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元月,石河子地区某牛场陆续发生产奶奶牛以真胃变位为主要病症的病例,共发病奶牛20头,占产奶奶牛总数的21.28%(产奶奶牛94头);后虽然加强饲养管理,部分奶牛经手术后康复,因手术护理及环境造成发病奶牛死亡2头,手术后奶牛无法继续泌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是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腐败和角质溶解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奶牛常见病。该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产奶质量,常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坏死杆菌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约占40%~60%;其次是脓性棒状杆菌、结节状杆菌、梭菌、牛足腐蚀螺旋  相似文献   

3.
张瑛 《畜禽业》2004,(9):26-27
辽宁大连建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饲草资源优势,于2000年在普兰店市大刘家镇投资1.1亿元,建起占地面积1100亩的奶牛综合饲养场。采取结构调优,品种调新策略,强化培育高产牛群。现已存栏奶牛846头,其中产奶基础母牛400头。2003年奶牛平均单产达7020kg,其中奶牛产奶量达800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在奶牛养殖业中是常见疾病,对于奶牛养殖危害巨大,会造成牛奶品质下降,降低奶牛的产奶性能,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造成的弃奶、药物治疗费用也会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奶牛乳房炎的防控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洪野 《畜禽业》2010,(6):86-87
<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其利益决定取决于生产性能(产奶性能),生产性能又取决于繁殖性能。所以奶牛的生殖机能是至关重要。然而生产中经常出现奶牛发生不孕的情况,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在此对造成奶牛发生不孕的疾病做一些分析和总结。常见疾病有  相似文献   

6.
<正>养奶牛是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争强国民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行业。一头奶牛一般年产奶量为4000~6500kg,持续产奶数年且每年可产犊2头。所以奶牛是生产效率最高的家畜。在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加快奶牛的繁殖速度,繁殖管理是保证奶牛妊娠的关键,其管理水  相似文献   

7.
添加高蛋白生物活性饲料饲喂奶牛,可比对照组头均日平均提高产奶0郾92Kg,增产率为7郾01%,差异显著(P<0郾05),试验期内头均增加收益123郾42元,其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李国方  魏青华 《畜禽业》2002,(8):X050-X050
由于奶牛的耐热性要差于其耐寒性,酷暑高温,潮湿季节.奶牛的各种生理机能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如产奶性能降低,繁殖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因此高温季节也是奶牛极易发病的季节,如何防止奶牛因高温带来的疾病,是奶农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谈一谈高温季节奶牛几种常见病的综合防制.  相似文献   

9.
<正>高产奶牛对高温比较敏感,当夏季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高温对奶牛生理、采食量、奶质、泌乳量、繁殖性能、免疫性能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奶牛死亡,常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对高温给奶牛造成的影响进行分  相似文献   

10.
添加高蛋白生物活性饲料饲喂奶牛,可比对照组头均日平均提高产奶0.92Kg,增产率为7.01%,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内头均增加收益123.42元,其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胡茂 《畜禽业》2003,(1):20-22
我国奶牛业现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但由于起步晚等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奶牛的产奶性能较低。本文通过介绍奶牛的品种与利用、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奶牛的育种、同时加强奶牛各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等措施,以期提高我国现阶段奶牛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12.
史权军 《畜禽业》2001,(10):49-49
添加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饲喂奶牛,结果在120d试验期内,比对照组头均日平均提高产奶0.96kg,增声率为7.31%,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内头均多增纯收入153.6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一种奶牛的常发病,常会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乳品质下降等情况,发病严重的奶牛不能继续食用,要进行淘汰处理,给奶牛养殖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针对奶牛乳房炎进行归纳和分析,旨在为养殖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8):17-19
在西宁市天露乳业公司养殖场残次牛舍选取5头处于产奶中期的荷斯坦奶牛进行5×5拉丁方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对饲喂高精日粮的奶牛采取优质蛋白不等分配原则,能使氨基—碳链的供给速度趋于合理,瘤胃pH值趋于正常范围,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其中Ⅳ号设计日均标准奶产量提升2.7 kg,Ⅱ号设计日均标准奶产量提升2.6kg,经检验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才代 《畜禽业》2012,(10):94-95
<正>2011年3月至5月之间在和硕县奶塔哈其乡,3村农户散养的210头奶牛中前前后后发病16头,治疗无效死亡7头,发病率为0.08%,死亡率为0.033%。牛产后瘫痪,常发生在奶牛产期。目前还未掌握该病的准确病因,但兽医们一致认为产犊的奶牛血液中缺乏钙、维生素类、微量元素而引起发病。根据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0,(8)
为了解巴州地区牛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随机抽检临床表现正常的80头奶牛、80头牦牛和80头肉牛的血清以及相应的粪便样品,抽检发病(流产母牛和腹泻犊牛)的57头奶牛、52头牦牛和46头黄牛的粪便样品,采用ELISA、PCR方法分别检测血清、粪便中细小病毒的抗体、核酸。结果发现:正常的奶牛、牦牛和肉牛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3%、31.3%、46.3%,核酸阳性率分别为3.8%、0%、0%,奶牛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牦牛抗体阳性率;发病奶牛、牦牛和黄牛细小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7.5%、3.8%、10.9%,犊牛核酸阳性率(17.3%)显著高于成年牛阳性率(5.0%),奶牛核酸阳性率显著高于牦牛核酸阳性率。说明巴州地区牛存在细小病毒感染,不同品种牛感染有差异,成年牛和犊牛感染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奶牛高产饲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邦斌  樊平 《畜禽业》2002,(5):37-38
饲养得法,奶牛产奶多.近年来,国内外成功研究出许多提高奶牛产量的新方法,运用这些新方法能提高产奶量,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2,(1):57-58
牛乳中含有诸多丰富的营养成分,我国城乡居民对牛乳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鲜乳的卫生质量对促进公共卫生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奶牛发生多种疾病都会对产奶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处于生产期间的奶牛发生乳房炎,在短时间内难以治愈,会对牛奶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根据工作经验对奶牛发生乳房炎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养殖户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保证鲜乳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2)
<正>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物理因素或化学刺激引起的奶牛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的疾病。不仅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严重的或者治疗不当的可造成乳腺坏死,继而造成奶牛非年龄老化而淘汰,经济损失相当严重。为摸清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供科学和防治对策,我们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开展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多种常见病的一种,又称"胎盘保留"或"胎盘停滞"。奶牛胎衣不下不仅影响奶牛下一次交配和受孕率,还会导致产奶减少、繁殖力下降、严重的导致奶牛不孕,并会导致多种继发疾病,如子宫感染等。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