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在电场作用下,通过聚醋酸乙烯乳胶合杨木单板的正交试验,探索了板坯垫板间电势差及单板含水率对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板含水率和垫板间电势差及其交互作用对胶合强度都有极显著影响。在试验范围内达到理想胶合强度的垫板间电势差为30V,单板含水率为7.0-9.0%。  相似文献   

2.
电场对杨木胶合效应之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电场作用下,通过聚醋酸乙烯乳液胶合杨木单板的对比试验,初步探索了电场对胶合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场强度对胶合强度有极显著的影响;(2)在涂胶量不同,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达到理想胶合强度的垫板间电势差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松木和杉木为试验材料,无规聚烯烃(APAO)热熔胶为胶黏剂,以热压温度、压力、进料速度、涂胶量为影响因素,研究工艺参数对木材热熔胶粘接的胶合强度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松木单板间热熔胶胶合性能影响为极显著,热压压力和进料速度对松木单板间胶合的影响为显著;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涂胶量对杉木单板间热熔胶胶合强度的影响均为显著。松木单板间热熔胶胶合的最优工艺为辊压压力0.8 MPa、热熔胶温度150℃、进料速度6 m·min-1,涂胶量140 g·m-2,其胶合强度可达1.43 MPa,杉木单板间热熔胶胶合最优工艺为辊压压力0.8 MPa,热熔胶温度160℃、进料速度9 m·min-1,涂胶量160 g·m-2,其胶合强度可达1.74 MPa。该木材热熔胶胶拼工艺关键参数的确定,可为木门窗用异型集成材制造及木制品封边自动化应用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研究了经微孔处理后的杨木单板的胶合性能。通过对杨木单板进行微孔处理,可使胶黏剂通过微孔渗入单板体内,增加杨木单板的本体强度,同时也可使相邻胶层透过微孔形成一体而增加单板的胶合强度等,以期制造出一种高性能的地板基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微孔孔径增大,孔距减小和施胶量的增加,其胶合强度增加;随热压压力增加,胶合强度先增强,当压力超过0.8 MPa,胶合强度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用氨(胺)溶性季铵铜(ACQ)作防腐剂,采用浸渍法对单板进行防腐处理,分别以酚醛树脂(PF)和脲醛树脂(UF)为胶黏剂,压制防腐胶合板,研究ACQ对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F将经防腐处理的单板压制成胶合板,单板ACQ吸药量对胶合性能影响不明显。马尾松和杨木单板的ACQ吸药量分别为7.81和15.54 kg.m-3时,最佳胶合强度分别为1.50和1.69 MPa。用UF将经防腐处理的单板压制成胶合板,单板ACQ吸药量对杨木胶合板胶合性能影响不明显,吸药量为8.75 kg.m-3时,胶合强度最佳,为1.60 MPa;但ACQ防腐剂对UF胶马尾松胶合板胶合性能有负面影响,使胶合强度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如果将马尾松单板蒸煮处理后再浸渍ACQ或者浸渍ACQ后在低温下干燥,胶合强度明显提高,最大值分别达到1.32和1.03 MPa,这是由于经过处理去除了马尾松单板内的部分抽出物或阻止了ACQ与抽出物的某些成分反应,从而减小了ACQ对UF胶马尾松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板浸渍和成板浸渍2种不同的阻燃处理方法制备桉木阻燃胶合板,并对其胶合强度和润湿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相同浸渍时间和相同热压条件下,成板浸渍处理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较高,胶合强度随着阻燃剂浓度变化不大;单板浸渍阻燃剂后制备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较低,胶合强度随阻燃剂浓度的不同出现较大变化;阻燃处理提高了单板的润湿性,在阻燃剂浓度为5%~15%时,单板的润湿性随着阻燃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酚醛树脂胶压制多层结构型胶合板,单板含水率通常要求8%以下,本项研究通过缩合物的共混共缩聚方法,采用间苯二酚树脂树酚醛树脂进行改进,探讨了间苯二酚树脂的加入量,酚醛树脂摩尔比,混合比,热压条件等对胶液的粘度,缩合度,稳定性,固化时间,单板含水率及胶合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单板旋切质量的高低,对胶合强度和装饰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旋切质量愈高、旋得的单板表面愈平整,毛刺沟痕和背面裂隙大为减小,厚度均匀;胶合成合板时,由于胶合表面平整光滑,能紧密接触,胶合质量好。用单板胶合成的人造板,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各种装饰,尤其是表面抛光装饰,单板表面稍有凹凸不平就会明显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9.
对喜树的旋切、单板干燥和热压胶合的试验结果表明喜树的旋切、单板干燥质量及胶合性能皆良好,对胶粘剂和加工过程均无特殊要求,是一种良好的胶合板用材.三层胶合板的合适热压工艺条件为热压压力0.8~1.2MPa,热压温度100~120℃,热压时间30s@mm-1,施胶量200g@m-2,单板含水率9%~12%.表7参5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木材的自胶合,引入溶剂催化液化法,以杨木和桉木单板为原料,进行了界面液化自胶合试验。分析了液化剂种类(苯酚、丙三醇)、涂布量(150、300、450 g/m2)、热压温度(125、150、175℃)、热压时间(10、15、20min)和树种(杨木、桉木)5个因子对胶合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液化方法在木材表面构造黏稠过渡层以取代木材界面,实现木材的自胶合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单板树种对液化胶合性能有明显影响,在试验的工艺条件下,桉木的胶合性能优于杨木;丙三醇液化胶合性能高于苯酚;热压温度和时间对苯酚液化胶合性能的影响不明显,而对丙三醇影响明显。建议就木材界面液化自胶合的机理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氧化铝细粉的结构,利用球磨与振动磨制备了不同分散度的氧化铝,并研究了氧化铝的细度和结构对电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检测了验收试验时电瓷的声发射计数率,根据陶瓷断裂力学推导了恒定负荷下声发射计数的衰减规律,这一规律被实验结果很好地证实,可见,用声发射无损检测法对陶瓷材料进行强度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电融合参数(场强、脉冲时程)对猪核移植胚融合率及发育能力的影响。采用44~48h成熟培养的去核猪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颗粒细胞为供体。结果表明,在20μs脉冲时程条件下,0.8kV·cm-1组融合率显著高于0.4、1.2、1.6kV·cm-1组(P0.05)。0.8、1.2kV·cm-1组卵裂率显著高于0.4、1.6kV·cm-1组(P0.05)。场强为0.8kV·cm-1条件下,20μs组融合率显著高于30、40、50μs组(P0.05)。卵裂率20、30μs组显著高于40、50μs组。根据试验数据,本试验室最佳融合电参数为:0.8kV·cm-1、20μs,1次脉冲。  相似文献   

14.
利用应变电测技术,对聚光型光伏&光热一体机进行强度测试,测出数点应变随时间变化情况,从而找出等效应力分布规律。通过数据分析显示,聚光型光伏&光热一体机的等效应力分布规律合理、数据可信,在遭遇大风等恶劣天气时能正常运转。因此,该测试分析技术可以指导聚光器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用等效电路法、电磁场理论法和电轴镜像法推得计算分压式拦鱼电栅电学参量的理论公式,同时分析了推导过程中的近似和简化原理。分析比较采用上述3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电场强度、相对电位和输电线瞬时总电流等电学参量表明,在形状规则、电极阵离坝或岸很近(小于电极平均间距d),且符合电轴镜像法简化原理的条件时,应用电轴镜像法才有实际意义。在大水面处、电极阵离坝或岸较远时(大于5d)或分析电极阵中心区域时,应用等效电路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具有足够精度(误差<5%),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此时若应用电磁场理论法或电轴镜像法太过复杂,又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用等效电路法、电磁场理论法和电轴镜像法推得计算分压式拦鱼电栅电学参量的理论公式,同时分析了推导过程中的近似和简化原理。分析比较采用上述3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电场强度、相对电位和输电线瞬时总电流等电学参量表明,在形状规则、电极阵离坝或岸很近(小于电极平均间距d),且符合电轴镜像法简化原理的条件时,应用电轴镜像法才有实际意义。在大水面处、电极阵离坝或岸较远时(大于5d)或分析电极阵中心区域时,应用等效电路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具有足够精度(误差<5%),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此时若应用电磁场理论法或电轴镜像法太过复杂,又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实例介绍了用填充法求解非安全对称性物理量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8.
在HXD2电力机车一系圆柱压缩螺旋弹簧的结构及受力基础上,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了压缩弹簧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压缩弹簧进行了刚度分析、静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悬挂弹簧满足其设计要求。这种分析方法直观快速的反映出了最大应力极值其出现的位置,为优化设计圆柱螺旋弹簧提供了方便、直观、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的改进及其对液体食品的杀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内电场分布不均匀,供液体流过的截面面积小的问题,对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进行改进。采用Laplace方程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改进前后处理室中的电位分布和电场强度分布;研究高压脉冲电场对啤酒酵母菌、青霉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当流量为30mL/min,脉冲电场频率128 Hz,脉冲宽度17μs,脉冲处理时间3.92ms,电场强度为2.50、5.00、7.50、10.00、12.50和15.00kV/cm时,改进后处理室中啤酒酵母菌、青霉菌和大肠杆菌的致死效果明显优于改进前处理室;当电场强度为15.00kV/cm时,啤酒酵母菌、大肠杆菌和青霉菌在改进后处理室中的相对存活率仅为无法检出、0.01和0.05,而在改进前处理室则高达0.30、0.77和0.76。改进后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可用于液体食品的杀菌,杀菌效果和液体流通量相对改进前的处理室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