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析环境色彩设计在儿童活动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接受色彩的刺激,而儿童活动区是儿童学习技能、拓展想象力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色彩在儿童环境设计中的作用、色彩对儿童心理、生理的影响,根据儿童的特点、喜好、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提出了儿童活动区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原则和色彩设计方法。通过不同的色彩使儿童活动环境具有生动、鲜明、有趣的特色,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智力开发。  相似文献   

2.
蔡晓君 《园林科技》2019,(2):10-12,25
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指的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耍的空间。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游戏运动场所,相较于儿童主题乐园和综合性公园中的儿童活动区,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因距离近、易到达而使用频率最高。本文选取了盐城市城南新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型住宅小区,对其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的植物应用现状进行现场调研,通过对植物种类及配置进行分析,初步探索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的植物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户外的环境绿化率以及活动场地大小。通过以武汉市汉口中心城区为例,发现上世纪建成的居住区普遍缺乏儿童活动区域,一些新建居住区的儿童活动社区,缺乏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的专业的规划设计,呈现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植物配置。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城市儿童活动空间植物配置设计现状,并推荐了基于生态、美观和安全因素的其他可用植物种类,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大众行为对景观的影响角度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手法进行了探讨。分别从社区广场、景观设施、植物配置、水景设计、儿童活动场所设计及小区道路设计等6方面,针对目前社区中存在的一些景观与行为不对称现象,对其设计手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法。文章强调人在塑造环境的同时,也被环境塑造,最终应该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儿童随认知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行为和活动特征,给儿童提供一个更好的户外活动环境,通过对石家庄儿童公园场地的背景和现状问题的分析,以"趣·成长"为主题,将公园的功能区、特色景点等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划分出儿童活动区、休闲活动区、体能拓展区、山体景观区、滨水活动区以及特色文化区6大部分和若干个景点。在童趣园、绿篱迷宫、趣味雕塑园和汉字广场4个主要的儿童活动空间的场景设计中,结合特色环境、场地保留元素和空间主题,设计出具有生态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儿童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6.
城市小型绿地中设置儿童活动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和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从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在城市小型绿地中设置儿童活动区,为儿童的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作者提出了儿童活动区的设置内容及面置手法。  相似文献   

7.
儿童户外游戏环境是儿童学习技能、拓展想象力的空间。作者通过分析色彩设计的基本原理及色彩对儿童心理、生理的影响和总结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喜好、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提出了儿童户外游戏环境设计中的色彩选择和色彩设计要点。通过不同的色彩使儿童户外游戏环境具有生动、鲜明、有趣的特色,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智力开发,有利于儿童意志和性格的锻炼,满足各年龄段儿童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老城区密度"三高"导致大量的儿童活动场所被侵占,孩子们得不到充分的体育锻炼,久而久之会造成身体运动机能下降,自我保护能力低下以及人际交往空间极度缺乏。本文以广州老城区中的新河浦片区为切入点,对老城区的儿童活动场地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探讨老城区儿童户外活动场所该如何规划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浅析居住区环境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本文分析了目前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而提出居住区环境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园林环境景观设计的角度对肇庆市城区有代表性的8个小区的邻里交往空间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居民对居住区交往空间构建的愿望及要求,包括创设优雅舒适、有归属感的园林环境空间;实用多样的宅间交流场所;营造丰富多样的供多人共同参与的活动空间及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创建丰富的观赏空间及儿童活动场地。  相似文献   

11.
儿童公园中以植物为主题的趣味场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要素入手,探讨在儿童公园中构建各种趣味性的游戏场所。以儿童公园植物的安全性、特色性为两大设计原则;营造儿童公园植物组合的四大空间形态和特性;构建了以植物为主题的七大趣味场所,分别为探险森林、探索花园、神奇湿地、观赏温室、活力草坪、趣味修剪树木园、神秘植物迷宫,并对每个场所的趣味性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构思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园林设计的前期阶段-场地分析的重要性,就场地分析中对设计要求的分析、场地的内外环境的分析、参与场地其中的不同类别的人的心理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分析阶段在园林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通过分析提高园林设计的质量、城市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老年公园的交往、游憩、锻炼、生态、美化、文化和避险功能进行分析;提出老年公园设计应考虑主题性、安全性、人性化、特色性、生态性和多样性原则;从公园选址,出入口设置,公园的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老幼同乐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5大功能分区及园路、种植、硬质景观等方面阐述了老年型公园景观的设计要点,以期为老年公园的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聚焦于滨水空间地形设计对场地活动强度的影响,以上海后滩公园、徐汇滨江的若干小场地为例,提取若干滨水空间特质的空间效果因子,建立一套将空间效果与人群感知量化联系的关系式,以辅助分析滨水空间与评价场地设计。通过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获得场地静态、动态活动强度和地形影响下的空间效果评价,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两者的关系式,通过比较空间效果因子的权重,从场所空间特征、滨水特征、高差设计特征3方面分析滨水地形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群感知和行为视角,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拍照试验、访谈问卷、扫描观察收集数据,采用词频分析、照片分析、GIS技术分析,分析景观元素、景观感知以及驻留点、观景点、景点、视线廊道的空间特征,以获得游览者对滨水景观偏好特征,采用核密度分析,得到游客景观点的热点分布。结果表明,词频分析预测出游客关注湖区丰富的景观元素,以静态观赏和行进式观赏方式游览观音湖,舒适的湖区环境让游客感到心情愉悦、平静;空间角度,游览者的驻留点分布与观景点分布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表明优美的空间环境和良好的观景位置有利于游客驻留行为的产生;游览者对滨水景观的偏好是由“丰富性—功能性—特色性”三大属性特征相互协调、影响而形成的三维耦合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A model for predicting dominant height growth and site index of Pseudotsuga menziesii (Mirb.) Franco in Spain was constructed. Data from stem analysis of 117 site trees were used. Four dynamic equations using the algebraic difference approach (ADA) and its generalisation (GADA), which have provided good results in previous studies, were evaluated. The model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with the base?age?invariant method of dummy variables, which considers both global (common to all sites) and local parameters (specific to each site). A GADA equation based on the Bertalanffy–Richards base model yielded the best results. The model provides polymorphic curves with multiple asymptotes. A base age of 20 years is proposed to reference site index.  相似文献   

17.
从四川乐山和广元两地4处各采集3株6 a生的台湾桤木作为试验样木,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木材力学性质与立地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低土壤的氮和pH值,有利于提高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木材的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和抗劈力随着土壤的钾和磷含量、年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迷迭香引种栽培与园林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迷迭香为唇形科迷迭香属多年生常绿芳香植物,香味浓郁且穿透力强,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在进行迷迭香的栽培及开发应用研究但偏重于工业、医药用途。作为园艺香料植物,迷迭香盆栽株型优美,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本文从园林绿化推广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研究介绍迷迭香在本地区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麻竹不同地理种源的生物量及抗逆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福建省麻竹在试验区的不同地理种源的生物量及抗逆性变化情况,以检验麻竹不同地理种源的引种效果。结果表明:参试种源在两个试验点的竹林系统生物量的分配情况为漳州:永泰>永春>宁德>华安>飞鸾>南靖>程溪;永安:永春>永安>永泰>宁德>华安>飞鸾>漳州>南平。在耐寒性差异分析中可知,永安和漳州点种源的耐寒性存在差异,永安造林区各种冻害程度更明显。抗病性差异分析中可知,各种源的差异不明显。从保存率差异来看,麻竹各种源在不同的试点的适应性有差异。漳州点平均造林成活率比永安点多1倍,根据两试点的造林成活率及发笋情况,表现较好、性状稳定的种源为永春、宁德等种源。华安与永泰种源仅在漳州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