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印度重要的经济部门,农业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70%以上。印度终年气温较高,十分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粮食和蔬菜一年都能种两季,但是,近几年降雨量不足,导致印度农业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2.
一、旁遮普邦农业发展概况旁遮普邦位于印度西北部 ,总面积约500万hm2,占印度全国总面积的1 54 %。人口约2300万 ,占印度总人口的2 4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其中64 %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该邦经济以农业为主 ,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虽然旁遮普无论从面积上还是人口上说 ,都是印度的一个小邦 ,但其在印度农业及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1996/97年度 ,旁遮普邦粮食产量占印度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 8 %,远远超过其面积及人口在印度的比例。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的9 0%,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9 …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过去饥荒频繁,粮食短缺,为满足国内需要不得不常年依靠进口,1956—1966年10年间进口的粮食在政府分配的粮食总数中竞占77%。60年代中期发生的百年不遇大旱,使印度的粮食危机达到空前严重的程度。从那时起,印度政府决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已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1976—1986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5%,粮食库存增长了24%,粮食进口数减少到100万吨以下。这期间,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为2.8%,而人口增长率为2.2%,使印度实现了粮食自  相似文献   

4.
印度农业人口占总人口近75%,有7亿多人依靠农业为生,产品占国家总额约42%,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近60%,但据估计,现今仍有约2.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年收入不到60美元)。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人口已成倍增长,本世纪末预计可达10亿,这给印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实施增添了不少困难。印度农业研究、生产面临的任务不仅是加快粮食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以农立国”。世界著名的印度河——恒河平原,“是古代印度文化的发祥地,5000年以前农业已相当发达,被称为“富庶之邦”。这个人口居世界第2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7位、耕地面积(1992年)居世界第2位的农业大国,于本世纪20—70年代都是世界有名的“饥荒之国”。到本世纪90年代,印度成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其经验教训至为深刻。l饥道频仍1757年英国占领印度,在近200年的殖民主义统治期间,印度农业发展十分缓慢,从本世纪初到1947年印度独立这段时期,印度农业年均增长率只有0.37%。195V1951年度,印度粮…  相似文献   

6.
王斌 《甘肃农业》2008,(8):19-21
一、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是以农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吃饭”“喝水”是头等大事,农业如何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体现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对农业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以占世界6.8%的耕地,生产占世界20%的粮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相似文献   

7.
目前,整个非洲正面临着农业衰退的严酷现实。1980年,这些国家用于粮食进口的资金占了外贸纯收入的30%。饥荒与营养不良威胁着经济的全面发展。 解决非洲粮食的根本办法,是以现代的农业技术改造其传统农业。六十年代,亚洲曾经经历过同样的危机,但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实现了众所周知的“绿色革命”,解决了粮  相似文献   

8.
5月28日,全国首届青年农业工程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我国老一辈农业科学家杨显东同志到会祝贺并讲了话。他说:我国的农业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是相当落后的,10亿人口靠8亿农民搞饭吃,每年还要进口稂食。美国五十年前农业人口是25%,现在是2%,可是它生产的粮食几乎50%供出口,每个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70人,我们一个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只能养3—4人;英国1.5%的农业人口生产的粮食,养活全英8500万人口还有富裕;日本五十年代初期农业人口占50%,现在占17%,还有一部分星期天农民,它  相似文献   

9.
<正>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印度耕地面积占世界第二,70%的人口以农业为主。印度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产值占种植产值的48.3%,油料占12.7%,蔬菜和水果占10.4%,棉花占3.8%,烟草占0.5%。印度水果蔬菜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其中芒果和香蕉产量世界第一。在香料方面,印度无论从生产、消费还是出口都稳居世界领先。虽然农业产量如此可观,但是农业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印度政府为了推动农业乃至整个印度社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提供了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1981年我国总人口为9.96亿,占世界的22.1%,而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7.3%。人均耕地面积为1.5亩,只有世界平均4.7亩的三分之一。美国、苏联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12.7亩和12.9亩;印度为3.7亩;法国、南斯拉夫均为4.9亩。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世界平均占45.5%。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我国为72%,世界平均为51.4%,印度62.4%,日本10.4%,美国2.1%,法国8.2%,苏联15.8%。我国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1.5%,印度占56.3%,日本占9.6%,  相似文献   

11.
一、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并将加快发展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率已接近3%,若同人口增长比起来还稍快一些,即按人口平均的产量每年增长率为0.4%。其中,东南亚地区农业产量增长率达到1.4%,在拉丁美洲是0.6%。从粮食生产看,1979年的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要用占全球7%的土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粮食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在耕地面积不能增加甚至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要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只能依靠提高粮食品质和单产来实现。0  相似文献   

13.
印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概述韩福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印度的农业发展源远流长,人口约8.6亿。1991年粮食总产1.72亿吨,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到2000年,人口将达10亿,如果保持原来水平,粮食总产必需达到2.0亿吨。由于人口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 1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粮食保持着7%的年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年增长率的一倍;以世界耕地的7%生产了占世界2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人口多,农业底子薄,与现代农业的差距甚远。我国农业的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56%,是发达国家的十多倍;基层生产组织的规模是美国的300分之一,法国的60分之一;人均产粮产肉只是美国的百分之一,法国的50分之一。 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以占6%的耕地为国家贡献约10%的农业产出,粮食安全责任重大.近年来,河南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粮食“十二连增”,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势必要转变发展方式,走生态农业道路.农业大省农业产值占比大,农业生态化转型示范作用强,农业大省能否在今后的发展中推广实施生态农业,直接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规模和成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举民瞩目的成就,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我国的粮食生产也面临着因人口增加、可耕地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三明是福建的内陆腹地,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农业人口占76%,境内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826万亩,占83%;耕地面积250万亩,占7.1%;水域和其它面积371万亩,占9.9%,自然概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人均山地14亩,人均耕地1.25亩,是我省重要的林区、烟区、粮区。烟叶列居全省第一位,林业、粮食列居全省第二位。  相似文献   

18.
宋天佑 《世界农业》1996,(5):48-49,8
印度农业发展浅议云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所宋天佑农业是印度最大的产业,农业产值占其国内总产值的31.8%(1993/94年度)。近年来,农业状况不断改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印度储备银行1994/95年度的年报公布了印度1994/95年度的粮食总产量已达1...  相似文献   

19.
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自1947年建国以来,农业在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一直占据首位。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农业人口占70%。 建国初期,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到6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所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巴基斯坦政府便对农业实行倾斜政策,大力扶持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20.
《四川农场》2008,(2):43
若说世界上与我国国情最相近的国家,印度当仁不让。同属亚洲和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国土面积近300万km^2,人口超过10亿。印度也是一个农民大国,全国72%的人口是农民,贫困人口多达2.7亿。印度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小农经济依然占绝对优势。在印度农业的发展中,农业金融体系的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