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木薯茎秆粉碎还田机作业效率低的问题,以木薯茎秆粉碎还田机粉碎刀片离地间隙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基于木薯茎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离地间隙控制系统。为实现木薯茎秆粉碎还田机刀片离地间隙精确控制,设计可安装检测装置的仿形检测机构;在木薯茎秆粉碎还田机地轮支撑杆处加装液压缸,可对木薯茎秆粉碎还田机粉碎刀片离地间隙进行调控;在SolidWorks中建立木薯茎秆粉碎还田机垄面作业模型,并利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运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形检测机构仿形范围为375~500 mm时,此时仿形检测机构具有最优仿形效果,设计合理。粉碎刀片距垄面距离为228 mm,满足最优粉碎刀片离地间隙范围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大力推广,茎秆切碎装置已然成为联合收割机的必备部件。本文分析刀片切割茎秆不缠刀的条件以及切割茎秆所需的切割力,得出茎秆不缠刀的条件是刀片与茎秆的摩擦角要小于滑切角,切割茎秆所需的切割力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刀片对茎秆的初始挤压力和有效切割力,为切碎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机刀片及刀片优化排列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秸秆还田机工作部件—刀片部分的受力和在刀轴上的排列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总结。在“均力免震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常用刀片类型的结构参数优化方程,并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对优化方程求解,得出了相应机型秸秆还田机的刀片优化排列,为今后秸行还田机的设计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1茎杆切碎还田机械发展现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小麦、玉米秸秆大部分用于还田。国外的茎秆还田机具结构大多为立式结构,具有机具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同时还有对秸秆根部进行处理加工的整株秸秆粉碎还田机具。目前国外茎秆还田机具普遍向宽幅、与大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方向发展,宽幅秸秆切碎还田机具采用液压折叠的方式进行运输。宽幅秸秆切碎还田机具在小范围的工作面内可以单独仿形,保证工作面内秸秆留茬高度一致。如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其茎秆切碎还田机幅宽由1.2m到5.4m,配套动力由50kW到180kW的规格齐全。其工作幅宽为5.4m…  相似文献   

5.
根茬粉碎还田机刀部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效率,功耗及使用寿命,文章从刀片结构和刀片排列两方面来探讨根茬粉碎还田机刀部设计。  相似文献   

6.
ZJH-1.7型悬挂式茎拜切碎还田机采用割刀水平旋转切碎茎秆,有碎秆质量好、割茬低等优点,但使用中我们发现原设计的动刀机构有其不合理之处(图且):1.动刀2.螺栓3.垫铁4.刀臂1.动刀刀片文短,长度仅为32cm,由于刀片短造成切碎范围小易产生漏秆现象。2.动刀机构的刀青是用8”槽钢焊合而成,在设定长度中刀片尺寸短刀劈必然长,而重量相应增加,运动惯性增大、轴承易损坏、立轴易折断。3.两动刀片央装在刀臂的外端上下平面上形成死连接,作业时遇到畦埂及复杂地形无退让性.给主轴造成很大冲击负荷,这是主轴折断的主要原因2-…  相似文献   

7.
根茬粉碎还田机刀部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效率,功耗及使用寿命,文章从刀片结构和刀片排列两方面来探讨根茬粉碎还田机刀部设计。  相似文献   

8.
3种秸秆还田机系列(1)4Q系列锤爪型秸秆切碎还田机。该系列机是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见图1),它与功率为18.4kW~73.4kW拖拉机配套,全悬挂作业,可将田间直立或铺放的玉米、高粱、棉花和麦类秸秆粉碎铺撒。其中4Q—15B型增强型秸秆切碎机采用了高密度锤爪排列,粉碎效果更好,作业效率更高。该系列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名列榜首,是秸秆还田的理想机具。主要技术数据见表1。(2)4QR系列秸秆切碎还田机。该系列机是一种既适于切碎麦稻类软质秸秆又适于切碎玉米等硬质秸秆的秸秆还田机…  相似文献   

9.
碎茬部件是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从刀轴机构设计、刀轴强度校核、刀片结构设计及刀片排列等方面阐述对碎茬部件的优化设计,提高其结构合理性和工作性能,以实现良好的秸秆粉碎还田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田搅浆平地机是将刀片装在高速旋转的刀轴上,利用旋翻、滑切和旋压的工作原理,将浸泡后的水田土壤切碎、搅拌成浆,同时将根茬、茎秆或杂草压入泥浆中,从而实现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11.
环保清淤是为改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清淤,也是黑臭河道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在珠三角感潮河道底泥环保清淤的工程实践中,较常采用的两个方案:抓斗式挖泥船+泥驳运输方案、绞吸式挖泥船+输泥管输送方案,并由此形成的管道搅拌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带式机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板框机脱水固化一体化技术等系列的成熟技术,在环保清淤的处理处置过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并实现了退水达标排放、固化淤泥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锯齿形双圆盘切割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圆盘刀滑动切割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影响切割效率的参数模型,从切割稳定性和效率角度,确定了合理的线性切割角度范围;仿真分析了圆盘刀切割运动轨迹变化规律,给出圆盘式切割器的合理转动速度;同时,对圆盘刀进行了模态分析,明确了圆盘刀的固有频率和各阶模态,为实际工作避开扭转振动状态提供设计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保证了锯齿形双圆盘切割器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解决了甜高粱果穗和茎秆的高效切割技术问题,为高秆植株作物茎穗联合收获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甘蔗收获机的切割质量及甘蔗宿根破头率的问题,以切割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切割器振动的影响因素,并从切割喂入系统自身的动不平衡出发,建立了切割器的力学模型,以探讨切割器的动不平衡机理。通过分析发现,刀盘质量的不平衡是引起切割器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上述机理,在理论上提出切割器刀盘质量不平衡的改进原理。本文可为后续切割喂入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以谷物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收割机使用过程中的秸秆还田过程进行分析介绍,得出收割机刀辊的使用寿命是影响收割机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对收割机刀辊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刀辊的使用工况,利用ANSYS技术进行刀辊疲劳寿命计算.计算分析表明:随着刀辊转速的不断增加,刀辊的损伤系数不断增加,造成剩余安全系数降低,影响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椭圆形刀顶对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研究了椭圆形刀顶曲线的形状对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并以减小最大齿根弯曲应力为目标,对椭圆形刀顶曲线的形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应用边界单元法,分别计算了普通圆弧形刀顶及椭圆形刀顶加工出的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具有最优参数的椭圆形刀顶的刀具加工出的齿轮,其最大齿根弯曲应力比普通齿轮的最大齿根弯曲应力降低了10.1%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型甘蔗收获机切割器不平衡对切割器轴向振动的影响,为实现切割器振动的有效预测以及自动控制信号的获取,通过正交试验并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与回归分析构建出了切割器螺旋以及刀盘振动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模型的切割器螺旋与刀盘的振动正确拟合率达到了88.89%,且相对误差基本上在5%以内,而回归模型的切割压力正确拟合率只有38.89%。因此,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此BP神经网络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复杂信息特征的提取问题,减少了试验研究的次数与成本,为进一步的切割器刀盘以及螺旋振动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型甘蔗收获机刀盘振动对甘蔗宿根切割质量有着显著影响,蔗地路谱激励是影响刀盘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车架是传递振动的主要路径,因此有必要探究蔗地路谱对刀盘振动的影响和车架的振动特性。为此,通过试验模态和有限元模态的对比分析,提取车架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建立车架的刚弹耦合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刀盘振动采集试验,验证了蔗地路谱对刀盘振动影响显著;实地采集典型甘蔗地貌振动路谱,获取激励位移信号。受迫振动分析表明:8.0Hz频率下的蔗地路谱对刀盘轴向振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农林机械尤其是灌木收割作业设备的种类较少、生产效率低等现状,设计了一台可以在灌木林地、沙地等复杂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新型小型自走式割灌机。介绍了本机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行驶性能及爬坡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小型自走式割灌机行走机构所需的最小牵引力为1936N,额定功率为4.14k W;结合切削要素以及对切削力的影响因素建立函数关系,计算出所需切削力为151.37N,切削功率为8.86k W。在此基础上,对行走机构的转向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小型自走式割灌机转向时履带支撑部分的转向阻力矩为455N·m,最小理论转弯半径为2 9 0 mm。通过整合,得出小型自走式割灌机的性能参数。小型自走式割灌机的设计,改善了我国市场上小型割灌机械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以及国外大型灌木收割联合设备适应性差和工作不灵活等缺点,为推动我国割灌机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马铃薯收秧机械在国内发展空白和往复式切割器切割马铃薯秧蔓研究较少的问题,对往复式切割器进行三维建模、显式动力学分析,并仿真得到往复式切割器在切割马铃薯秧过程中的变形结果、应力和剪切力变化折线图。结果表明:马铃薯秧的最大变形为148.98mm,最大应力为2.7706MPa,最大剪切力为1.5368 MPa,且往复式切割刀的各项指标均在合理范围之内,能够充分实现马铃薯秧苗的切割。该研究内容可为往复式切割器在马铃薯秧蔓切割问题上的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蔗收获机切刀负载压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甘蔗大部分种植在丘陵地带,蔗地地势起伏变化较大,导致切割器切割甘蔗时出现过切或漏切以及甘蔗收获中出现收割损失大的情况。为此,对影响切割器负载压力的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结合前课题组的研究理论分析出其影响因素有刀盘倾角、入土深度、刀盘转速、进给速度和甘蔗密度。采用ANSYS软件对刀盘倾角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Doehlert matrix设计试验方法进行物理试验研究,寻找最优模型关系式,最终建立切刀负载压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为后续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