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云南松实生苗生长对N、P配施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有效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采用3×3回归设计,田间排列结合拉丁方和随机排列的特点,对实生苗进行N、P配施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与N、P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二元二次方程,反应曲面为钟形曲面模式,即各生长指标均存在一个产量峰值.峰值以前,各生长量及生物量随N、P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峰值以后,各生长量及生物量随N、P用量的增大反而下降.根据肥料效应模型求得苗高、地径生长量以及根、干和叶片生物量最大时的N用量(以土计)分别为0.12、0.17、0.16、0.17、0.21g/kg,以及P用量(以土计)分别为0.85、1.13、1.08、1.24、0.94g/kg,最佳ω(N)∶ω(P)分别为1.00∶7.08、1.00∶6.65、1.00∶6.75、1.00∶7.29和1.00∶4.48,对应的最高理论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0.92、0.19cm,最高理论根、干和叶片生物量分别为0.091、0.042、0.269g,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2%、28.4%以及279%、425%和97.8%.其中,施肥对树干发育的作用最明显,但各个构件对肥料用量和比例的响应规律不同,较高的P肥比例有利于促进树干的高生长和根系发育,较高的N肥比例有利于促进树干的粗生长和叶片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配施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施肥配比。【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播种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氮磷配比根系施肥连续追踪1.5 a,测量云南松幼苗施肥当年和施肥次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并对其生长节律和异速生长进行分析。【结果】云南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表现为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施肥改变了云南松苗木的生长节律,可延长其苗木速生期;也改变了苗木生长轨道,可缓解云南松幼苗苗期生长缓慢的现象,促进苗木生长。中氮中磷(氮0.4 g/株,磷0.8 g/株)处理的云南松苗高生长最佳,高磷(磷1.6 g/株)处理的云南松地径长势最好。【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云南松幼苗在施肥当年和次年的生长节律对不同肥料用量的响应,为云南松苗期氮磷施肥量和培育优质健壮苗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苗木生长量、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以及异速生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探究外源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找到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配比。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通过氮磷配施,定期测定云南松苗木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以及生物量,并分析这些指标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氮磷肥可以有效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改变云南松苗木生长轨迹,且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现为两两指标间均为正相关关系。氮磷配施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施氮肥或单施磷肥,单施氮肥或磷肥效果不佳,但氮磷配比含量过高会抑制云南松生长。施肥可以显著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整体而言,氮0.4 g/株、磷0.8 g/株的氮磷配比为云南松苗木生长最佳施肥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为培育优质云南松实生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氮、磷肥不同配比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2因素3水平的3×3回归试验设计,分析氮磷配施后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配施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N、P配施对云南松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的效果好于单施N、P。施肥各处理的苗高、地径、根、茎、叶、单株生物量均高于处理1(CK),其中处理5N1P1(N:0.4 g/株,P:0.8g/株)显著促进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建立回归模型得出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随N、P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N、P肥效而言,整体为:+NP>+N>+P。氮磷配施显著促进2年生云南松苗木生长,苗木生长最佳施肥理论认为2年生云南松苗木适宜N:0.47~0.59 g/株,P:0.37~0.84 g/株,适宜的氮磷配比范围为1∶0.63~1∶1.78。  相似文献   

5.
1、营养土配制:西芹不仅要求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而且其需肥规律要求施用全效肥料,三要素的吸收比例为氮:磷:钾=2、88:1:4.29。整个生育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初期需磷肥较多,后期需钾肥较多。配方是田土(最好用早蕃茄、黄豆、菜豆田土)和腐熟农肥1:1,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氮、磷、钾各100g。土与肥料混拌均匀,打碎过拣  相似文献   

6.
以1年生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为对象,设置3种氮肥(N)水平(0、0.4、0.8 g·株-1)和3种磷肥(P2O5)水平(0、0.8、1.6 g·株-1)各两两组合共9个处理。在施肥后90、180、270 d采用整株收获法进行生物量测定,分析不同氮磷施肥处理对平茬后云南松苗木各构件(根、茎、叶、萌条)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磷肥可以显著促进平茬后云南松苗木的生长,大多数处理的生物量积累均高于对照。在平茬后氮、磷配施明显提高了云南苗木的萌蘖能力,特别是高氮中磷处理的效果更佳。(2)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构件生物量积累逐渐增加,施氮、磷肥处理的生物量积累高于对照。(3)施肥后90、180 d时单施磷肥效果最佳,270 d时氮、磷配施最佳。(4)施肥影响着平茬后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比表现为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萌条依次高于叶、茎、根。  相似文献   

7.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通过不同氮、磷、钾营养施肥配比对直杆蓝桉幼苗生长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桉树幼苗生物量影响极显著;直杆蓝桉生物量与氮、磷、钾三元素用量较好拟合三元二次方程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结果得出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 kg干基质(盆)0.222 g、0.177 g和0 g.  相似文献   

8.
采用温室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幼苗在9种营养元素(即氮、磷、钾、钙、镁、铁、锰、硼、锌)缺乏的条件下,叶片表型特征、苗木生长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和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缺素处理均对土沉香幼苗叶片表型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叶片发黄、叶脉突出,出现锈斑及坏死现象,植株长势较弱,症状出现最快的是缺氮、缺钾和缺铁处理;(2)9种缺素处理土沉香幼苗的苗高、地径、各部分生物量均低于全素处理(对照),其中主要限制元素是氮和铁;(3)9种缺素处理的根、茎、叶生物量比显著低于对照,减少量分别为0.06-0.44 g·g-1、0.02-0.08g·g-1和0.05-0.48 g·g-1;(4)在缺素条件下,土沉香幼苗的叶片解剖结构有一定的变异,尽管组织排列顺序未发生变化,但构成组织的细胞形状各异,排列比较疏松.缺素处理中,对叶片解剖结构影响最大是缺硼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不同供磷水平对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实生苗生长、形态特征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为幼龄铁核桃栽培的磷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年生铁核桃实生苗为材料,以变质岩母质发育的酸性黄壤为培养土,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有效磷含量分别为5、25、45、65、85、105和125 mg·kg-1)对铁核桃实生苗植株生长状况、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形态特性指标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或高于45 mg·kg-1处理的植株总生物量和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明显减少。45 mg·kg-1磷水平处理的铁核桃实生苗整株鲜重和干重达到最大,分别为183.07 g/株和109.84 g/株,其根系发育最好;125 mg·kg-1磷水平处理的整株鲜重和干重最小,分别只有66.93 g/株和40.16 g/株,根系发育最差。磷水平高于45 mg·kg-1后,随磷水平的增加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这种抑制作用比低磷水平处理更加明显。植株的根冠比以5 mg·kg-1磷水平处理的最大,达到1.34;以45 mg·kg-1处理的最小,仅为1.07。在有效磷含量为5、25和45mg·kg-1的处理中,随磷水平的提高,植株的高度、地上部基径、总叶面积、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的平均直径、总根尖数、根系分型维数、主根长度、侧根长度、侧根数量、整株根长度密度和根质量密度明显增大,磷水平高于45 mg·kg-1的处理上述指数都明显降低,以125 mg·kg-1磷水平处理为最小。土壤供磷水平的提高能够明显增大植株叶片中磷、钙、镁、锰和铜元素含量;随磷水平的提高,叶片中氮、钾、铁、锌和硼元素的含量与供磷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供磷水平低于45 mg·kg-1会造成叶片中磷、镁、锰和铜元素的缺乏,供磷水平高于45 mg·kg-1会导致这些元素的过量累积。在供磷水平高于或低于45 mg·kg-1的条件下,植株叶片中氮、钾、铁、锌和硼元素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在变质岩母质发育的酸性黄壤条件下,土壤磷有效磷含量为45 mg·kg-1的条件最有利于铁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和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根系形态特性明显改善,供磷水平过低或过高对植株根系的发育和地上部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磷水平过高对植株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比低磷条件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油菜试验,研究了硼磷配施对油菜生长效应的影响,系统的考察了硼磷配施对油菜生长效应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适量硼、磷用量可促进油菜叶片叶绿素合成,提高油菜生物量,优化根冠比.处理CBF3-L的油菜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成熟度及品质最好,该处理的硼磷配施方案最佳,即P205:0.1 g/kg土,B:0.005 g/kg土,即P2O5与B的复配比例为20:1对油菜生长发育及品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适量的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及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楸树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2011年3—8月,在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科所以2年生楸树无性系1-4、7080和015-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尿素设置CK、6、10、14 g/株 4个处理,研究指数施肥对3个楸树无性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3个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 尿素在10 g/株达到峰值; 苗高分别为142.1、120.0、142.0 cm,比CK上升49%、67%、67%;地径为16.94、16.13、18.28 mm,比CK提高18%、36%、30%;总生物量为193.13、188.91、230.71 g/株, 比CK上升65%、57%、66%。2)3个无性系的氮质量分数和氮含量均表现为叶>根>茎, 氮质量分数和氮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13.45~27.87 g/kg、0.72~2.07 g/株,比CK上升100%~145%、133%~390%。3) 无性系015 1的表观吸收效率、施肥效率、生物量收获指数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为56.92%、43.23 g/g、52.62 g/g、86.05%, 是无性系1-4和7080的1.09~1.26倍;氮素吸收利用参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综合分析得出,指数施肥对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氮质量分数和氮含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无性系015-1的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高于无性系1-4和7080,3个无性系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10~14 g/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施氮、磷肥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施肥配方。【方法】以4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组培苗(A5、FB4、FB4+、BY-1)为研究对象,试验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每株施N(0、200、400 mg)和施P(0、70、140 mg)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施肥处理间及无性系间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分枝数、叶面积和叶片养分含量等差异。【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根冠比和叶面积差异均极显著,且施肥处理和无性系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根冠比和分枝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各无性系均为处理5的幼苗生长表现最优,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和叶面积比其他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0%~74.13%、6.67%~91.45%、12.24%~358.33%、2.76%~712.64%和2.46%~456.31%。施肥处理对西南桦无性系幼苗叶片的N、P养分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之间及无性系和施肥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叶片的N、P含量随着氮磷肥的添加而增加,添加氮磷肥能够显著提髙叶片中该种养分的含量。叶片N、P含量及其比值与生物量均符合抛物线关系,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0 1),处理5的叶片N/P质量比约为15,这可能是影响西南桦生长的N/P限制比例。【结论】施肥显著促进了西南桦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并提高了叶片养分含量,但无性系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指标,处理5(每株施N 200 mg和施P 70 mg)条件下西南桦无性系生长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顶果木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生长与养分元素分配情况得出,施肥对顶果木地径生长影响不显著袁,对苗高生长影响显著,地径最高生长量(0.319 cm)为施复混肥的处理,苗高最大生长量(16.8 cm)为施磷肥的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单株根、茎生物量差异显著,叶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施复混肥生物量最高(27.27 g/株);施肥处理的顶果木根冠比低于空白对照(0.34);施肥均可促进植物N元素累积,其中叶片贮藏量最大,对P 元素的积累较少,对K元素的累积具有一定选择性,单株干物质累积的营养元素大小排序为N>K>P;不种元素袁平衡施肥对顶果木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氮肥对乌拉尔甘草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作者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素营养对1、2年生乌拉尔甘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梯度试验中,当施氮量到达0.15 g/L之前,氮的增施对甘草主要生长、生理、产量和药效等指标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0.10~0.15 g/L为最佳,而超过0.15 g/L时,甘草开始受到抑制,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甘草净光合速率与生物量、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提高施氮水平对甘草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苗期银杏叶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通过单因素和配方施肥2组试验,研究氮、磷、钾等3种肥料对银杏Ginkgo biloba2年生实生苗叶黄酮质量分数和单株叶黄酮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对银杏叶中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最大,2组试验各水平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氮肥次之,磷肥不显著。氮肥和钾肥对单株黄酮总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分别以施氮3.2g.株-1和钾2.4 g.株-1最好,单株黄酮总量分别达1.09 g.株-1和1.00 g.株-1。其变化趋势与相应的单株生物量的趋势较一致。磷肥对黄酮影响不大。最好的配施处理是施氮4.8 g.株-1 钾2.4 g.株-1,最差的是施氮6.4 g.株-1 磷0.8 g.株-1。表5参15  相似文献   

16.
富钾土壤中氮、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发育动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试验中,氮水平为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都达到最大,鲜薯产量达51 519.25 kg/hm2,单株结薯数达5.0个,商品薯率为89.43%,平均单株薯质量为1084.71g;氮水平小于等于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氮水平大于等于75 kg/hm2处理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急剧下降。在磷肥试验中,磷用量为135 kg/hm2时,鲜薯产量最大,为46 802.35 kg/hm2,单株结薯数为4.65个,商品薯率为91.0%,平均单株薯质量为978.0 g;磷水平低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逐渐增大,磷水平高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降低。合理施肥是甘薯增产增收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和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外盆栽试验,研究它们在不同氮磷施肥组合(低氮、高氮、低磷、高磷、低氮低磷、低氮高磷、高氮低磷、高氮高磷)下的竞争效应。结果表明:拉巴豆单种及与美洲商陆混种中,施磷肥和混合施肥均显著提高拉巴豆叶的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美洲商陆单种及与拉巴豆混种中,高氮和高氮高磷处理均显著提高美洲商陆的株高、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单种时,高氮高磷肥力处理下美洲商陆叶磷含量、根氮含量和根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混种时,在高氮高磷肥力处理下美洲商陆叶磷含量、根氮含量和根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拉巴豆单种及与美洲商陆混种时,拉巴豆叶氮含量、根氮含量均在高氮高磷肥力处理下达到最高,叶氮含量分别为67.17、66.62,根氮含量分别为62.07、66.31 mg/g;美洲商陆与拉巴豆混种时,在所有施肥处理下美洲商陆的相对产量均小于1.0,说明拉巴豆对美洲商陆有明显的种间竞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施肥比例及施肥量对玉米吸肥的影响及增产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盆栽试验表明,无论单施氮还是单施磷,均可提高玉米植株的氮素吸收量,但植株氮含量仍以最适施肥比例条件下的最大施肥量为最高,此时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也达到最大值,说明合理的施肥比例和施肥量是影响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优质种苗的培育是水杉造林成功的基础。通过探讨氮素指数施肥对水杉幼苗生长及氮素积累的影响,为水杉苗木培育提供基础。以一年生水杉幼苗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方法,设定常规施肥(CF,纯氮用量5.0 g·株~(-1))和指数施肥(EF1、EF2、EF3、EF4,纯氮用量分别为1.0,3.0,5.0和8.0 g·株~(-1))。苗木生长结束后,测定水杉的地径、苗高、生物量及氮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水杉的苗高、地径在不同施肥间没有显著差异,EF处理显著提高了水杉根、茎生物量的积累(P0.05),其中EF3处理的总生物量最高,为115.2 g·株~(-1);水杉茎、叶氮质量分数在不同施肥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与CF相比,EF处理的根、茎氮积累量分别增加49.2%~84.4%,32.5%~34.9%,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EF3处理的氮积累总量为最大值,达2 938.9 mg·株~(-1)。施氮量为5.0 g·株~(-1)的指数施肥是水杉幼苗温室培育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及施用量对米老排( 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苗期生长动态的影响,确定其苗期施肥的最佳供氮方式及水平,采用等量施肥(C)、阶段递增施肥(A)和修正指数施肥(ME)3种方式,以0 mg·株-1为对照,分别设置50、100、200、400、600 mg·株-15个氮素水平开展米老排幼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式下中低剂量施肥有利于米老排后期生物量积累,高剂量施肥导致其积累停滞或下降。低剂量修正指数施肥(50 ME和100 ME),苗高在整个试验期间保持“J”型高速增长状态,地径呈直线式生长;其他处理苗木在苗高、地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上均因后期施肥不足或肥料积累而较前期生长有不同程度减缓。此外,所有施肥处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收获时米老排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其中100 C的苗高达到最大(44.4 cm),是对照的259.0%;200 C的苗木地径(3.92 mm)、生物量(4.75 g·株-1)均为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42.5%、360.6%;200 C的质量指数最大,其次是100 ME和50 ME。综合上述形态指标评价研究结果得出,米老排苗期最佳供氮方式为等量施肥法,最佳供氮水平为200 mg·株-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