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正>1.防寒保暖。饲养奶牛的最适宜温度为8~16℃。当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内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0℃~25℃,温度过高也会对牛产生副作用。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最好是上、下午各活动两个小时。另  相似文献   

2.
1.温度方面进入冬春季后,气温不断下降,有时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内的温度应保持在8℃~20℃。2.湿度方面奶牛全部进入圈舍后,要注意保持牛舍内的通风良好,牛  相似文献   

3.
春季气温仍较低,要稳定奶牛的产奶量,就应做好春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入春后气温还比较寒冷,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的温度应保持在8~20℃。对怀孕母牛、泌乳高产牛居住的牛舍要适当加温,新生犊牛居住的牛舍温度要保持在35~38℃。  相似文献   

4.
马晨 《新农业》2013,(23):23-24
一、牛舍环境1.温度与湿度饲养奶牛的最适温度为8~21℃,冬季应暖舍饲养,舍四面墙壁缝隙孔洞要堵好,后窗用塑料薄膜封闭。简易舍应采用暖棚提高环境温度,降低奶牛自身产热消耗,防止产奶牛产奶量下降。当室外温度下降到约10℃时,应将奶牛圈入舍内过夜,冬季牛舍  相似文献   

5.
大型牛舍冬季温湿度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牛舍内空气环境是影响奶牛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温湿度范围是减少疾病、保证奶牛正常生产的必备条件。文章以香坊农场奶牛场为试验基地,绘制出室外温度为-20℃时牛舍内不同温度所需通风量随相对湿度变化曲线图;得出牛舍温度在1-10℃,湿度RH为70%-90%时其通风范围为2.64-5.5m3·s-1,对冬季牛舍温度、湿度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韦公远 《现代农业》2002,(11):19-19
一、做好防寒保暖 奶牛对温度的反应十分敏感.就黑白花奶牛来说,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8-16℃,低于或高于此范围都会使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以在冬季,做好奶牛棚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十分重要.常用的有效牛舍保暖措施是防风,特别是防止"穿堂风"或"贼风"的侵袭,其次要防止牛舍的湿度过大.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舍温冬季牛舍内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8—16℃,在此范围内,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因此,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向阳面的门窗要挂帘,牛舍应铺以柔软干净的垫草。当外界气温低于零下10℃时,夜里奶牛应留在牛舍内,避免乳房因寒冷造成冻伤。二、调整牛舍湿度要注意保持牛舍内通风良好,湿度不能过大,相对  相似文献   

8.
冬季要防寒。奶牛的最适宜温度是10~16℃。进入冬季后,要注意防寒。虽然奶牛具有怕热不怕冷的特点,但必须注意防止贼风袭击。有冷空气入侵、气温突然下降时,要搞好圈舍的保温。及时堵塞后窗、通风孔等。要及时清除粪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消除低温潮湿的不利环境。对于围产期的母牛、新生犊牛、高产牛的圈舍要加温,保证牛舍温度在15℃左右。饲草饲料要多样化。要给予多样化饲草饲料。要求日粮中饲草3~5种,要喂一定的优质干草和青贮饲料,干草最好是盛花期干苜蓿,同时需给予一定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地瓜等。粗饲料要使奶牛吃饱不限量,精…  相似文献   

9.
1提高舍温 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向阳面的门窗要挂帘。此外,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最好是上、下午各活动3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王强 《农家参谋》2011,(2):16-16
1.温度方面 进入冬春季后,气温不断下降,有时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内的温度应保持在80℃~20℃。  相似文献   

11.
张军 《饲料博览》2004,(3):52-52
1重视饮水水槽要不断水,最好饮用低温水,现放现喝,应保证饮水新鲜、清洁,并适量喂些食盐。2注意粗料多喂一些有利于降温的青绿多汁饲料,不喂热性饲料,如干草等纤维含量高的物质。3加强补料尽量在夜间补饲料。由于白天炎热,牛食欲减退,而夜间温度低,补喂饲草饲料能增加采食量。4注意通风牛舍窗户要打开,加大空气对流量。有条件可装电扇吹风,降低牛舍的温度与湿度。5经常洗刷在气温超过34℃的暑天,最好中午用凉水冲刷牛体,有条件时可采用淋浴,以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6设置凉棚牛舍朝阳的门窗要遮荫,运动场应选在树荫下,没树荫的应有凉棚遮荫。…  相似文献   

12.
沈瑞 《福建农业》2009,(11):29-29
一、保暖防风。为了减少奶牛体热的散发,应将奶牛饲养在有门窗的暖舍内。牛舍的窗户要用塑料薄膜封闭,窗户的玻璃应擦干净.以利采光。初冬,牛舍要注意防止贼风,最好不让牛直接受风。  相似文献   

13.
高寒地区冬季奶牛舍内部空气流场CFD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高寒地区冬季带有卷帘的自然通风开放式奶牛舍内部空气流场的分布情况,进而改进舍内低温高湿的环境,在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飞鹤牧业克东原生态牧场牛舍气流进行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方法,根据现场实测值和相关参数查询,对高寒地区冬季奶牛舍某一时刻的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使用CFD对牛舍内温、湿度场模拟是可行的。舍外空气进入牛舍后,在与牛体周围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后,温度升高近6℃,相对湿度增大至91%以上。在热压的作用下,由出口排出,在带走水蒸气的同时带走了大量的热,是导致牛舍内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现有的牛生活区域平均温度在-15℃,相对湿度在91%以上,属于低温高湿的环境,对奶牛的产奶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应通过增大送风量或增设其他采暖设施改善现有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夏季奶牛防暑降温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国虹 《新农村》2006,(6):16-16
1.控制环境温度 奶牛汗腺不发达,怕热。牛舍内温度超过30℃时,就会影响奶牛体表热量散发,引发新陈代谢障碍。因此,夏季要做好通风工作,降低牛舍温度。有条件的可在牛舍内安装电风扇。天气炎热时每天挤奶后,可用清水向牛体喷雾降温。运动场应搭设凉棚。  相似文献   

15.
一、增暖。要做到牛舍、饮水、饲料“三暖”。一般怀孕牛和泌乳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在寒冬要保持这样的温度确实困难,但应尽量使舍温高一点。牛舍四周要有防寒保暖设施。严防风霜雨雪侵入舍内。要给奶牛铺垫干草,以免其夜间爬卧时着凉生病。要降低舍内湿度,勤除粪便,勤晒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地面干燥清洁。  相似文献   

16.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一、冬季奶牛饲养种应注意的问题1、温度进入冬季后,当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  相似文献   

17.
冬季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如对奶牛管理不善,就会影响奶牛产奶量,减少经济效益,为提高冬季奶牛产奶量,应做好以下几方面:1提高奶牛舍温度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8~16℃,在此范围内奶牛的代谢率、产热率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奶牛舍温度在零度以下,奶牛就要发散热  相似文献   

18.
奶牛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4~24℃。夏季气温高又是微生物繁殖的旺盛季节,青草难以保鲜,青储饲料和干草易发霉变质,奶牛容易发生霉菌中毒或其他消化性疾病,故有“夏季奶牛难养”之说。但是,只要措施得当,夏季奶牛仍然可以养好。⒈调节舍内温度夏天气温较高时,首先要把牛舍门窗打开,增加舍内空气流动;其次要用井水冲刷饲槽、粪沟及墙壁;三是要安装电风扇,疏散牛只,牛床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0厘米,并给牛体直接淋浴,以吸收体热,降温解暑。⒉注意降低湿度牛舍必须保持干燥,不积水,舍内通风要良好,使牛舍和拴牛处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⒊调整日粮营…  相似文献   

19.
建昌县处辽西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青饲料缺乏,对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增膘不利。冬季牛处于饲料消耗状态,饲料利用率、出栏率都很低,使牛形成"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恶性循环。牛经过一个冬季要掉膘25~30%。为解决以上问题,要采取以下措施:1注意保温牛舍保温性能好,不漏雨、不漏风、地面不潮湿、清洁卫生。室温保持在10~18℃为宜。2牛舍通风冬季暖棚牛舍,由于封闭严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加上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会受到影响。改变这种影响的措施如下:1.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释放出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尤为重要。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