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养蜂生产中 ,蜂群产生“分蜂热”的因素有多种 :从自然条件来讲 ,天气闷热 ,蜜源稀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从蜂群本身分析 ,蜂王质量差 ,分泌“蜂王物质”少 ,致使部分工蜂筑造王台 ,哺育蜂“过剩”等都会导致蜂群发生“分蜂热”。当王台内被产上卵后 ,工蜂对蜂王每天饲喂的次数逐渐减少 ,蜂王产卵量急剧下降。我们在检查时 ,若发现王台 ,无论其封盖与否全部割掉 ,把新老蛹脾、少量虫卵脾连同蜂王另装一箱。由于蜂群已产生了强烈的“分蜂热”,提出的有王群蜂数减半 ,但又有各龄蜂在内 (有“分蜂热”的群分出后归巢蜂很少 ) ,蜂王一二天后便…  相似文献   

2.
这群蜂为什么会有急造王台?(二)——答张致军蜂友从蜂群生物学方面分析,蜂王被限制在局部之内,工蜂所获得的“蜂王物质”大大减少,甚至部分工蜂已有失王的感觉,而把1~2日龄的工蜂幼虫改造了“急造王台”。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由于该群的蜂王生理机能——分泌“蜂...  相似文献   

3.
在一定的条件下,蜂王是决定一群蜜蜂强、弱,一项或多项蜂产品高产的“核心”。因此,养蜂人应对蜂王建立“档案”,以便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各个蜂王后代的特长。经过多次筛选,将少数某项或多项蜂产品高产的蜂王留作“种王”。特别是既没有从外地购买种王,也没有从其他蜂场引种的蜂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12,32(4):25-25
过去养中蜂的人见中蜂好分蜂,竞将交尾成功并产卵的中蜂王进行剪翅。如今养西蜂的人怕西蜂分蜂,也将交尾成功并产卵的蜂王进行剪翅。不论是中蜂蜂王剪翅,还是西蜂蜂王剪翅;不论是剪去蜂王翅膀的1/2,还是剪去蜂王翅膀的1/3,都是怕已达“分蜂热”蜂群的蜂王带蜂飞逃,借以减轻养蜂人收捕飞逃蜂之苦,我认为这看似养蜂人之喜,实则养蜂人之忧。  相似文献   

5.
本场选育的王浆高产蜂王,自定名“浆蜂”推广以来,很受引种者欢迎。最近有个别蜂场冒名“浆蜂”,向不明真象的养蜂者推销蜂王;也有引种后自交一代蜂王,以“浆蜂”名称再度出售。因此,特郑重声明:凡非在本场直接引进的蜂王,其质量与我场无关。今后本场蜂王以“白沙浆蜂”命名,凡属本场售出的蜂王,对其高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产生分蜂的因素关于分蜂原因的重要假说有 ,1 891年Gerstung提出了“幼虫食物过剩”论 ;1 92 1年Demuth提出的“蜂巢拥挤”论 ;1 952年Dulter博士提出的“蜂王物质”论 ,这种蜂王物质是由蜂王上颚腺分泌 ,即蜂王上颚腺信息素 (QMP) ,两个主要成分是反式 9 氧代 2 癸烯酸和 9 羟基 2 癸烯酸。蜂王物质存在临界值 ,高于临界点 ,抑制分蜂王台的产生 ;低于临界点 ,开始筑造分蜂台 ,产生分蜂。最近 ,研究人员又发现 ,在分蜂季节里 ,哺育蜂会产生分蜂信息素 ,当这种信息素含量超过其它信息素如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时 ,蜂…  相似文献   

7.
《蜜蜂杂志》2001,(3):17
1 .良种“松丹一号”“国蜂 2 13”是 2个很好的蜜型优良杂交种。“松丹一号”蜂王与当地意蜂雄蜂交配产生的后代适合黄河以北地区不取浆的蜂场使用 ;“国蜂2 13”蜂王与黑色蜂种雄蜂交配产生的后代适合华北地区不产浆蜂场饲养。“金环”“金星”“喀尼阿兰”“金喀”等蜂种是很好的育种素材。“金环”为母本 ,“喀尼阿兰”为父本选育出的处女蜂王再同喀蜂雄蜂交配 (环×喀×喀 )有很好的杂种优势。蜂王体色呈褐色或黑色 ,繁殖力、采集力、越冬性能和维持大群的性能都非常良好 ;“金星”为母本 ,意大利蜂为父本 ,选育出的处女蜂王 ,再同喀蜂…  相似文献   

8.
“合同分蜂”的收捕与处理分蜂季节,蜂场上发生两群或多群同时分蜂,混合后结成一个较大的蜂团,多只蜂王在内,这种情况姑称之为“合同分蜂”。若与邻近蜂场的分出群混在一起,还易引起纠纷。收捕与处理:①收捕后根据蜂数多少查看有几只蜂王,然后分别放入蜂箱内,每箱...  相似文献   

9.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蜂王身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防止自然分蜂,首先要探索和掌握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机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实践证明,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一是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粉、蜜过足;五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六是外界蜜粉源充裕,蜂群分出去不会…  相似文献   

10.
谭健生 《蜜蜂杂志》2005,25(6):18-18
2003年6月,我饲养的8群意大利蜜蜂出现爬蜂,采用许多方法医治也没有治好,原80脾蜜蜂,10只蜂王,到2004年春繁时仅剩下1脾蜂1只蜂王,最后找出发生“爬蜂病”的原因是蜂种退化。为了恢复生产,我引入4个繁殖群,邮购山东省实验种蜂场的蜂王1只。在蜂王未到之前,学习了《蜜蜂杂志》有关“诱王”的文章,最后总结出“两步诱入法”:将季福标的巢础包王笼——介绍新蜂王[1],刘华兴的“杀蜂保王法”介绍蜂王[2]联合使用。第一步,用铁纱王笼挂入蜂路中间一天,并杀死笼外工蜂;第二步,换上巢础包竹丝王笼挂入蜂路中间,第二天检查时,蜂王已开始产卵。使用此…  相似文献   

11.
辛强 《蜜蜂杂志》2005,25(7):21-21
西蜂,这里指意蜂、卡蜂等引进的非中蜂蜂种及其改良的后代,如“浙农大一号”等。这些不同蜂种的蜂群对异种蜂王既可以接受组成一个完整的蜂群,又有排斥,将异种蜂王杀之的特性。养蜂、育王不注意这一点,也会造成损失。蜂群对异种蜂王的排斥,我地自仲夏开始逐渐强烈,“大暑”至“白露”这段时间最为突出,“白露”以后逐渐消失。初冬至来年初夏这段时间西蜂蜂群对异种蜂王基本不排斥,可以正常接受。1排斥的表现方式1.1换王以王笼吊入法向蜂群介绍产卵的新王为例。对异种蜂王的接受表现情况:一是接受,在“大暑”至“白露”之间接受率极低;二是接…  相似文献   

12.
失王群常有可能工蜂成为产卵蜂。奇怪的是这些产卵蜂有能力成为塞克加米氏所谓的“假蜂王”。称谓假蜂王的原因在于他们有能力使全群工蜂“臣服”不乱,并有能力限制其它工蜂用受精卵培育新王的出现。产卵蜂及假蜂王都有能力限制其它工蜂卵巢的发育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3.
每年12月下旬都有大量蜂场南迁,到云南来越冬,于次年2月份离去。每当蜂场搬家离开的第二天,我总喜欢带上1只装有空脾的蜂箱,里面挂1个装有蜂王的密王笼(工蜂进不去,但能饲喂到蜂王),到蜂场收那些被遗弃的散蜂。散蜂收回后,10小时后放出蜂王,从未发生过围、咬蜂王的现象。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丧家之蜂不围王。究其原因有三:1)工蜂外出采集,返回后已无家可归,又在外面露宿了一夜,把从原巢带出的“蜂王信息素”荡涤一空;2)虽然工蜂第二天已钻进了空箱,但全无原群的任何气味和“蜂王信息素”,工蜂很快“忘却”了原群、原蜂王的气味;3)空箱内无可…  相似文献   

14.
〈引进优良蜂种,支持“两户”养蜂〉我区饲养的蜜蜂,品种已普遍退化,繁殖力弱,生产性能低下。为了改换蜂种,在省农牧渔业厅的支持下,我们从北京中国养蜂学会实验蜂场引进一批优良种蜂王,意蜂和喀蜂两个品种的蜂王共八十只,重点放给宿松县的养蜂专业户、重点户和集体蜂场。经过精心饲养,这批蜂王已在当地产卵繁殖,表现生产力强、产蜜量高,很受“两户”欢迎。〈发展“两户”养蜂,前途广阔〉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  相似文献   

15.
求生存,求生命的延续,是动物的本能行为。蜜蜂是群体生存的动物,单只蜜蜂离开了群体就不能生存。所以蜜蜂的生命单位是1群蜂而不是1只蜂。每群蜂的生命延续是由群内1只“称职”的蜂王的产卵行为和工蜂的哺育等行为来完成的。失王或蜂王不“称职”将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相似文献   

16.
预防分蜂热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群发生分蜂热之初 ,工蜂积极哺育大批的雄蜂蜂儿 ,接着蜂王往王台基里产卵。随着自然王台的发育和增多 ,蜂王腹部逐渐缩小 ,产卵力降低以至停止。工蜂工作情绪低落 ,外勤蜂减少 ,采集力明显减退 ,出现巢内“搭挂”、箱前挂“蜂须”的怠工现象。控制分蜂热的措施 ,不能等待蜂群出现了严重分蜂热的时候才进行 ,因为此时蜂群繁殖和采集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所以 ,要从增殖期 (群势迅速增长阶段 )开始控制正在形成的自然分蜂因素。(1 )利用良种培育优良蜂王。饲养适应性强 ,分蜂性较低、维持大群、采集力强的优良品种。还要利用优良品种培育出…  相似文献   

17.
养殖致富     
双王繁殖蜜蜂蜜蜂的“双王繁殖”,就是在一个蜂箱内,同时有两个蜂王进行繁殖。具体办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双王剪螫繁殖。就是将两个蜂王的螫剪掉,剪时注意不要剪得太多,以免使蜂王受伤;然后,放入同一蜂箱内繁殖。刚放进时,这两个蜂王可能发生厮斗,但因螫已剪掉,不可能发生致死蜂王的情况。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两个蜂王的厮斗就会停止,便可在同一个蜂箱内产卵,并发育成青年蜂。另一种方法是双群夹箱饲养。就是将两个弱群蜂或中等群蜂,合养在一个蜂箱内,中间用闸板隔开,分别从巢门出入。这样,可以互相倚暖,加速繁殖。蜜蜂“双王繁殖”是培养强群蜂的重要措施。只要采用得好,就能发挥“双王繁殖”的优势,充分利用早春蜜源,夺取早春季节的蜂蜜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中蜂在每年的“春分”和“清明节”前后 ,正是中蜂分蜂的季节。经常看到中蜂从空中飞过或飞来 ,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收到 ,可与本场蜂群进行杂交 ,改良蜂种 ,提高经济效益。本人经过几年的具体实践有所收获。现将具体做法简单介绍给各位蜂友仅供参考。1、收捕正在飞逃的蜂团。只要蜂团从上空飞过 ,可立即抓一把泥砂向蜂团撒去 ,撒去的泥砂有可能击中蜂王 ,蜂王受到泥砂的击中 ,就会落于附近的树上 ,没有树木便落于草丛中 ,飞行的蜜蜂便会停止飞行 ,而结团于蜂王处 ,这时便可用收蜂笼或草帽等将蜂团收捕放到蜂箱中。这是一位农村老太太告诉我的…  相似文献   

19.
“黑旋风”李逵勇猛过人,最厉害的就是他的“三板斧”。这三板斧一出,对手当即毙命。邓亚萍由于个子矮,跟个子高的运动员对垒很吃亏,于是她根据自身特点,练就了一身绝活,叫做打好“前三板”,从一开始就要稳、准、狠,在前三板内解决掉对手,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养好中蜂也有最关键的“三板斧”。养中蜂“三板斧”究竟是什么呢?第一“斧”——养王蜂群中的三型蜂,各司其职,但最重要的是蜂王。没有新的蜂王出生,蜂群无从分蜂。蜂王个体太小,产卵力高低,产下的工蜂抗病力强弱,决定了一群蜂群势大小,产量高低,分蜂多少。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我从吉林省蜜蜂育种场引进一只“松丹一号”蜂王,经过观察,产卵不够理想,我便向该场去信反映,未见答复。事隔几年后,在该场进行“用户调查”时,我顺便提出,在邮寄蜂王前最好观察一段时间再行寄出。出乎意料,该场来信不但诚恳接受了我的意见,并通知予以补寄一只蜂王,所补蜂王已收到。经观察,质量很好。事隔几年 ,又重新补寄,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对该场这种高度为蜂农负责的精神很感激真诚为蜂农负责的种蜂场!山东省鄄城县城镇姜口村212号(274600)@冯景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