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白僵病是家蚕真菌性病害之一,是由白僵菌经皮肤侵入蚕体而引起发病的.传染途径为接触传染.蚕死后,先软后硬,全身被白色分生孢子覆盖,称为白僵蚕.白僵菌喜湿怕干,多湿地方,多雨季节,蚕就容易被传染发生白僵病.1995年晚秋蚕期,裴圩乡白顶、水银和单庄等村白僵病大流行.据调查这几个村共养蚕2450张,发生白僵病1911张,发病率高达78%.不但蚕农的经济损失大,而且影响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4.
金坛市秋蚕白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秋季,金坛地区的蚕农遭遇了白僵病的严重爆发,从蚕儿二眠时,就发现蚕座中有蚕僵在蚕座中,蚕技员经综合分析后认为,是由于桑叶上野外昆虫尸体上带有白僵病病菌发生交叉传染,从而导致全市白僵病的大面积爆发。  相似文献   

5.
罗平 《广西蚕业》2003,40(2):54-54
时下,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农村养蚕发生家蚕白僵病的现象较多,并有蔓延趋势,对农民养蚕增收影响很大,白僵病如何被传染和怎样防治?是蚕农常咨询的问题。 家蚕白僵病是由真菌中的白僵菌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桑叶或蚕体上。在气温24℃~28℃、相对湿度85%以上的条件下,白僵菌的分生孢子发芽并侵入蚕体寄生、繁殖、分泌毒素,从而引起蚕儿发病。蚕死后,随着体内寄生菌的增殖逐渐变硬,再过1~2天后,尸体被菌丝和白色粉末状的孢子所覆盖。孢子通过风力扩散到环境中,继续传染。因此,养蚕发生此病,如处理不好,很难控制。其预防措施为:一、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6.
东台市许河镇在2000年秋蚕饲养期大面积僵病发生率达80%,损失达20%,极少数农户颗粒无收,此次僵病发生在本地养蚕史上属罕见.现把僵病发生的情况、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苏北蚕区晚秋蚕的白僵病发生情况比较严重,我们根据白僵病发病规律,采取了养蚕前消毒彻底,蚕期中通风排湿、熏烟防僵,蚕期后全面彻底消毒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9.
防消灵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新研制的液粉兼用新型蚕用消毒剂,经过与白僵病孢子感染家蚕的消毒试验结果表明:用2龄起蚕体皮接种和蚕网感染白僵病原接种,毒对照区与药物消毒病原接种比较试验区,防消灵和1%漂白粉液(对照药物)消毒杀灭病原达到一致的100%失活效果。毒对照区的蚕儿全部发病变成白僵蚕。该药剂对微粒子、病毒、细菌等也有广谱、迅速的消毒效果,使用方法简单,装、运、贮方便,价格低廉,无腐蚀,无毒副作用,是现行消毒剂的换代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毕凤银  周全宽  童永红  余永福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47-49
白僵病是荣县常见的一种蚕病,每年都有发生,但真正成灾的时候不多。一般是部分镇街的一些村社在正秋或晚秋季危害严重。荣县曾经出现过一些养蚕户几乎年年都发生家蚕白僵病的现象,似乎白僵菌难以杀灭一样。事实上,这些养蚕户频繁暴发白僵病,主要原因是消毒不彻底。  相似文献   

11.
对家蚕蚕茧生产中发生的常见蚕病进行了全面介绍,并提出了科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浦月霞 《广西蚕业》2005,42(2):20-22
白僵病是广西蚕区经常发生的蚕病,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本从多方面分析了白僵病发生的原因,并阐述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蚕药“蝇僵灵”对家蚕多化性蝇蛆病和僵病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对家蚕幼虫毒力低,安全性强,最大安全剂量为实际接受剂量的5.7倍,对家蚕生理无任何不良影响,商品贮放稳定性好,自然贮放两年半后,使用浓度的防治效果仍与现制备的相同。  相似文献   

14.
家蚕白僵病是一种真菌传染病,严重危害蚕业生产。目前常用防僵药剂是漂白粉与石灰配成的防僵粉和聚甲醛防僵粉,但两者的不稳定性和潜在的对人致癌性成为生产问题。三氯异氰脲酸对家蚕病原菌杀灭效果较好,稳定性好,是作为新型防僵药剂的理想研究对象。研究通过药效试验测定了二氯异氰脲酸钠+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C、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D1、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3%有效氯)组合D2、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5%有效氯)组合D3、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7%有效氯)组合D4等7个组合对家蚕白僵病的防控效果,以漂白粉+石灰粉(2%有效氯)组合A、漂白粉+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B为对照,测定了D3的稳定性和对家蚕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A、B、C、D1、D2、D3、D4对家蚕的保护率分别为61.11%、62.22%、64.44%、71.11%、84.44%、91.11%、92.22%,显示三氯异氰脲酸与焦糠组合防控白僵...  相似文献   

15.
敌僵灵具有缓慢挥发性,其气体可有效抑制家蚕病原真菌的生长。应用2%敌僵灵溶液与填料按1:1(w/w)混合,作为蚕体蚕座消毒剂,经室内小试,农村试用,证明该药药效持续时间长,无刺激性粉尘污染,对蚕茧经济性状无不良影响,药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17.
18.
陆宣  王三九 《四川蚕业》2006,34(3):29-29,14
蚕僵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的蚕病,因病蚕尸体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和曲霉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生产危害很大,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连续饲养,积累的病菌较多,极易  相似文献   

19.
陆宣  王三九 《蚕学通讯》2005,25(3):39-39,50
僵病又名硬化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的蚕病,因病蚕尸体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和曲霉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生产危害很大.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连续饲养,积累的病菌较多,极易爆发僵病.宿城区部分乡镇曾在1998年中秋、2000年晚秋爆发白僵病对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根据近几年的防治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蝇僵灵是一种能防治多化性蚕蝇蛆和家蚕真菌性病害的新型多功能蚕药。对多化性蚕蝇蛆卵、蛆的最低有效杀灭浓度为 5 0 0倍 ;对家蚕真菌性病害病原孢子最低有效防治浓度为 6 0 0倍。生产实用浓度 375倍 ,对多化性蚕蛆蝇及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均达 95 %以上。对家蚕的半中毒剂量 (KD50 ) 4龄为 0 746 4μL/头或 0 92 75 μL/g,5龄 3 9390 μL/头或 1 886 0 μL/g ;全部中毒最低剂量 (MED) 4龄为 1 6 0 0 0 μL/头或 2 0 2 0 0 μL/g ,5龄为 12 80 0 0 μL/头或 6 0 95 2 μL/g ,最大安全剂量 (MPD) 4龄为 0 2 0 0 0 μL/头或 0 2 5 41μL/g,5龄为 0 80 0 0 μL/头或 0 333 3μL/g。蝇僵灵原药可自然贮放 2 5a,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