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娃娃鱼学名大鲵,属大型两栖类珍稀动物。全世界现存大鲵仅3种,除中国大鲵之外,还有日本大鲵、美国隐鳃大鲵。我国大鲵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下游支流的山溪中,遍及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娃娃鱼在食用、药用、观赏、科研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不法分子大量非法捕捉贩卖和天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大鲵野生资源锐减。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繁育技术的攻克,大鲵人工养殖成为可能。同时,为支持大鲵人工  相似文献   

2.
周晓华  郝向举 《中国水产》2012,440(7):14-16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珍稀的两栖动物.1988年我国将大鲵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其经营利用实行特许管制.随着大鲵驯养繁殖工作的发展,大鲵人工繁殖与饲养技术的成熟,在陕西、贵州、湖北等大鲵产地出现了千家万户发展大鲵养殖的现象.对此,我们赴湖北恩施,对大鲵养殖主产区宣恩县、咸丰县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养殖高密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大鲵人工养殖年限的延长,大鲵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给大鲵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如大鲵虹彩病毒病、大鲵蛙病毒病等,由于大鲵病毒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没有预防病毒病的相应有效疫苗制剂,所以给大鲵的人工集约化养殖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非常大。本文主要介绍大鲵病毒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对大鲵病毒病的防控体会,希望给广大大鲵养殖者带来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鲵驯养繁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大鲵驯养繁殖生产,促进陕西省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大鲵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大鲵生产社会化和管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渔业增效、渔农增收.笔者在经过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我省目前大鲵养殖生产实践,就大鲵驯养繁殖场建设的环境条件、仿生态及工厂化养殖设施、亲鲵培育、繁殖、后备亲鲵的选择、亲鲵的驯化和幼鲵的驯食、大鲵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与管理、引种与运输等技术进行了总结,起草了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推进大鲵驯养繁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大鲵驯养繁殖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促进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标准中关键性生产技术归纳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大鲵资源保护及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陕西南部的秦岭、巴山、米仓山地区是野生大鲵的重点分布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资源依然丰富;1990年前后人为的滥捕滥杀给大鲵资源造成严重破坏;2000年前后开始的大鲵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使大鲵存活量有了一定的增加。总结了近20年陕西大鲵资源保护管理的经验教训,探讨大鲵资源保护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建议对群众的驯养繁殖大鲵行为因势利导,加强监管,积极探索开发性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的迅速发展,病害发生日渐严重,已成为大鲵升级养殖的瓶颈,自2010年在陕西汉中、四川绵阳等地发生了大面积的大鲵感染蛙病毒事件,给大鲵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现将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病理特征及预防措施分析、归纳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特征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鲵摄食量减少,食欲降低甚至完全没有食欲,某些患病大鲵还发生吐食的情况,体表分泌大量的黏液,活动减少,躺卧在池底,并在患病后的5~10天内死亡。感染蛙  相似文献   

7.
大鲵人工繁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文 《水产养殖》2004,25(5):41-44
本文介绍了大鲵人工养殖模式、大鲵的摄食生长情况、大鲵的病害及防治技术,重点阐述了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由西峡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管理站承担的大鲵模拟生态环境驯养与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已经取得成效。内容主要包括开展野生大鲵资源调查、大鲵形态特征观察、大鲵的生态习性观察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大鲵的生长繁殖周期观察研究、模拟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模拟生态环境人工繁育试验、模拟生态环境人工饲养技术研究、大鲵的病害与防治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Blnchard),俗称娃娃鱼。是中国的特产,故又称中国大鲵,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在食用、药用、观赏用以及科研方面有极重要的价值。但是大鲵的繁殖盛期难以掌握,报道甚少。本试验的目的是想探索大鲵的繁殖盛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大鲵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苏剑波  李川 《河北渔业》2012,(11):55-57
随着大鲵养殖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病害也伴随而来,成为大鲵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从技术员的角度通过分析引起大鲵疾病的原因以及病原的传播途径,总结了大鲵疾病有效的、简易的诊断方法以及常用的给药方式,以其为大鲵养殖户提供参考,促进大鲵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