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山区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山区防治稻瘟病的几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汪宇桢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35-137
介绍了山区稻瘟病的发生特点、流行规律,摸索防治稻瘟病的有效方法,为山区稻瘟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其书  但守军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79-179,181
介绍了山区稻瘟病病害种类及症状、病害侵染途径、发病条件,并提出稻瘟病的防治方法,以为山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绩溪县板桥头乡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总结了绩溪县板桥头乡稻瘟病的类型及发病原因,提出了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以期有效防止山区稻瘟病的发生,使水稻稻瘟病发病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湖南两类稻瘟病生态系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从湖南山区和丘陵区两类稻瘟病生态系中的60个水稻品种上采集稻瘟病标样,经单孢分离获得103个菌株.采用Pot2—PCR指纹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山区和丘陵区生态系病菌群体都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山区病菌群体遗传组成比丘陵区更为复杂,且两类生态系的稻瘟病菌群体内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和变异潜能.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一、稻瘟病发生症状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稻瘟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武陵山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子鉴定体系。[方法]选用RAPD、REMAP、Rep-PCR 3种分子标记和无毒基因检测,对武陵山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文库中2013—2015年分离的220个菌株进行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统计26对引物扩增得到的3年样本中稳定出现的97条具有多态性的条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0.75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将220个菌株分为12个遗传谱系,谱系10为优势谱系,不同年份的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但并未发生明显演化。[结论]建立了新的武陵山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子鉴定体系,为该地区抗稻瘟病菌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遂昌县单季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山区单季晚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和提升稻瘟综合防控水平,笔者就皖南山区稻瘟病发生流行特点进行了调查,从品种抗性、气候条件、栽培水平、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病害流行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和多年防控实践,对山区稻瘟病综合防控体系及防治对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是闽北山区水稻的主要病害,12年来对生理小种消长规律的监测,明确它有相对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变异,并明确它与当家品种的推广年限和种植面积密切相关,这些结果对抗源筛选,抗病育种以及品种合理布局,更新轮换,稻瘟病测报和防治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水稻栽培以单季中稻为主,中稻病虫害较多,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纹枯病危害较重。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绍明 《农家致富》2010,(12):38-39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4.
张绍明 《当代农业》2010,(12):38-39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5.
正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稻瘟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6.
<正>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稻瘟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在山区和丘陵为害较重,有时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普及稻瘟病知识,推广稻瘟病防治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防病控病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水稻穗颈稻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去年洋县丘陵、浅山区发生了大面积穗颈稻瘟病(群众俗称“白穗”),造成严重减产。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查明了水稻穗颈稻瘟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在山区和丘陵为害较重,有时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甚至颗粒无收。这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普及稻瘟病知识,推广稻瘟病防治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防病控病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稻瘟病症状稻瘟病在田间表现的症状根据水稻生育期或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瘟、谷粒瘟等。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稻瘟病易感水稻品种和气象因素对稻瘟病田间发生流行的影响,调查分析了杭州地区2015—2016年水稻主栽品种上稻瘟病的发生情况及不同种植区的发病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感病性有差异,粳稻总体发病重于籼稻,且不同种植区域发病特点差异较大。平原地区以浙粳88等常规粳稻发病面积较大,西部山区以中浙优1号等籼型杂交稻品种发生重。年度间发病面积也有差异,2015年发病品种多、面积大,2016年发病相对较轻。基于2011—2015年杭州地区稻瘟病发生情况及气象数据资料,对稻瘟病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了稻瘟病发生及实际产量损失的预测模型,经逐步回归法分析表明,叶瘟、穗颈瘟发生面积及实际产量损失与气温、湿度、雨量、日照等气象因素均相关。经检验,3个相关性分析模型均在比较准确或准确的范围,可以应用于稻瘟病的适时、准确预报。建议稻瘟病的综合防控策略为:根据主栽品种田间抗性调整品种布局,针对山区、老病区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及时预防,实现病害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