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乡村公共文化、思想道德、乡风民俗和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建设研究,旨在说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文化繁荣、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解决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2.
谭安  陈舒琪 《安徽农业科学》2022,(2):273-274+277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打通乡村文化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基层宣传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平台。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与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以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城乡融合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文化兴则乡村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是其关键的铸魂工程,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分存在贯穿于整个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建设在新时代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满足乡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繁荣,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就必须切实把握这一...  相似文献   

4.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灵魂,更是推动乡村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大数据浪潮的推进与媒介形态的持续更迭,在媒介传播的影响力不断深入农村地区的新形势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运用,改变了乡村文化原有的传播途径,使得乡村文化呈现出开放性、互动性等新特点。新媒体作为传播乡村文化新动力的同时这一传播方式对乡村文化的原生形态也带来了冲击。为此,在新时代借助大众传媒之力发掘、保护、整合、宣传乡村特色文化,对于建立乡村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农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渠道.同时,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广的发展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振兴是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的基本保障.所以,只有重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才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和精神支柱.但从目前实...  相似文献   

6.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需求,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对实现乡镇一体化发展有积极作用。为提高乡村文化自信,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入手,提出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打造特色乡村等策略,旨在通过乡村文化自信的提升,推动乡村振兴的多元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农业多功能性内容特征,深入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乡村振兴目标的关联机理,导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农业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功能属性,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振兴目标深度匹配关联,产业兴旺需要农业经济、生态、文化功能提供动力支撑;生态宜居需要农业生态和文化功能回归助力;乡风文明需要发挥农业文化传承功能;有效治理需要农业社会和文化功能保障引领;生活富裕需要农业多功能性全面充分发挥。【结论】实现农业整体功能最大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要放大农业经济功能,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激活农业生态功能,让农业成为美丽乡村的生态屏障;挖掘农业文化功能,守住乡村发展的根脉灵魂;强化农业社会政治功能,为乡村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在新时代被提升为重要战略,在这个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价值亟待从新的高度认知、发掘,这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传承千年,价值认同是其传承接续的精神内核,丰富多元是其繁荣进步的内在动力,融合提升是其创新发展的科学途径。乡村文化面临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价值认同日渐淡化、多元化内容表达日益趋同、乡村文化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亟待加强等现实的困厄。对此,应该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要求,对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行整合和提升,使乡村在文化驱动下后发快进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内涵。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建设是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针对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须通过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为青年回乡发展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而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蔡煜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5):185-187+260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自十九大以来,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道路不断发展,乡村文化振兴在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发展上的创新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是置于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境遇之上自洽的实践逻辑,表征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新时代的意蕴下的全新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为“新阶段乡村文化建设向何处去”提供了新答案、为国家安全构建了新向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做了新阐释、为中华民族复兴迈出了新步伐、为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新动能。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意蕴有助于正确处理好文化与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为民族复兴灌注生命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指向于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统一、现代性与乡土性的融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以文化人与以人兴文相统一。全面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意义,探究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新时代,各级政府农业农村部门、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凝心聚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共同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如何有效发挥各类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横向、纵向党建联动工作机制,成为当前党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和紧要任务。本文聚焦党建助力热作产业发展、热区乡村振兴,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党支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机关党委、中热与高科公司党支部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工作开展情况与经验成效,提出推进“五融合”党建联动机制的措施建议,为筑牢乡村振兴的党建基石、强化组织保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旅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区域内独特的荔枝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形成许多地方经验和典型模式。总结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荔枝文化资源的发展内涵;在已有荔枝文旅融合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将大湾区荔枝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划分为科普研学融合发展模式、文化节庆融合发展模式、采摘体验融合发展模式、产旅联营融合发展模式 4 种典型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模式的主要特征、典型案例实践,明晰大湾区荔枝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和产业动态;最后从问题的角度提出大湾区接下来可以在政府角色、平台建设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推动荔枝文旅融合向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统一的方向发展。首次对荔枝文旅这种依托地方果品文化资源进行乡村振兴道路设计的发展方式进行综合解读,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地区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经历了多次转型发展,随着后脱贫攻坚时代的到来,乡村文化作为凝聚人心合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要素,在反思以往问题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得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如何对标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目标与新高地,相关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发展问题基础上,以杭州市临安区双庙村为例,分析其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与存在的传统文化构建形式单一、文化认同度不高、文化挖掘深度浅显、文化与产业联动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多维联动的乡村文化迭代升级模式与实践路径,通过建立新型集市、挖掘乡土故事、打造品牌战略等方式,实现打造产业、特色、颜值、乡愁、活力“五位一体”新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开展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有利于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馆藏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对图书馆在新时代的体制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方法/过程]文章利用网络调研和文献分析法,基于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背景,梳理了文创产品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现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结果/结论]研究认为,文创产品开发与文旅融合是共同作用于图书馆这“一体”的“两翼”,文旅融合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开发主体、依托资源、产品种类和营销群体等方面的扩展,文创产品开发为文旅融合的实现提供了物质载体、承载介质及有效平台等可行性路径。最后提出相关发展建议:联合组建工作团队、培养产品开发人才,融合文化和旅游元素、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完善跨界营销体系、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和口碑营销。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引领农民价值导向的精神动力。本文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路径作出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从基层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着手,阐述了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基层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几种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精神支柱,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但是,伴随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中也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取代、重经济、轻文化等各种问题。文章提出加大投入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搭建乡村文化建设平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和构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等路径选择,建议大力建设和提升乡村文化,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是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国内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以CNKI数据库中我国2001—2020年1 403篇与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相关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讨论其研究现状、进展和热点。结果表明,发文量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涉及新工科、新文科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研究热点演化具有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提升和优化发展的3个阶段性特征,并与国家相关政策及学科发展等有很大关联。梯田文化多样性、服务管理与应用、价值评估等宏观与微观研究主题讨论不断深化,研究态势从早期相对独立的稻作文化和梯田文化,转变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同时梯田可持续管理的研究力度有所加大。本研究回顾和梳理了我国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研究进展与核心议题,以期为该领域研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村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农村绿色发展已成为基本原则和必然要求,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共同福祉。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以农村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基于新型城乡关系,从本质、过程和结果表现三个层面系统阐释农村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明确农村绿色发展的目标和理论依据,构建农村绿色发展路径设计框架。研究表明,农村绿色发展主要围绕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绿色发展、城乡关系协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土情结重塑的统一与升华展开;满足延续性、经济性、适宜性、协调性和可及性的基本要求;以农村四分空间和一对关系为基本路径,其中生态保育是根基、绿色生产是着力点、美好生活是落脚点、文化重塑是凝聚力、城乡融合是外推力。因此,为实现农村绿色发展,提出摸清农村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做好农村空间布局的过程管控,合理管控城镇化进程对农村空间的直接和间接挤压;形成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代表的他治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以乡土文化为纽带共同推进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客观地评估农村生态价值,探索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转化路径,推动将"绿色"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秀美乡村的建设,国家在乡村振兴上 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乡村振兴的背后,有这着历史、现实、未来等三个维度的重要意义。因此,通过 对乡村振兴的背后逻辑蕴涵进行深入地学理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现行“三农”政策,更好地 把握新时代的乡村建设的方向和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