以下5厘米处)是综合防治,油茶炭疽病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幼龄油茶的施肥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果满多、上海大颂生物菌肥、希星油茶专用肥、江西绿园油茶有机专用肥、复合肥共5个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对江西奉新县幼龄油茶进行了施肥试验。调查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和叶绿度等指标,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加不同类型的肥料与油茶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施肥对于油茶的株高、春梢长、春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油茶冠幅和地径与施肥无显著关系;在对油茶株高、地径、冠幅和春梢长度的促进作用上,以上海大颂生物菌肥为最好;在对油茶春梢直径和叶绿度的影响上,以果满多效果为最好。所以在生产上为促进油茶生长,推荐应用上海大颂生物菌肥或果满多。  相似文献   

8.
油茶栽培品种新梢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南长沙对油茶栽培品种新梢生长特性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油茶周年可抽新梢多次,对应四季萌发分为春、夏、秋、冬梢4种,它们的生长各具特点,其中:春梢旺盛,萌发量最多,夏梢生长期长,幼树常连续抽发2次夏梢,秋梢长势弱,冬梢少或无,春、夏梢是油茶幼树新梢的主体,是树体结构及产量的基础;②油茶新梢生长在不同林龄及品种间存在差异,它是鉴别品种及其早期丰产树型的条件之一,是树体调控以及栽培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修剪对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冬季和初春两个时段分别对4个不同油茶家系进行修剪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修剪对油茶春梢的长度、粗度、叶片数和有效芽数的影响显著,修剪后4个品种的各个指标都高于未修剪的对照;冬季修剪春梢的长度、粗度、叶片数和有效芽数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与对照,初春修剪除春梢的粗度外,其他各指标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冬季修剪对春梢生长的效果优于初春修剪。  相似文献   

10.
研究油茶幼龄期施肥及不同配比施肥对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够促进幼龄油茶地径、冠幅和春梢数量的生长。施用N、P肥对促进地径、冠幅乘积、春梢数量效果比施用K肥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对油茶的高效精准施肥,以普通油茶良种‘长林4号’盆栽大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策略及复合肥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春梢生长及叶片主要矿质元素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对春梢长度影响显著,而复合肥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春梢长度无显著影响;冬季有机肥的施用对春梢叶片氮磷钾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而不同复合肥施用量、氮磷钾配比和施用频次显著影响春梢叶片氮钾元素含量,对叶片磷元素的含量影响则不显著;冬季施用25 g/株有机肥、5月份施用N∶P2O5∶K2O配比为5∶1∶5的复合肥15 g/株,对促进油茶春梢生长、改善春梢叶片氮钾营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油茶林分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阳县油茶现有林分的光合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粗放经营模式下油茶成年林分的净光合速率呈"双峰";不同品种类型、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改造措施下的油茶林分在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限制值等生理指标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生理指标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油茶的光合特性;垦复加施肥的改造方式对改善油茶光合性能具有很好的作用;土壤肥力对油茶光合性能影响亦大;红球品种类型的光合效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和灌水用量对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油茶产量与春梢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探讨春梢生长与水肥之间的关系可为油茶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针对氮、磷、钾和水4个因子的用量,分别设置5个梯度水平,并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处理,在江西九江高产无性系油茶成林中开展了水肥试验,通过测定油茶春梢长度、梢直径和叶面积,分析油茶春梢生长的水肥需求规律,筛选出最佳的水肥栽培方案。【结果】在试验用量范围内,适量的氮和水的对油茶春梢伸长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磷、钾影响较小。氮、磷、钾、水4个因子对梢直径和叶面积的增加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用量不宜过大。氮与磷、氮与钾、氮与水、磷与水互作对梢长有明显耦合效应;当氮肥水平较低时,适量增施磷肥促进春梢伸长,增施钾肥影响不明显,当氮肥用量较大时,增施磷肥表现为拮抗效应,适量增施钾肥表现为正向耦合效应;氮素或水对油茶春梢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均存在阈值,在阈值范围内两者能产生正向协同耦合效应;水分不足时,磷肥能抵御干旱胁迫的伤害,促进春梢伸长生长,水分充足时,磷肥肥效难以发挥,过量施用造成肥料浪费。一定用量范围内,氮与钾互作对梢直径有明显正向耦合效应,但用量过大则促进效果不明显。【结论】氮、磷、钾、水4个因子均为变量时,以春梢长、梢直径和叶面积接近最大值为目标优化出的水肥方案为:全年每株油茶增施有效养分 N 160 g,P2 O560 g,K2 O 252 g、灌水25 kg。  相似文献   

14.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影响其生长的因子很多。为探讨油茶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水、肥、热和植物激素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加快春梢生长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氮、磷、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水分处理使春梢生长健壮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磷处理;磷和热处理的油茶春梢叶片较多;经细胞分裂素处理油茶抽梢率最高,其次是氮处理,再次为热和水分处理,钾处理抽梢率最低;氮肥处理的油茶秋梢生长最为旺盛和粗壮;充足水分供应,油茶生长始终保持旺盛,开花数量最多;赤霉素处理可以提高成花率,喷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油茶不能完成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和推广油茶发展的"绿色"集约经营模式,促进油茶增产增收,以6年生"长林"系列油茶为研究对象,分别设配方肥、复合肥、有机肥3种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长林"系列油茶春梢生长、果实产量和果形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肥料在短期内对油茶春梢粗度、长度及油茶果实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油茶当年生叶片的SPAD值有影响,3种施肥处理的SPAD值明显大于对照,其中以配方肥的效果为最好,3种施肥处理的油茶果形指数均值均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开展幼林油茶激素与微肥下的控花促冠试验.结果表明:(1)尿素与赤霉素配合喷施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期春梢、秋梢的生长,抑制夏梢生长;赤霉素浓度100 mg/L配合0.5%尿素对油茶新梢直径影响最大,赤霉素浓度100 mg/L配合1.0%尿素对春梢影响最大;赤霉素浓度50 mg/L配合2.0%尿素抑制夏梢的生长但促进秋梢生长.(2)100 mg/L赤霉素配合1.0%~2.0%尿素能促进油茶叶芽的生长但抑制花芽的生长;叶芽与花芽的生长呈负相关.综合以上,赤霉素浓度100 mg/L配合1.0%尿素在促进油茶新梢粗度、叶芽数量与抑制花芽增长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1.茶梢蛾主要为害油茶的春梢和叶片、被害春梢失水枯死,影响油茶结实,造成严重减产,是我省油茶的主要害虫之一。2.茶梢蛾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虫态不整齐,冬至后,幼虫在叶肉内越冬。主要是幼虫为害,幼虫期最长。跨两年约315天。3.防治茶梢蛾,抓住该幼虫在叶肉时间长的弱点,即九至十一月和翌年三月越冬幼虫未转移为害春梢之前,使用浓度1∶1000的敌敌畏效果良好。但虫口密度较大和大面积防治,最好使用1∶500的浓度较好。4.人工防治,必须在六月份大量化蛹期进行,要逐株地将被害梢从羽化孔以下一公分处摘除。集中烧毁,方能达到防治目的。5.寄生蜂是防治茶梢蛾的根本途径。今后应该把保护、观察、饲养、繁殖寄生蜂的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UF1与UF2油茶调控剂对油茶年发育周期中营养循环和生殖循环的化学调控效果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油茶春梢生长到一定时期喷施UF1,可适度抑制其生长,但促进翌年抽梢数和结果枝的增中,观测枝单叶面积虽略有减小,但叶片数量和厚度却有所增加,在油茶开花盛期喷施UF2(2次),可明显提高座果率,降低落果率,使单株产果量提高。特别是UF2对UF1的加成效应表现出油茶年发育周期系列化学调控的协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不同生境油茶林区油茶史氏叶蜂幼虫危害程度、同一种生境距林边不同距离油茶史氏叶蜂的危害程度,分析了油茶史氏叶蜂对油茶春梢发育、夏梢发育、花芽分化率、花芽数目、落果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史氏叶蜂对油茶的春梢发育、夏梢发育、花芽分化率、春梢上花芽数目、同期的落果率等有显著危害,且危害程度和林区的生态多样性相关;不同生境下,生态多样性越低,危害越严重;同一生境下,距混合林区距离越远,危害程度越重,说明保护油茶林区及周边生境的生态多样性,对防治和控制油茶史氏叶蜂是必要的。另外通过间接证据,提出了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伯劳Lanius schach等食虫鸟类是油茶史氏叶蜂幼虫重要捕食性天敌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油茶良种采穗圃产穗质量与数量的提高,在冬季对油茶采穗圃进行了控花控果对春梢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控花控果促进采穗圃春梢早发芽;新枝条较未处理的分枝多、长度长且粗壮;早摘花蕾,促进新枝条的生长发育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