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强冲击载荷下战斗部防护层材料抗爆性能,提出了一种铝合金板2A12与杨木胶合板叠层的新型靶体结构,研究了靶体的抗侵彻特性。在高速撞击一级炮上进行了平头和卵形杆弹正撞击靶板实验,得到了靶板的损伤形式和特性。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杆弹瞬态撞击靶板的全过程,激光测速系统测得了弹体的剩余速度,并获得两种弹体的弹道极限。研究结果表明:在等厚度2A12高强铝合金板情况下,叠加的杨木胶合板较薄时,靶体抗击平头弹的弹道极限高于卵形弹;而较厚时,靶体抗击卵形弹的弹道极限高于平头弹。叠加的杨木胶合板越厚,弹道极限越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避免钢结构厂房在暴雪天气时发生垮塌事故,引入承载极限实验分析,分析在承载极限时,实验材料不会发生变形的数据。方法利用ABAQUS对组成钢结构厂房的构件T型梁进行建模并仿真其堆叠受压过程,采用伽辽金法对Q345钢实验材料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结合软件分析结果,研究该材料强度和刚度数据。结果综合ABAQUS分析数据,Q345钢在极限承载状况下,其强度载荷应力值最大为493.481 MPa,最大变形位移为0.555 mm,无应力突变区域。结论得出Q345钢在实验条件下可承载50 t的极限载荷,研究结果为钢结构厂房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含体积型缺陷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极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含体积型缺陷压力容器和管道结构及载荷条件的复杂性,往往很难找到它们极限载荷的解析解,因此其研究重点转向切实可行、计算效率高的数值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结构极限分析数值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含体积型缺陷压力容器和管道极限分析的研究现状,对今后含体积型缺陷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极限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际常用的新旧R6、EPRI和ASME IWB-3650压力管道评价标准方法的基础理论,介绍了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针对管道不同裂纹情况,提出了使用这4种标准进行评价的相关建议:针对一般裂纹问题,采用失效评价图法进行评价;对非穿透裂纹管道,应直接计算其塑性极限载荷和应力强度因子,并以裂纹起裂或塑性失稳作为判定管道失效的准则;如果无法确定裂纹管道的塑性极限载荷值,建议采用断裂力学的理论和相关计算进行评价;对于无法得到塑性极限载荷计算公式的裂纹情况,可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其数值结果.(图2,参10)  相似文献   

5.
采用ANSYS软件对水稻芽种基体进行了静力有限元分析,其模拟结果为静载荷下芽种基体的应力变化呈扩散型分布,其受力点处所受破坏最大,愈向外其破坏性愈小。模拟结果与压缩破坏敏感性试验结果相吻合,以受力4.5 N作为芽种基体的静压载荷的极限,超过这一极限,将会破坏水稻芽种的内部生理组织,影响芽种生长;同时推导出水稻芽种基体在静压载荷下的数学模型及试验水稻芽种继续生长率与静压载荷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颗粒饲料力学特性,采集饲料企业生产的猪、禽和水产三大类配合饲料作为试验样品,对单颗粒饲料分别进行了轴向压缩、径向压缩和剪切试验。在三种不同的测试方式下水产配合饲料极限强度最大,禽配合饲料次之,猪配合饲料最小;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径向压缩极限抗张强度和剪切极限抗剪强度变化不大,轴向压缩极限抗压强度随着长径比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配合饲料的极限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均存在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极限强度存在最大值;饲料类别、测试方式和含水率对极限强度有显著影响。采用Design-expert设计响应曲面法,得到目标载荷和保压时间与含粉率之间的响应曲面关系。结果表明,颗粒配合饲料的含粉率与载荷和保压时间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目标载荷和保压时间对含粉率均有显著影响,且载荷比保压时间对含粉率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Hamilton原理,利用Timoshenko-Mindlin板理论建立了非惯性参考系中弹性中厚板在单轴转动下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并利用符号代数语言分析了其在多种弹性边界条件下的自由振动情况,结果发现当单轴转动速率小于极限速率时,板的自由振动表现为周期运动,而当单轴转动速率大于其极限速率时,板的自由振动不再为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8.
韩文海  周晶 《油气储运》2014,(3):318-321
为了研究单点腐蚀海底管道的极限内压,评估管道的剩余强度,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简化的无限长腐蚀管道极限内压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同时,通过修正将简化的无限长腐蚀管道极限内压公式扩展应用到单点矩形腐蚀管道,并利用以往试验数据对扩展公式进行了验证。结合概率方法,在工程常用的95%保证率下对单点矩形腐蚀管道极限内压进行分析,提出上下边界值。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简化公式可以很好地对无限长腐蚀管道极限内压进行预测,同时扩展公式对试验结果的拟合较好,而基于概率得到的上下边界值可以作为单点腐蚀管道极限内压控制的阈值。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大挠度理论分析了初始缺陷对板件超屈曲强度的影响,并为板件后屈曲分析提出了一个样条函数半分析计算法.该法对各种载荷及位移边界条件板件均可进行计算,与有限元法等相比较,具有计算量少,精度高等显著特点.数值计算结果为冷弯型钢结构设计提供了较完善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的技术和设计方法,首先介绍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的材料及加固方式,用等代框架法确定计算模型,计算荷载,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分别计算板的内力。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抗裂要求确定预应力CFRP的加固数量。最后给出屈服弯矩及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荸荠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荸荠的力学性能参数及对荸荠破坏极限的影响,以荸荠的品种、压缩速率及压缩部位为试验因素,对荸荠进行正交压缩试验。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力-位移曲线所得到相应的破坏极限Fb、破坏能Ub等参数的试验,得出结果表明,在相同变形的情况下,荸荠轴向所承受的载荷大于径向载荷。方差分析发现,荸荠品种、压缩部位以及荸荠品种和压缩部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极限影响极显著,压缩速率对破坏极限影响显著,而荸荠品种与压缩速率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极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碳纤维板加固的4根足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证明碳纤维板用量对加固梁的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在试验的基础上,根据界限破坏模式和延性问题提出了最小和最大碳纤维板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采用Smith-Teng模型和修正的Cheng-Teng模型分析了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时需要的粘贴长度,并通过简化修正得出了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最小粘贴长度的计算公式.本文结果可供碳纤维板加固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天山中东部林区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Vat.tianshanica(Rupr.)Cheng et S.H.Fu)异龄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进界生长量、径级向上生长量和枯损量的材料,运用矩阵模型对天山云杉异龄林的生长动态做了分析,并对其理想的极限分布等诸方面作了探讨,有关结果可作为生产经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曲率曲杆的应力是载荷和杆截面尺寸的超越函数,不便于直接用它设计曲杆截面。本文使用小参数解法对弹性力学中导出的曲杆应力公式进行了反演,得到在已知载荷、材料屈服极限,曲杆内半径和杆截面宽度情况下直接计算杆截面高度的级数式。这个级数收敛很快,以致取级数的前三项计算时,其误差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一,因而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焊制管道三通塑性极限载荷弯矩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极限分析的观点,推导出面外弯矩作用下焊制三通的极限载荷估算公式。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得到的公式能够较为准确地估算工业上常用的等强度焊制管道三通塑性极限弯矩,有较大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风力发电机组底盘、轴承座、偏航轴承齿轮等主要承力部件的故障特性,分析机组在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如底盘局部危险区域附近的刚度变化过大,在极端载荷或者循环载荷作用下导致了极限破坏、疲劳破坏或者组合的形式的破坏,发现了机组主要承力部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承受Janssen形式的分布压力和摩擦力作用的圆形筒仓,在扩大结构参数范围的条件下求得了弹性和塑性 极限载荷,并对完全解的条件作了校核。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推广的生长曲线模型未知参数估计的4种相对效率,给出了相应的上下界,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手段,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LS-DYNA建立了圆柱形立柱形式的波形梁护栏的有限元模型,护栏的材料采用的是钢材,护栏板与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基于这个模型,本文对轿车与护栏碰撞过程中影响护栏防护性能的摩擦系数以及护栏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减小摩擦力以及改变护栏板与立柱之间螺栓连接的临界失效载荷,可以提高事故中护栏对乘员的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由于塑料大棚的钢拱架采取冷弯成形工艺,从而一方面使拱架在承受载荷之前就具有自应力;另一方面使拱架材料的屈服极限发生变化,最后导致强度发生严重的畸形:负弯矩处过份安全,正弯矩处强度则严重不足。这一畸形必须设法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