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808为出发菌株,在气温为5℃时选取菌柄长约3.5cm、菌盖直径约6.0cm、菌盖厚度约1.5cm的子实体。初筛出菌丝长势好,菇型圆正的菌株;复筛出菌丝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高,且能在较高或较低温度出菇的目标菌株,分别取菌龄一致的目标菌株和808菌株,比较在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速度。经过系统选育,获得了一个出菇温度为5~30℃,生物学效率为(84.57±1.18)%的香菇新菌株E8。2016年7月21日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2017年2月16日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天丰8号。  相似文献   

2.
董万先 《食用菌》1996,18(1):10-10
目前,影响香菇代料栽培的关键是杂菌污染,特别是本霉的污染。对香菇的防霉研究已报道的有物理防霉、化学防霉和抗霉育种等方法,但其应用效果因栽培条件和环境的不同而极不稳定。笔者在实践中发现Px菌株能与香菇菌协同生长,是香菇菌的有益伴生菌株,并对霉菌感染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和抵抗力,其恰当的组合还能加速香菇菌丝的生长速度,缩短香菇的栽培周期,提高香菇的产量。下面把实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品种香菇(Lentinus edodes)单核菌株菌丝生长的差异性,选取13个香菇品种,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其单核菌株。培养并统计其菌丝生长速率、菌落长势评分、菌落形态类型等指标的分布频率及低温保藏对单核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单核菌株菌丝生长速率差异显著且分布状况不同,其中,0912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为2.02 mm·d-1,L-02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最慢为0.77 mm·d-1;不同香菇品种的菌落类型分布频率差异很大,菌落长势评分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长时间低温保藏可导致单核菌株菌丝萌动期延长,菌丝生长速率下降;同一品种内的单核菌株菌丝生长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草代木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卫平  王钫  陈德富 《食用菌》2006,28(2):23-24
以香菇Cr—04作为节木栽培培养摹配方的栽培菌株。通过不同节木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测试、香菇出菇试验表明。节木培养料栽培香菇在产量和品质上是有保证的,其中配方3较为适合节木栽培。与木屑对照相比,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简成品率高、转色早、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5.
对5个不同来源的香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始菇期、出菇产量、子实体商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庆科212和868单棒产量最高;庆科212、538、808的菇形较好,菇大、菌肉结实较厚、菌柄较短、菌盖直径与菌柄长度比较大;庆科212和538菌龄较短,较适合秋冬菇栽培,且第一二潮菇占比较高,可尝试作工厂化栽培香菇菌株。  相似文献   

6.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真菌,温度是影响香菇菌丝生长发育最活跃的因素,菌丝生长温度5~32℃,适宜温度8~28℃,最适温度24~26℃,35℃以上停止生长。生产花香菇的菌筒菌丝需经炎夏,因此菌简能否安全越夏是关系到花菇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低,对花菇的菌丝生长极为不利。根据笔者近几年来的观察和试验,为确保菌筒的安全越夏,应着重抓好以下七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徐州地区每年都要从桑园剪下一大批桑枝条 ,笔者于 1997年春 ,以桑木屑为原料 ,代料栽培香菇 15 0 0袋 ,成功率 90 % ,生物转化率 110 %以上 ,初步探讨了在本区域春栽香菇的高产模式。1 菌株选择 春栽香菇在较低温度下接种 ,所选菌株必须是能在较低温度下生长良好 ,初春出菇品质好、抗逆力强的中温型单生早熟品种。笔者经对94 5、甲优 1号、 864等几个单生早熟菌株的出菇比较试验 ,选用了 94 5为本区香菇春栽品种。2 适时制种 香菇为慢生菌 ,占领培养料的时间相对较长 ,因此代料栽培香菇 ,菌种要适龄、纯、壮。徐州地区每年 7,8,93个月…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保藏的马桑香菇菌株为试材,对其进行ITS鉴定,按照基础生物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以及pH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野生马桑香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所选菌株为有机香菇下的进化分支,同其它香菇属食用菌具有本源差异,且野生马桑香菇菌丝的最优碳源为蔗糖,最优氮源为蛋白胨,最适pH为7~10,培养温度以23~25℃最优。  相似文献   

9.
代料香菇的转色与出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料香菇 (包括花菇、保鲜菇、覆土地栽菇 )的经济效益决定于制袋接种成品率 ,产品质量和产量及市场销路和价格 ,但许多菇农缺乏栽培管理技术而影响经济效益 ,不能如愿以偿 ,甚至劳而无功 ,即使成品率较高的也未必有高效益 ,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培菌转色和出菇管理技术。1 培菌转色香菇菌种接入菌袋后 ,其菌丝在适宜温度条件下 ,经恢复萌发定植后 ,逐渐向四周培养料蔓延伸长。其生长的速度 ,取决于香菇品种特性 ,温度高低 ,培养料营养优劣、装料的松紧度和培养料的含水量等因素 ,其中温度是影响菌丝生长速度最关键因素 ,香菇菌丝生长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0.
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片法评价了采集自云南省和四川省的14株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菌株的致病性差异,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其中不同致病力、不同采集地的6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4株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显著,以菌株109致病力最强。供试6株菌株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8~32℃,较适宜生长的pH值为7,能广泛利用供试的9种碳源,氮源中的硝酸钾和L-天冬氨酸有利于菌丝生长。说明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能适应较高的环境温度、广泛的酸碱环境和多种碳氮源。  相似文献   

11.
陈容庄 《食用菌》1994,16(5):34-35
木霉(Trichoderma)是香菇代料栽培中的主要危害菌,它能分泌抗菌素毒害香菇菌丝。在香菇菌丝扩展前污染菌筒,占领培养料使菌筒报废;香菇菌丝生长后污染菌筒,在两者的交汇处出现一条深褐色线圈,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白绿相间,这条线圈称抑制圈或拮抗圈,成熟的菌筒脱袋后很快出现烂筒,如果香菇菌丝抗性弱,木霉很快突破拮抗圈寄生于香菇菌丝上,并布满整个菌筒,造成栽培失败。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药剂拌料后的菌筒对木霉拮抗圈形成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药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农药厂产;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西贵溪农药厂产。②菌株:木霉菌株从古田香菇污染菌筒中分离所得;香菇93011由本校提供。 (二)试验方法 ①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  相似文献   

12.
以香菇菌株238与808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配成异核体菌株,经初筛、复筛及生产鉴定试验,选育而成的香菇新菌株森立17具有菌龄短,出菇温度范围广,适宜陕南秦巴山区秋栽冬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3.
比较研究平菇、香菇及其代料栽培中的主要污染真菌菌丝生长对温度和几种杀菌种的反应。平菇P8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而其主要污染菌绿色粘帚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香菇X10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5℃;其主要污染菌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长枝木霉菌丝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 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使百克对木霉和绿色粘帚霉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对平菇P82和香菇X10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4.
香菇菌株的筛选和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真菌类药物研制中,为了选用多糖产率高的香菇菌株和提高香菇菌丝体多糖收率。作者从8种香菇菌中筛选出LD_1优良菌株。按正交表Lg(3~4)设计实验,初步确定了香菇多糖提取工艺。一、香菇菌株的筛选 1.材料与方法:奉香、广香、香三、T_3、K_2、7402、7405、LD_1 8种香菇菌株(均由大茅山制药厂提供)。筛选方法采用测量菌丝在马铃薯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和甘蔗渣麸皮瓶栽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称量在液体培养中菌丝的湿重和干重,测定干菌丝中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羊肚菌、木耳、茶薪菇、紫芝、云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香菇菌糠水提液对8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影响,以期为香菇菌糠循环利用栽培食用菌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香菇菌糠水提液对不同食用菌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紫芝、木耳、云芝有显著的生长促进作用;对羊肚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茶薪菇、平菇、香菇、杏鲍菇表现为随香菇菌糠水提液添加浓度增加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腐熟程度的香菇菌糠对作物发芽和植株生长的影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未降解香菇菌糠浸提液对白菜和黄瓜发芽和出苗有明显抑制。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未腐熟菌糠对黄瓜、白菜及小麦的出苗和植株生长有明显抑制,尤以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大,而腐熟较好的香菇菌糠对作物的生长无不良影响,其育苗效果优于对照商品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7.
香菇菌筒转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而转色又与菌株品系的优劣、菌丝体生长的强弱、菌龄的长短、菌筒发菌过程中有否受高温影响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转色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不良现象。现将有关不良现象、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介绍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培育早熟香菇品种,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空间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杂种一代香菇细胞仅仅发生质配,而杂种子二代香菇细胞才发生核基因重组的原理,利用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杂种子一代香菇株Cr-07,进行单孢分离,不同单孢菌丝配对,和对F_2菌株的筛选,获得五株适合于棉籽皮代料栽培的早熟品系。材料和方法菌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香菇杂种Cr-07和日本香菇7402。Cr-07系由7402和福建本地香菇Lc-01杂交育成,属中高温出菇型菌株,中叶品种。  相似文献   

19.
香菇生长对温度要求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是影响香菇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香菇生产的各个环境因子中,湿度、通风、光照等比较容易调控,而温度调控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说,香菇生产核心是温度调控.要将温度调控在适于香菇生长的范围之内,就要根据香菇不同发育阶段的温度要求以及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满足香菇生长的要求,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将采集的45个野生香菇菌株、10个对照香菇菌株进行PDA平板培养,观测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被膜及菌落色素;55个菌株经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55个菌株间均存在拮抗反应,说明这55个香菇菌株可能为55个不同的香菇品种。45个野生香菇菌株经人工驯化栽培,均可正常出菇,其中L-44和L-23产量最高,分别达到637.66 g/袋和632.50 g/袋,出菇期集中,可作为高产或工厂化菌株育种目标菌株开展进一步驯化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