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激处理对桃,李离体花枝2n花粉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新忠  刘国俭 《园艺学报》1998,25(3):292-293
对桃和李通过休眠的花枝在20℃条件下进行水培,减数分裂前期Ⅰ进行32℃、12h热激处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二分体发生频率为5.82%~16.06%,2n花粉比例为13.33%~20.37%,处理后花粉离体萌发率较低;30℃恒温培养导致花蕾败育。二分体频率重复间、花朵间和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越橘稔性与花粉超微结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研究越橘结实率低是否与花粉形态结构有关,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了5个具有不同结实率的兔眼越橘品种的花粉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花粉粒的外形为4个分体结合成的准四面体,表面具脑纹状或不规则雪溶状纹理,并多处凹陷。萌发孔沟多为3对(顶分体3条,侧分体各对应1条),以四面体几何中轴为中心,中心对称分布于四面体的3个侧面。萌发孔沟的长度、宽度、孔盖长宽与形状、突起的程度等,在个体间有差异。在花粉群体的观察中发现:花粉萌发率最低的杰兔品种花粉粒中,有明显“干瘪”形状的花粉粒比例高达80.00%。这些花粉粒分体表面的明显凹陷,影响到四分体整体的充盈和饱满程度。并在文中提出了用极坐标描述花粉四合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扁桃花粉数量及花粉质量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扁桃品种新2号、新9号、吉莎的花粉量、染色率、发芽率进行了检测。对花粉分散剂进行了选择,其中以10%葡萄糖溶液作为桃属植物花粉悬浮剂最为适宜。新2号、新9号、吉莎3个品种在不同时期开放的花,其花药内花粉粒数有显著差异,开花早的,其花药内花粉粒数较多,开得较晚的,其花药内花粉粒数较少,盛花期3个品种平均每个花药花粉量基本相同,近4000个花粉粒。花粉经染色与花粉发芽实验,表明新2号、新9号花粉染色率均在60%以上,发芽率接近60%,吉莎花粉染色率和发芽率偏低,因此新2号和新9号作为扁桃授粉树较好。  相似文献   

4.
中国野生葡萄花粉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牛立新  张延龙 《园艺学报》2000,27(5):361-363
对原产中国 2 3种或变种 ,共计 71个类型的野生葡萄及 9个其它栽培种或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根据花粉大小 ,可将葡萄花粉分为五类 ,并给出了分类标准 ;花粉粒赤道宽与极轴长之比 (E/P) ,既可用于正常花粉的形态分类 ,又可作为不同种类花粉育性的形态鉴定指标 ;除巨峰为四沟孔类型外 ,其它正常花粉种类的花粉粒均为三沟孔型 ,雌能花种类的花粉无萌发沟孔存在 ;另外还对花粉壁表面孔穴大小、密度进行了测定和描述分类  相似文献   

5.
据两年测定结果,锦橙正常花粉率仅31—32%。切片观察到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发育过程中的若干异常现象,最常见的是各种畸形小孢子,其次为大量不正常四分体。由此推测从四分孢子期至四分孢子发育成单核花粉粒为锦橙花粉败育的主要时期,部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可能系锦橙花粉部分不育的主要原因。发现锦橙花粉在荫发中存在一种异常花粉管,无壁的形成,也不呈管状,仅在萌发孔处胀破,“吐”出细胞质,这在柑桔类植物中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南方八个梨品种花粉质量与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选在浙江省新昌县梨栽培示范场和品种园。供试品种有黄花、二十世纪、新世纪、金水二号、杭青、幸水、清香及翠冠。花粉的采集采用随机抽样法 ,每一品种随机选择 3株 ,在树冠不同部位的各个方位上随机选 2 0朵大蕾期花朵。黄花、翠冠和清香还观察比较了同一花序上不同位置花朵 (在树上作标记 ,分批采集相同花龄的花朵 )花粉的质量。花粉质量观察 :采用碘化钾 (KI)染色法。取两个花药置于载玻片上 ,加一滴蒸馏水并捣碎花药 ,再加一滴 1%碘化钾溶液 ,盖上玻片镜检。染色成蓝色 ,形态饱满的花粉粒为正常 ;不呈蓝色或呈…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平邑甜茶与扎矮山定子杂交后代中四倍性皱叶矮生株系10#和23#植株的雄性不育表现和细胞学特征,在观测花朵形态基础上,采用石蜡切片法显微观察了四倍性皱叶矮生株系及父本扎矮山定子(对照)的小孢子发生和败育过程。结果表明,10#和23#株系能产生雄蕊,但在初花期就出现花药干瘪现象,也没有显现花粉。显微观察发现:10#和23#株系在小孢子母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发育过程上与对照没有明显区别,它们的小孢子母细胞也能进行减数分裂并形成形态正常的二分体和四分体,但未能形成单核花粉粒;到开花前它们的花药均表现空囊现象;因此,10#和23#株系的小孢子败育时期是在四分体到单核花粉粒期间。  相似文献   

8.
梅树花粉数量与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爱华 《落叶果树》1992,24(1):27-28
观察了33个果梅品种和7种花梅类型的花粉数量萌芽率及不同温度对花粉萌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花粉量有显著差异,且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也有不同;在0~20℃之间,花粉萌芽率随温度升高而直线上升;不同花质的花粉萌芽率无显著差异。 对7个果梅品种花药及雌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分析表明,花药中显著高于雌蕊,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花粉萌芽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十二个李品种的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12个李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2个品种的花粉均属于中等大小的花粉(25~50 μm),花粉粒两端均为圆弧状.一些李品种的花粉外部形态差异明显,赤道面观分别呈长球形和扁球形之分,扁球形花粉的萌发孔在赤道面凸出角端;极面观有三裂片圆形和三角形之分;均具三孔沟,外壁纹饰均为条纹孔穴型,具平行分叉条纹或平行条纹呈皱波状,脊表面有或少或多的孔穴.不同李品种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形态上均表现一定的差异性,对于李品种的区分、引种、选育和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温对设施甜樱桃花药发育和花粉粒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李玲  陈修德  叶宝兴  高东升 《园艺学报》2011,38(6):1029-1036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花药发育不同时期的‘红灯’甜樱桃(Prunus avium‘Hongdeng’)进行高温处理,利用石蜡制片法,观察短时间高温胁迫对花药发育和花粉粒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35 ℃高温处理4 h,减数分裂形成异常多分体比例为对照的14倍,随后部分花粉解体消失,花药干枯,残存的花粉粒离体培养不萌发;单核花粉时期或单核花粉有丝分裂时期进行35 ℃处理,不同程度加快了花药的发育进程,其中由于绒毡层和中层细胞提前解体,不能持续稳定地供给营养物质,造成部分花粉粒的解体消失;花期花药变褐率增加,快速干瘪,不能正常散粉;产生的成熟花粉粒大都瘪小,离体培养萌发率显著降低。说明甜樱桃整个花芽萌动期雄蕊对高温胁迫都非常敏感,较早高温胁迫对雄蕊的危害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洋葱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葱(Allium cepa L.)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为试材,对洋葱线粒体全基因组中的58个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发现了一个表达差异片段orf39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利用洋葱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根,叶片,花茎以及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成熟花粉粒等4个发育时期的花蕾对orf393进行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orf393在洋葱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根、叶片、花茎和4个发育时期的花蕾中均有表达,尤其是在四分体时期花蕾中表达量最高,之后恢复到营养生长时期的表达水平,但在保持系中未见其表达,这表明orf393是组成型表达,可能与洋葱的花粉发育存在某种关联。利用orf393在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的序列差异,开发了一个稳定可靠的鉴别洋葱细胞质类型的SCAR分子标记GXX393。  相似文献   

12.
对甜樱桃9个品种(系)研究表明,花朵鲜重多在1g以上,花朵出药量为1013:1,花药出粉量为45:1,花粉轴径平均值为4042.9μm,呈近圆乃至圆形,但不同品种(系)间,其花朵鲜重、出粉量、花粉粒大小及形状等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运用压片法对秋水仙素滴注处理后的‘无核丰’枣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其与花蕾外部形态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2n花粉的比例。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后枣小孢子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正常;在减数分裂前期Ⅱ观察到胞质分裂异常现象;中期Ⅱ纺锤体主要有4种类型:平行型、垂直型、八字型和融合型,分别占27.31%、19.35%、45.27%和8.06%;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二分体、三分体、四分体,分别占6.00%、43.04%、50.96%;定位异常纺锤体八字型与融合型分别与三分体、二分体呈正相关;秋水仙素处理后‘无核丰’枣2n花粉的形成受胞质分裂异常、纺锤体定位异常两种机制控制,因纺锤体定位异常而产生的2n花粉占2n花粉总数的96.97%,遗传上等同于FDR(第1次分裂重组)型配子,因胞质分裂异常产生的2n花粉在遗传上等同于SDR(第2次分裂重组)型配子;秋水仙素处理后‘无核丰’枣2n花粉绝大多数为FDR型,因而在枣有性多倍化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蕾外部形态变化具有对应关系,花蕾直径达到1.34 mm时,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入减数分裂;达到1.68 mm时,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四分体时期;超过1.92 mm时,减数分裂结束,且有大量花粉粒形成。2n花粉诱导最佳的秋水仙素滴注时期为细线期末期,即花蕾直径在1.34~1.42 mm时,诱导后‘无核丰’枣2n花粉发生比例为17.36%。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2n配子发生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铃薯2n配子的研究为二倍体野生种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首次对两个群体共8个不同亲本的2n花粉发生频率的选择标准、相关性、配合力、遗传力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n花粉发生的广义遗传力为51.66%~45.35%,狭义遗传力为20.08%~14.89%。这说明遗传加性效应很低。特殊配合力对2n花粉发生起主导作用。2n花粉频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合中大于5%2n花粉基因型的频率而不是组合的最高频率。2n花粉的轮回选择应从组合平均数高的群体中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压片法对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成熟花粉进行观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花粉中的DNA含量,发现除了单倍性配子外,均有少数未减数配子发生。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中单倍性、二倍性、三倍性和四倍性花粉平均直径分别为11.4、17.2、19.1和20.3 μm,花粉直径与倍性呈正相关关系(r = 0.935,P < 0.065);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蝴蝶兰品种未减数雄配子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0.59%、2.39%和0.67%,三倍体品种发生未减数雄配子的频率明显高于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种;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品种均通过二分体和三分体的方式形成未减数雄配子,其中二分体的形成是由于小孢子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Ⅰ,而正常进行减数分裂Ⅱ所致,三分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纺锤体异常定位形成三极纺锤体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苹果花粉粒形态进行倍性鉴定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石荫坪 《园艺学报》1998,25(2):133-138
以苹果10个二倍体和5个三倍体品种为试材,对不同倍性品种产生的花粉粒形状和大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倍性间不同形状花粉粒分布明显不同,二倍体品种三角形花粉粒数目多,而三倍体品种三角形花粉粒数目少;三倍体品种圆形及方形花粉粒数目均大幅增多;计算三角形花粉粒数目与圆形花粉粒及方形花粉粒数目之和的比值发现,倍性品种间差异较大,该比值1.2可作为鉴定倍性的临界值。(2)三倍体同一形状花粉粒大小比较分散,二倍体则相对集中,三角形花粉粒中等大小花粉粒数目与大花粉粒及小花粉粒数目之和的比值在倍性间存在明显差异,该比值2.50可作为判别二倍体与三倍体的临界值。利用这两个指标对诱变植株产生的花粉粒形状和大小进行了比较,对孢原组织细胞的倍性水平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7.
以92份柑桔品种资源花粉为试材,观察和分析了不同品种资源的花粉量和花粉粒大小的基本情况,以期为生产上授粉树的配置以及杂交育种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不同资源花粉量和花粉粒大小存在差异,花粉量的聚类分析将所有供试样品分为3类,并且有6份资源存在2n花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明荔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方法】通过改良涂片法对荔枝品种‘妃子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多核仁、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不均等分裂、多分体等异常情况,为观察细胞总数的8.5%。异常情况多集中于前期Ⅰ、中期Ⅰ、前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分别为各时期观察细胞总数的71.56%、33.33%、15.85%和31.25%,并对其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讨论。【结论】分裂过程中发现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片段、不同步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现象主要来源于终变期出现的较高频率的单价体,与细线期发现的多核仁现象没有直接关系,异常现象是导致多分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导致花粉败育。异常行为的发生可能与品种、个体或气候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17个鲜食杏品种、4个仁用杏品种和4个杏李杂交品种为试材,对单个花药花粉量、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进行测定,并观察统计了这25个杏品种的完全花比例,为杏主栽品种选择适宜授粉树。结果表明:不同杏品种间单个花药花粉量、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和完全花比率差异显著;不同果实类型(鲜食、仁用和杏李杂交)间花粉量和完全花比例差异显著,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则没有果实类型间的显著差异。花粉量与花粉萌发率和完全花比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花粉管长度显著相关(r=0.417,P0.05);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极显著正相关(r=0.691,P0.01),与完全花比率负相关但不显著。聚类分析发现,花粉量较多且花粉管生长状况较好的杏品种有"串枝红"、"沙金红"、"金太阳"和"胡安娜",适宜作为授粉树;花粉粒较少和花粉管生长状况较弱的有"恐龙蛋"、"味帝"和"苏联4号",而它们的完全花比例都很高,需要配置授粉树。  相似文献   

20.
三倍体赞皇大枣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倍体赞皇大枣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三倍体赞皇大枣树体高大,生长势强,枣吊和二次枝的粗度、长度,叶片的大小及厚度,花器及花粉粒等均大于对照二倍体品种。三倍体赞皇大枣花粉中,存在巨型花粉及多萌发孔沟花粉,孢粉学证据表明:三倍体赞皇大枣是栽培品种中的进行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