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鑫 《北方果树》2009,(2):46-46
‘南果梨’是我市东部山区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至2008年底,全市‘南果梨’种植面积2.13万hm^2,产量14万t,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70%。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委、市政府计划把‘南果梨’作为我市东部山区的主导产业,并发展‘南果梨’合作组织,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但是。随着‘南果梨’知名度的提升。‘南果梨’的发展也越来越热,越是在热的时候.越容易出现问题。就此,笔者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南果梨'自花结实率低,是广大'南果梨'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所公认的.为此,生产上普遍采用人工点授方法.但点授多少合适,是否还有其他便捷方法?笔者做了不同授粉条件对'南果梨'坐果影响的试验,以便优化'南果梨'果园授粉条件,保证产量,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3.
南果梨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南果梨是我国秋子梨(PyrusussriensisMaxim)系统中优良品种。是辽宁省鞍山、海城辽阳东部低山丘陵区特产水果,已有一百多年栽培历史。现有栽培约500万株,产量约60万吨。在辽宁省朝阳、彰武、锦州、抚顺、本溪、营口等地以及吉林、内蒙等省也有少量栽培,但风味品质明显不如鞍山、海志一带。充分成熟的南果梨色泽鲜艳、香气浓郁、肉质细腻、甜酸多汁、风味极佳。这一特产资源已被省政府列为农业产业化重点综合开发项目。海城市大屯镇被认定为农业部优质南果梨生产基地。一、南果梨采后生理(一)南果梨生理成熟过程1.南果梨的成熟…  相似文献   

4.
‘南果梨’为脱萼品种,一般有萼率仅1%~2%。由于近年大量外购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虽然解决了‘南果梨’坐果率低的问题,但有萼率明显增加,达15%~20%,严重影响了‘南果梨’的外观品质。为解决‘南果梨’脱萼问题,2008年我们于花前和果实膨大初期进行喷PBO试验,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寒红(代号86-1-32)是吉林省农科院果树所1986年利用南果梨作母本,晋酥作父本杂交选育的,1995年结果,1997年通过复选,现已在吉林省科委立项,进行系统研究.经过多年对其抗逆性、适应性和果实经济性状等观察,确认是一个适合寒冷地区栽培的抗寒、优质、晚熟、耐贮红皮梨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马风镇位于海城市东部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以山区为主的乡镇。全镇近1万户3万口人,主要产业是果树。2002年有‘南果梨’树60万株,产量2500t,年产值350万元。经几年的努力,2007年有‘南果梨’100万株,产量约1.75万t。产值4500万元。2008年因花期受冻产量1.5万t。其中‘南果梨’专业村祝家,2002年仅有‘南果梨’5万株.产量500t.产值仅70万元,现今‘南果梨’已达10万株,产量达7500t,产值达2000万元。楼房村祝恩家同是马风镇‘南果梨’示范标准园,面积为0.33hm^2,有果树146株,其中‘南果梨’100株,2002年(8年生)产量2000kg,2003年产量5000kg,  相似文献   

7.
南果梨酶促褐变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7年秋,在沈阳农业大学以鞍山市郊产的南果梨为试材,研究了其在贮藏期间褐变的机理,测试结果表明,南果梨在贮藏期间先行酚类物质的合成,后发生降解,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认为南果梨褐变是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所致。已查明绿原酸是南果梨所含酚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主要的褐变底物。  相似文献   

8.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低山丘陵为其主要地貌特征,年无霜期125~155d,≥10℃积温2800~3300℃,年平均降水量450-500mm,且集中于7、8月份。属于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地区。该区充足的光照、较高的积温是‘南果梨’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现全县已栽培‘南果梨’2500hm^2、165万株。但因气候干旱、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管理不到位、修剪不科学等不利因素影响。又制约‘南果梨’产业的发展。因此提出“强化夏剪,简化冬剪”,以便促进‘南果梨’提早结果。  相似文献   

9.
明确不同产区南果梨果实品质,为南果梨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也为梨优良栽培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以鞍山市8个产区南果梨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南果梨果实17种矿物质元素含量,采用离子色谱仪测定4种可溶性糖含量,通过液相色谱仪测定5种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8个产区南果梨果实矿物质元素含量均以磷、钾、钙和镁含量较高,占总元素含量的97%以上,镍、钒、钴、锶、钯和银含量较低,但不同产区南果梨果实矿物质元素含量排序不同;8个产区南果梨果实4种可溶性糖平均含量排序为果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5种有机酸平均含量排序为柠檬酸>苹果酸>奎尼酸>莽草酸>富马酸。鞍山地区8个产区南果梨果实品质指标含量上有差异,但矿物质元素均以磷、钾、钙和镁为主,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均以果糖、葡萄糖、柠檬酸和苹果酸较高。  相似文献   

10.
南果梨有着果肉细腻、风味香浓的特点,是我国梨中的稀有梨种。黑星病是南果梨的常见病害,一旦发生黑星病,很容易影响南果梨产量和品质,因此需加强南果梨黑星病的防治,充分保障南果梨正常生长。主要对南果梨黑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南果梨'坐果率下降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北方果树》2009,(1):56-57
‘南果梨’是秋子梨系统中的优良品种之一.其果个虽小,但色、香、昧俱佳。目前,在我市栽培面积已经达到2.13万hm^2,栽植株数1200万株,产量14万t。是我市东部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市人工辅助授粉技术的不断普及,‘南果梨’的坐果率有明显提高。但2008年我市‘南果梨’坐果率普遍不高,为此,我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梨果产区的大屯、王石、马风等镇进行调查,今年我市‘南果梨’花序坐果率平均为38.9%,花朵坐果率为11.2%。  相似文献   

12.
据《食品科学》2012年第7期《基于电子鼻技术对冷藏后南果梨货架期间气味的变化分析》(作者纪淑娟等)报道,采用电子鼻技术检测直接冷藏和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冷藏的南果梨在常温(20℃)货架期间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分析直接冷藏和1-MCP处理再冷藏的南果梨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电子鼻应用于检测南果梨挥发性物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位于辽宁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建平县,近年来南果梨栽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县南果梨已发展到2500公顷,初步形成了以南果梨为主的梨果生产基地.随着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的推进,采用套袋及其配套技术成为提高南果梨果品品位的关键技术.南果梨应用套袋及配套技术,平均每千克南果梨增效0.60元,667平方米南果梨增效900~1200元.现将南果梨套袋及其配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5个主要南果梨产区的南果梨进行试验,重点测果实糖分组成.结果表明:南果梨果实的糖分组成以果糖为主,占总糖的50%以上;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总糖、可滴定酸、Vc及糖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阜新地区南果梨总糖及果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90.27、99.65mg/mL,海城地区南果梨总糖及果糖含量最低,分别为97.74、60.24mg/mL,虽然鞍山地区是南果梨的优势产区,但鞍山地区的南果梨总糖及果糖含量却不是最高的,这个结果与生产中反映的鞍山南果梨果实品质近年来有所下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延香梨以苹果梨为母本,南果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80g,果实较整齐。果实成熟初期果皮黄绿色,贮后变黄色,光滑,果皮薄。果点中、稀、圆形,浅褐色,果皮摩擦后不易变黑。果肉白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果树》2017,(Z1):7-8
‘南果梨’是辽宁省鞍山地区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从品种角度对目前‘南果梨’生产与销售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南果梨’优良种性变化和结果过剩是其滞销的原因,并提出‘南果梨’优良变异筛选、调整品种种植结构、适地适栽等促进‘南果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南果梨’是鞍山地区的特产,由于品质极优、效益较高,已被周边地区广泛栽培。但由于‘南果梨’有后熟特性,极不耐贮藏,采后自然条件下只能存放25d左右,货架期极短,出现采收集中、上市集中、增产不增效的现象,不但制约了‘南果梨’生产的发展,也影响‘南果梨’加工业的发展,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自从千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沈阳农业大学联合攻关完成‘南果梨’恒温贮藏保鲜的开发研究之后,解决了‘南果梨’的贮藏保鲜问题,使‘南果梨’的产业化发展才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80%的植物是靠昆虫传粉结实的。在众多传粉昆虫中,野生蜜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壁蜂是野生蜜蜂的一大类群,具有活动温度低、访花速度快、授粉能力强、工作时间长的特点,越来越受果农的重视。‘南果梨’自花结实率低。我们在花期对‘南果梨’进行套袋试验,其花朵坐果率最高为1.8%,最低为零。因此.对‘南果梨’必须进行异花授粉。采用壁蜂授粉作为‘南果梨’栽培的一项先进技术。每666.7m^2投资仅30-40元.当年可增产20%-30%。增加产值900~1000元。  相似文献   

19.
南果梨是我国特有、珍贵的果树种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发掘价值,主要分布在辽宁省鞍山、辽阳两市,在吉林、内蒙古等与辽宁省接壤的地区亦有栽培,近年在新疆也开始发展。随着梨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以及“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国家战略的实施,品质改良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总结了南果梨芽变品种及以其为亲本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综述了南果梨果实香气、后熟软化及综合品质提升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了南果梨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芽变选优、重要农艺性状机制解析与关键基因挖掘以及低效果园提质增效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提高南果梨果实品质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果梨是鞍山市果业的主栽品种,目前全市种植面积约2.1万hm^2,海城市、千山区的东部浅山丘陵地带,产量在15万t左右。在北京市场上,南果梨极品果的价格30元/kg,在上海市场甚至高达50元/kg,普通南果梨价格5-6元/kg左右。南果梨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南果梨生产已成为当地果农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然而南果梨的极品果率不及总产量的1%,严重影响了果农收入的更多增长。为提高南果梨果实品质,增加南果梨的极品率,在总结丰产优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