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GA3、MeJA处理对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刺毛白菜春秋金冠、CR春泰和无刺毛白菜夏美白菜、潮州快大夏皇白叶片为试材,分别喷施质量浓度30、60、90 mg·L-1的GA3、MeJA处理生长15 d的幼苗,以清水为对照,每4 d喷施1次,共5次,20 d后取叶片进行生长、生理指标测定和刺毛数量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90 mg·L-1的GA3处理增加了白菜植株株高和单株质量,除潮州快大夏皇白品种外,90 mg·L-1MeJA处理降低了白菜株高和单株质量;60、90 mg·L-1 GA3与30、60、90 mg·L-1MeJA处理增加了白菜叶面刺毛数量;30 mg·L-1GA3与MeJA处理均增加了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降低了维生素C含量。综上,高质量浓度GA3 (90 mg·L-1  相似文献   

2.
以五年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为试材,采用赤霉素(GA3)和氯吡脲(CPPU)搭配不同植物生长刺激物复合施用,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阳光玫瑰’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配方。结果表明:GA3 25 mg·L-1+CPPU 2.5 mg·L-1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香味;GA3 25 mg·L-1+CPPU 5.0 mg·L-1处理果实无核率达到90%,显著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糖含量,但同时也伴随着果实空心现象增多;GA3 25 mg·L-1+CPPU 5.0 mg·L-1+壳寡糖800倍处理的果实无核化效果最好,并且空心率也较低。综合各指标,GA3 25 mg·L-1+CPPU 5.0 mg·L-1+壳寡糖800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薏苡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了外源赤霉素(GA3)对铅胁迫缓解效应的影响,以期为薏苡种植过程中预防铅毒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中低浓度(25、50、100 mg·L-1)的GA3能够促进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低浓度(25 mg·L-1)GA3处理对铅胁迫下光合色素含量的抑制并无明显影响。50、100 mg·L-1 GA3可明显提高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缓解铅胁迫对植株光合作用的伤害。100 mg·L-1 GA3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通过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以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从而缓解铅对薏苡植株的毒害作用。但是高浓度的GA3对铅胁迫的缓解效应很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源FeSO4对梨黄化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其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正常和黄化植株为试材,对生长期黄化植株喷施0.2%FeSO4溶液,测定叶片总叶绿素(Chl)、山梨醇、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分析了光合、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FeSO4处理诱导了黄化叶内Chl合成,增强了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促进了叶内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积累。FeSO4处理后3、6、9、12 d,光合基因PSI subunit II、PSII psbD、Rubisco activase V和Chl a–b P4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山梨醇代谢相关基因S6PDH1、SDH2/3和其转运基因SOT8/14/15/26/30表达量则均在处理后6 d和9 d显著增加。而蔗糖合成基因SPS1/3和转运基因SUT1/2/3、TMT2表达量均在处理后3、6、9 d显著减少,而显著下降的SUS1/3/7/12则可能催化了蔗糖的降解。【结论】外源FeSO4促进了黄化叶内Chl合成,调控了光合基因的表达,并显著增强了其光合作用,同时调控糖代谢相关基因,加速其合成、分解与转运,显著增加了叶内果糖和葡萄糖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吐鲁番地区引种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结合实验室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阳光玫瑰”葡萄在吐鲁番地区的栽培适应性与赤霉酸(GA3)、氯吡脲(CPPU)和链霉素(SM)组合处理对设施栽培条件下“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阳光玫瑰”葡萄在该地区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在吐鲁番地区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抗白粉病,露地栽培品质不佳,设施栽培综合品质较高。GA3+CPPU+SM组合处理无核化效果优于GA3+CPPU组合处理,且随着GA3浓度的增大无核化效果越好,但僵果率也随之增加,当GA3浓度为15 mg·L-1时,僵果率达27.75%,果粒质量减小,果实发育受限;10 mg·L-1 GA3+2.5 mg·L-1 CPPU+200 mg·L-1 SM处理的果穗质量、果粒质量、鲜果硬度均较大,果实颜色亮绿,口感甜、香味浓郁且肉脆...  相似文献   

6.
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是广西重要的番茄嫁接栽培用砧木。通过种子前处理及发芽试验探讨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筛选蒜芥茄种子催芽处理的最适组合。结果表明,低温及赤霉素(GA3)能解除种子休眠;低温诱导60 d 为最佳处理;30 ℃ 16 h/20 ℃ 8 h 变温条件下GA3 浓度200 mg·L-1,30 ℃恒温条件下GA3 浓度600 mg·L-1 较有利于蒜芥茄种子发芽;自然发酵方式采收的种子比未发酵直接采收的种子更易于催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无腋芽型切花菊品种‘深志’摘心处理对其腋芽萌发性状及内源GA3浓度的影响,探索切花菊腋芽萌发规律。通过电照保证‘深志’进行营养生长,摘心后观察腋芽萌发规律和分期采集叶片样本,进行内源GA3浓度检测。结果表明:摘心后20 d内,叶片SY1相对应的腋芽首先萌发,叶片SY3相对应的腋芽后萌发,叶片SY5、SY10和SY15相对应的腋芽一直没有萌发。各叶片内源GA3浓度都有所增加,叶片SY1和SY3的内源GA3浓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分别增加了41.9127和31.7153 ng/g;叶片SY5、SY10和SY15的内源GA3浓度的变化幅度很小,平均增加11.458 ng/g。叶片SY1和SY3内源GA3浓度与其相对应的腋芽萌发长度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9982*,r=0.90318*。  相似文献   

8.
外源锌对白术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术种子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外源锌对白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术科学施锌和种苗高效繁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源锌对白术幼苗生长具有低浓度(≤100 mg·L-1)促进,高浓度(200 mg·L-1)抑制的效果。其中100 mg·L-1的锌处理对白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提高了白术幼苗的根长、株高、叶片数和鲜质量,增幅分别达到68.3%、29.1%、21.2%和20.0%;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16.7%、26.2%、19.4%和5.9%。此外,100 mg·L-1锌处理显著提高白术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SS)和丙二醛(MDA)含量。200 mg·L-1锌处理对白术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根长、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综上所述,外源锌对白术幼苗生长具有典型的剂量效应,施用100 mg·L-1的锌肥对白术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多肉植物‘特玉莲’叶片为试材,采用鳞片扦插的方法,研究了扦插基质的种类、配比和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对芽诱导及植株缀化的影响,以期探索‘特玉莲’芽诱导和缀化的最佳条件,为多肉植物规模化繁育高质量的幼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蛭石为诱导芽和新头的最佳培养基,扦插90 d时每个叶片诱导的芽和新头分别为2.4个和2.0个,其成活率高达100%;KT和2,4-D对芽、新头和叶片的诱导没有促进作用,NAA、6-BA、IBA、IAA和GA3均能促进三者的诱导,其中20 mg·L-1 NAA浸泡20 min为最佳处理方式,每片叶诱导的芽、新头和叶片分别达到4.8个、3.2个和36.8片;诱导缀化最佳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80 mg·L-1 NAA+800 mg·L-1 6-BA等体积混合溶液。  相似文献   

10.
以‘黄荷兰’试管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研究了影响有性三倍体杂交兰‘黄荷兰’根状茎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壮苗和试管苗移栽的因素,以期建立‘黄荷兰’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横切茎尖的起始脱分化时间早于纵切,诱导率高于纵切。切割长度、外源激素、光照强度和有机附加物对根状茎的增殖影响显著,将根状茎切割成长0.50 cm接种到MS+6-BA 1.00 mg·L-1+NAA 0.20 mg·L-1+土豆80.00 g·L-1+蔗糖3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30 g·L-1培养基中培养40 d,根状茎增殖系数为3.18。外源激素对根状茎的分化影响显著,将根状茎掰成长1.00 cm接入MS+6-BA 1.00 mg·L-1+NAA 0.20 mg·L-1+蔗糖2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02 g·L-1培养基中培养40 d,芽分化率和苗分化率分别为60.00%和57.50%。将4 cm高的苗转入1/2MS+6-BA 0.10 mg·L-1+NAA 0.50 mg·L-1+蔗糖2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50 g·L-1中培养50 d,平均株高和根数分别为7.32 cm和3.56条。4月和10月用水草移栽,试管苗成活率分别为98.67%和99.67%。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工厂化生产‘黄荷兰’种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一年生福鼎白茶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浓度分别为0,5,10,25,50 mg·L-1的胡桃醌浇灌植株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调查植株的幼苗的生长量、SPAD值和叶片的氮素含量,测定植株叶片和根系中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探究外源胡桃醌对茶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胡桃醌浓度的增加:(1)茶树幼苗的株高、SAPD值和叶片的氮素含量逐渐下降;(2)叶长、叶宽、叶厚和叶重逐渐下降;(3)叶片和根中的O2·ˉ产生速率呈现缓慢上升,H2O2和蛋白含量整体呈现先升后降,MDA含量在0~25 mg·L-1处理下变化较平缓,根系中的MDA含量在50 mg·L-1浓度处理下显著上升;(4)叶片和根中的AsA含量以及叶片中的GSH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根系中的GSH含量逐渐上升;(5)叶片中的SOD活性逐渐下降,POD活性先升后降,而根系中的SOD和POD活性逐渐上升。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胡桃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树幼苗生长,诱发了自由基的积累、抗...  相似文献   

12.
李婕  周凯  何文峰 《北方园艺》2023,(19):57-65
以藤本月季“大游行”为试材,采用土壤喷施0、200 mmol·L-1盐溶液的处理方法,探究不同浓度外源Ca2+(0、5、10、20 mmol·L-1)对藤本月季光合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外源Ca2+缓解盐胁迫对藤本月季的伤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一定浓度外源Ca2+能够增加藤本月季株高生长量、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来增强植物抗性。在200 mmol·L-1盐处理下,与0 mmol·L-1Ca2+处理浓度相比,添加10 mmol·L-1Ca2+浓度处理下藤本月季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以及叶黄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43.9%、152.5%、151.9%和90.6%;光合参数中水分利用效率(WUE)、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  相似文献   

13.
以太行菊叶片、叶柄、茎尖和茎段为试材,采用MS培养基,在其中添加不同的激素对太行菊的不同外植体进行培养,研究了濒临灭绝的太行菊再生植株的方法。结果表明:太行菊的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44.44%和44.11%,所需时间较长,而茎尖、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48.44%和68.75%,培养时间较短。茎段最适合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繁殖材料。为了使茎段能更好的诱导出愈伤组织,课题组又对诱导茎段愈伤组织的激素浓度组合进行了研究,A组:MS+6-BA 1.0 mg·L-1+NAA 0.5 mg·L-1+2,4-D 0.1 mg·L-1,B组:MS+6-BA 1.0 mg·L-1+NAA 1.0 mg·L-1+2,4-D 0.1 mg·L-1,C组:MS+6-BA 2.0 mg·L-1+NAA 0.5 mg·L-1+2,4-D 0.1 mg·L-1,D组:MS+6-BA 2.0 mg·L-1+NAA 1.0 mg·L-1+2,4-D 0.1 mg·L-1。试验表明,C组激素浓度组合最适合太行菊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35 d后愈伤组织不再增加后进行继代培养,45 d后将植株转移至生根培养基1/2MS+NAA 0.12 mg·L-1中进行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4.
以北美红杉1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基本培养基筛选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平对比试验得到北美红杉组织培养的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等生长阶段的优化配比培养基,以期建立北美红杉高效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消毒方法为75%乙醇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氯化汞消毒处理10 min,无菌水冲洗4次;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1+NAA 0.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芽率高达2 153.3%,且芽生长健壮;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1+NAA 0.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增殖系数高达15.8;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KT 1.5 mg·L-1+IBA 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其生根率达90.0%,根多且粗长,植株高大健壮;最佳移栽基质为V炉渣∶V原土∶V腐殖土=1∶1∶1,植株成活率达91.7%。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地区甜瓜主栽品种花兰柿老化种子为材料,选用3种引发剂(5 g·L-1 CaCl2、2 g·L-1 MnSO4·H2O、1.25 g·L-1水溶性壳聚糖)对甜瓜种子进行单一及组合渗透引发处理,探讨不同种类引发剂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最优的引发剂。标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和组合引发剂处理均能显著促进老化甜瓜种子发芽,其中,组合引发剂5 g·L-1 CaCl2+2 g·L-1 MnSO4·H2O处理的甜瓜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穴盘育苗结果表明:组合引发剂可提高甜瓜幼苗质量,显著增加幼苗的茎粗、总鲜质量、总干质量和壮苗指数,组合引发剂5 g·L-1 CaCl2+2 g·L-1 MnSO4·H2O(T4)和5 g·...  相似文献   

16.
以东森寒葱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大葱苗期喷施调环酸钙(200、400、600、800 mg·L-1)处理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和根系活力等指标,探究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大葱种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环酸钙能有效增加大葱幼苗的假茎粗、假茎长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根系生长,且其适宜浓度为600 mg·L-1。处理后21 d,与清水对照相比,600 mg·L-1调环酸钙处理的假茎粗、假茎长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22.0%、66.9%和65.7%;根系、假茎、叶片和全株干质量分别增加38.5%、48.4%、34.6%和37.9%。与200 mg·L-1矮壮素处理相比,600 mg·L-1调环酸钙处理的根冠比、壮苗指数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上升23.0%、37.0%和19.4%。综上,叶面喷施600 mg·L-1的调环酸钙能有效提高大葱种苗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绿岭’核桃带芽茎段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珍珠岩对其快速繁殖、瓶内生根及移栽成活的影响,以期构建‘绿岭’核桃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瓶内生根和移栽驯化的完整体系,建立高效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茎段腋芽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DKW+1.2 mg·L-1 6-BA+0.012 mg·L-1 K-IBA,培养30 d后初代苗高为31.48 mm;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DKW+0.6 mg·L-1 6-BA+0.010 mg·L-1 K-IBA,增殖系数可达5.31;最佳瓶内生根培养基为1/2DKW+15 mg·L-1 K-IBA,生根率51.85%;炼苗后移栽到培养土、珍珠岩(1∶1)+ABT 500 mg·L-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33%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外源钙对低温胁迫下苹果花器官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十年生苹果品种"红富士"为试材,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冻害的方法,研究不同外源钙不同浓度对苹果花器官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不同外源钙各浓度处理MDA含量较对照降低了10.7%~53.6%,且均呈极显著差异;不同外源钙除28 mmol·L-1 CaCO3处理外各浓度处理均提高了SOD活性,除14 mmol·L-1Ca(NO3)2处理外均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不同外源钙各浓度处理均提高了POD活性,除14、28 mmol·L-1Ca(NO3)2处理外均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不同外源钙各浓度处理CAT活性较对照提高了8.7%~22.7%,且均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综上所述,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4个生理指标可作为苹果抗寒性的鉴定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表明21 mmol·L-1CaCl2处理后的苹果花器官抗寒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李裂果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振林 《园艺学报》2012,39(12):2361-2368
为了研究有效防止李(Prunus salicina L.)裂果问题,从乙烯利抑制果实水分超量吸收和GA3促进表皮增长角度入手,筛选试剂及其浓度、组合、剂量和施用时期最佳组合,比较各处理组合果实内物质含量及果皮细胞结构差异。采收前30 d左右,向果实均匀喷布0.5 g · L-1乙烯利,第2天再用0.5 g · L-1 GA3喷布1次,此处理组合裂果率仅为0.4%(对照21.2%),防治效果98.13%,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水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对照的表皮细胞很小,下皮层个别细胞很大,生长速度不同步是导致果皮胀裂的原因。乙烯利可减少果实水分,使下皮层细胞横向变窄小,并由纵向长条形变为横向长条形排列,果皮不易纵向开裂。GA3使表皮细胞明显增大。乙烯利与GA3配合施用,使表皮和下皮层两部分细胞同步增长。单独使用乙烯利易引起落果,降低果实含糖量,结合使用GA3可防止落果,增加含糖量。  相似文献   

20.
以‘沾化冬枣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1、3和5 g·L-1)和氮肥(0、2、4和8 g·L-1)对冬枣品质形成的生理调控机制,为盐碱生境氮素养分管理及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 g·L-1 NaCl与4 g·L-1氮交互处理下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持较高水平,5 g·L-1 NaCl与8 g·L-1氮交互处理下光合能力最低。相同NaCl处理下,增施4 g·L-1氮对抑制果实Na+积累,提高K+含量效果最好,5 g·L-1 NaCl与无氮交互处理致使K+/Na+降至最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3 g·L-1 NaCl处理下升至最高值,而在5 g·L-1 NaCl处理下降至最低值,同一NaCl浓度与4 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