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区10年生以上龙眼树大多为实生或劣种树,为加快发展名特优新龙眼,我们于95-97年在石亭、浦南等镇,对10多年树龄的龙眼在主干1-1.2米处进行高接换种试验,接穗选用“水南一号”龙眼.通过加强管理,在接后第三年冠幅达2-2.5米,平均株产25公斤,第四年冠幅达2.5-3米,平均株产40公斤,最高为75公斤,达到了改良品种,早投产、效益高的目的.98-99年我区对低产劣质的龙眼国实施了大面积的高接换种,高接后龙眼国能否早结丰产,关系到低改的成败.为此,我们根据多年实践对龙眼高接后早结丰产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2.
一、龙眼小苗低位切接技术对于龙眼嫁接方法的研究,近几年有很大的发展.从舌接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切接法,更显得方法简单易行,提高工效和节省接穗等优点。低接位的优点一是生产上有利矮密早栽培,二是解决个别龙眼苗种植后接口处产生上大下小,植株生长不良的问题,即树头培土重新引发接位处生根。然而,由于龙眼嫁接技术性较强,往往因某个环节操作不当或气候条件不适而影响成活率.尤其是低位嫁接,因组织相对老化,而成活率不高。为了探索龙眼小苗低位切接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嫁接实验,其成活率达85%以上。现将这项技术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3.
龙眼是我市的名贵特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1978年晋江被确定为全国五大龙眼基地之首.发展龙眼生产确实是我市农村奔小康、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一条路子。搞好我市龙眼生产,促进龙眼丰产有几条关键的技术措施:一、搞好规划与布局园地选择后,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特别是适应今后水果商品基地的发展更属重要.大面积的果园需进行测量、制图.合理地开垦等高梯田,配置道路、简易房屋、水利系统、防护林带、优良品种等.防护林的配置营造,可增强龙眼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尤其是防止台风袭击.水土保持工程直接关系到龙…  相似文献   

4.
张经贤 《福建热作科技》1998,23(4):24-25,23
前言泉州市地处福建省沿海经济开放区,素有“山多海阔”之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土等条件都很适宜龙眼等南亚热作的生长.此外,社会、经济条件相当优越,有众多的“三胞”可提供信息、技术和资金;有充裕劳动力资源;有综合改革试验城市的优惠政策,以及发展对外贸易等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发展龙眼生产,截止1997年底,全市龙眼种植面积已达3.5万hm2,占水果总面积的35.2%,年产量2.7万吨,目前龙眼生产正朝着“两高一优”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推进龙眼产业化的进程。1、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1)生…  相似文献   

5.
龙眼,也称桂园,是我国南方名贵特产,也是国内外市场受欢迎的珍贵果品.据日本奥村氏的化验分析,龙眼鲜果合果糖6.135%,粗纤维0.088%,粗蛋白1.469%,游离酸0.317%.每百克含维生素C75.86毫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龙眼,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各种制成品,用途广,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但在目前条件下,龙眼鲜果的贮运仍存在一定困难,常温下贮藏只能保存3-5天,时间长易变褐变质,制约了龙眼的发展.为此在加强龙眼保鲜及加工的研究的同时,应大力发展耐贮藏龙眼品种.笔者通过生产实践,认为石硖、东壁…  相似文献   

6.
龙眼果实潜伏性病原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快速、简便的果肉分离法,从健康龙眼果实中分离潜伏侵染的真菌。经形态和致病性鉴定,2个分离频率较高的潜伏侵染真菌为龙眼拟茎点霉[Phomopsis longanae Chi]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 Maubl.];不同发育阶段的龙眼果实分离结果表明,龙眼拟茎点霉在花期RH可侵染,而可可毛色二孢主要在龙眼果实膨大期侵染。研究结果为制定龙眼果实采后病害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龙眼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名贵果树.但现在龙眼栽培的品种成熟期过分集中.早、晚熟品种极少.为了调整现有龙眼品种结构趋于更合理,需选育、培育成熟期配套的品种供龙眼生产上推广应用.八十年代我所在开展龙眼优良新品种选育工作中,筛选出成熟期早、果大质优、丰产稳产的...  相似文献   

8.
我镇现有龙眼面积3096亩,是果农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龙眼“冲梢”较为严重,有的连续几年不结果或结果少,产量低,效益差,严重地影响果农积极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龙眼“冲梢”,已成为我镇发展龙眼生产的当务之急。所谓龙眼”冲梢”,就是在花穗.上长小叶(花穗带叶).在气候条件有利于小叶生长而不利于花蕊生长发育时,小叶继续生长,而花蕊却因缺乏营养而枯落,使花穗变成春梢.一、“冲梢”原因1、生理原因龙眼花芽是由花芽和叶芽组成的混合芽.在抽花花期间,花蕊和小红叶同时生长,若3月上、中旬日平均温度高…  相似文献   

9.
幼年龙眼园套种西瓜以短养长丁子呈(晋江市农业局经作站362200)龙眼是我市的拳头特产,市价稳中看涨.发展龙眼生产的确是我市农村奔小康确实可行之路.种植龙眼较其他水果收益较慢,管理好的,也需4-5年投产.为了提高幼年龙眼园的经济效益,有的果农套种杂果...  相似文献   

10.
抓好发展龙眼生产成功的基本功郑銮坚(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漳州363001)龙眼亦称桂园,是我国南部的特优名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信誉.我省龙眼种植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它在经济作物中颇占有重要的地位.龙眼不仅具有对丘陵山地红壤的适应性强,耐脊、耐酸...  相似文献   

11.
东山龙眼生产大面积发展主要有两个时期:即89年县政府采取种植“三、三制”和96年县财政对新建果园进行贴息贷款。至今约1.8万亩。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速生快长丰产优质示范户:如樟塘村张进添92年4月种植122株,93年再种100株,95年产量达4000斤;96年由于气候异常,在普遍减产和绝收的情况下,仍收成2000斤。每斤出售7元以上。又如东沈村沈武添gi年4月种植的龙眼,95年株产40斤,现株高3.25米,冠幅4.85x3.80米。由于他们栽培的龙眼速生高效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东山能否发展龙眼的看法。为使我县龙眼幼树栽培推广技术日趋成…  相似文献   

12.
山地幼龄龙眼丰产栽培效益初报李垦艺,李秀琼,李振平(安溪县经济作物局362400)为改变现有山地龙眼园栽培管理低水平状况,安溪县湖头镇湖一村龙眼园的科学管理措施和精细经营.使山地新建龙眼国获得早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效果,提供了一条好经验.一.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谈同安县山区发展龙眼生产的几点意见赵永明等人(厦门市农业局363003)(一)厦门市同安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是我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之一.全县龙眼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5万亩,占全省龙眼总面积的15%左右,是全市果树总面积的65...  相似文献   

14.
天牛在龙眼荔枝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沈育才(诏安县农业局363500)天牛是龙眼、荔枝的重要害虫,主要有龟背天牛和星天牛等,均属于鞘翅目,天牛科.近年来,在龙眼、荔枝发生普遍,为害日趋严重,笔者对其不同虫态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观察并提出防治方法.1、害虫来源为...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我国龙眼产业技术发明专利的产出情况,从量化角度直观地分析我国龙眼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得出我国龙眼产业技术创新水平逐年提高,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的结论,但同国外相比,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此研究结果对于掌握我国龙眼产业技术创新方向,明确龙眼产业技术创新目的,减少龙眼产业技术开发风险,发挥龙眼产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发林 《福建热作科技》2006,31(4):I0007-I0007
沿海沙质地龙眼栽培研究属农业科技领域新创举。充分利用东山县南亚热带气候优势,针对沿海“常风大”和沙质地肥力低,漏水漏肥等不利因素,趋利避害,狠抓以改土为中心,建立防风屏障,矮化密植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功。一是改变了长期以来对沿海“常风大”不宜种龙眼的旧观念。沙质地种植龙眼表现速生快长早投产。定植第三年就可进入投产期,平均株高迭1.61.8m,冠径1.6m以上,亩产量高达300—500kg,亩产值迭3000—5000元。二是为沿海风沙土的木麻黄更新和老化芦笋园的更新换代找出新的途径,达到以果代林,又能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效益。三是经济效益高,现已推广6000多亩,将能成为我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四是沿海沙质地发展龙眼生产符合东山县情,为东山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景观。五是对省内外亚热带地区的沿海沙质地的推广种植龙眼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白栋梁(安溪县经作局362400)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sinicaYangetLi),又名龙眼木虱,是龙眼的一种新害虫.主要分布于福建和广东,福建省的龙眼产区,已知的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区均有...  相似文献   

18.
铝胁迫对龙眼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苗龄7个月的乌龙岭龙眼品种实生苗为材料,研究铝胁迫下龙眼光合作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铝胁迫影响龙眼幼苗光合作用,导致光合效率降低,非气孔因子成为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铝胁迫下,龙眼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净光合速率(Pn)、CO2饱和点均下降,叶绿素a下降了1.79%~79.73%,叶绿素b下降了1.28%~77.98%,类胡萝卜素下降了3.43%~77.25%:暗呼吸速率(Dr)(PAR=0时的Pn),光补偿点(LCP)提高,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产量降低,CO2补偿点升高,羧化效率降低;光呼吸加强,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提高了7.52%~67.82%;光合磷酸化受到抑制,叶绿体光合磷酸化活性下降了24.46%~77.99%。  相似文献   

19.
分析我省龙眼生产经济效益低的主要原因:单产低,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品质差,产期集中且保鲜技术不过关,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市场价格低以及生产成本高等。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1.提高单产和品质;2.立体种植,提高单位面积效益;3.调整品种结构及应用产期调节技术调控产期;4.加强果品保鲜和加工利用研究等,增加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龙眼园连年歉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栽培管理不善,树体内的营养素质和抗逆性差,在气候多变或异常情况下,易抽冬梢、冲梢、落果等。因此,要因立地条件、树势、气候实行科学管理,提高树体营养平衡和抗逆性,促进龙眼丰产、稳产、优质.本局经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