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代森锰锌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褐斑病空间分布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代森锰锌拌种以及5叶期、8叶期、9叶期茎叶喷雾等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褐斑病空间分布的影响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在玉米5~9叶期喷雾处理能有效抑制玉米褐斑病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的扩展,尤其是8叶期喷雾处理,可以将发病叶片控制在第6展开叶以内,防治效果达88.9%,增产率达31.5%,为防治玉米褐斑病的最佳用药时期。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水仙花褐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通过小区试验,表明75%肟菌·戊唑醇3000倍液和32.5%苯甲·嘧菌酯2000倍液对水仙花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其它供试药剂。一般年份在开花盛期用药2次,可以控制水仙花褐斑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验证静电喷雾器的防治效果,选用生产上对茶饼病有效的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43%戊唑醇悬浮剂等3种农药,分别采用静电喷雾施药和常规喷雾施药2种施药方式开展茶饼病防治试验,比较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静电喷雾,药后7 d和药后14 d 3种药剂对茶饼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7.3%和91.1%,均高于常规喷雾(82.8%和82.2%)。说明采用静电喷雾技术施药防治茶饼病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茶树安全。  相似文献   

4.
试验观察了5种杀菌剂对当归褐斑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均对当归褐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第1次药后7 d和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达到71.17%和94.44%,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且当归增产率最高,达34.93%,建议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的高效药剂,特对6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0%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每隔7 d施1次,连施3次后的相对防治效果为81.05%,其病情指数仅为13.24,极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同时,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8%,比对照高19.0%;其产量也最高,为855.7 kg·(667 m2)-1,比对照高21.4%。栽培上可将此杀菌剂作为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选用大型自走式高杆喷雾机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测定了几种药剂对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在大喇叭口期喷施苯甲?嘧菌酯、高氯?甲维盐、芸苔素内酯混合药液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为86.24%,对玉米褐斑病的防效为82.10%,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在籽粒形成初期喷施苯甲环?嘧菌酯、吡虫啉、优吉锌肥混合药液,对蚜虫的防效达90.59%,玉米小斑病的防效为85.21%,增产效果明显,达11.03%; 3WX-280G 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可在地势平坦的地块开展玉米中后期喷雾作业;在玉米籽粒形成初期喷施药液的增产效果优于在大喇叭口期喷施药液。  相似文献   

7.
龚德勇  张燕  欧珍贵  桑维钧  王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89-9590,9645
[目的]研究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方法]于2008~2009年在贵州兴义对续随子褐斑病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该病病害症状观察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续随子褐斑病的病原菌为假尾孢属(Pseudoc ercospora sp.)真菌引起,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一般6~9月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发病率达30%~6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5种药剂进行叶面喷雾均有一定防治效果,相对防效为54.3%~82.5%,以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较好,噻菌铜的防治效果较差。[结论]该研究可为续随子高产优质栽培及褐斑病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50%烯啶虫胺等药剂防治稻飞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定防治稻飞虱较好的药剂,选用4种药剂采取喷雾施药方法对五(3)代稻飞虱进行田间防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50%吡蚜酮WP+50%烯啶虫胺,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为91.40%、92.22%,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其它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试验5种杀菌剂对芫荽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5种药剂对芫荽褐斑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43%戊唑醇悬浮剂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的防效最高,在第3次喷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3.2%和93.0%,比对照分别增产52.4%和48.9%,是防治芫荽褐斑病较为适宜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粗缩病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拌种和喷雾防治对玉米粗缩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其中以70%锐胜可湿性拌种剂拌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对水225 kg于玉米四叶期前喷雾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8.03%;其次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20%盐酸吗啉胍水悬浮剂375 g/hm2于玉米四叶期喷雾;防效可达75.95%。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对小茴香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效防治小茴香根腐病的药剂并制订防治方法,选择5种药剂,采用药剂拌种和拌种+喷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25%精甲·咯菌腈和18%吡唑醚菌酯拌种处理对小茴香出苗安全,均能有效防治小茴香根腐病的发生,其中18%吡唑醚菌酯的防治效果优于6.25%精甲·咯菌腈。此外,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结合分枝抽薹期和开花期田间喷施杀菌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更好,其中喷施20%氟酰羟·苯甲唑的防效优于32.5%苯甲·嘧菌酯和80%代森锰锌。由此可见,小茴香根腐病的防治宜采取药剂拌种结合早期田间喷雾的防治方式,选用18%吡唑醚菌酯拌种+20%氟酰羟·苯甲唑喷施对小茴香根腐病的综合防效较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宁  石洁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117-118,123
研究了3种种衣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咯菌腈、阿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咯菌腈3个处理对苗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不明显,但在玉米成株期对玉米茎腐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阿维菌素+咯菌腈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36.55%。咯菌腈对玉米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褐斑病和南方锈病4种病害均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17.61%、24.28%、22.67%和18.09%。  相似文献   

13.
6种杀菌剂对烟草后期主要病害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筛选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和白粉病的药刺。[方法]以烟草硒26为供试品种,通过喷雾处理比较6种常用杀菌剂对烤烟后期白粉病、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6种药剂对烟草白粉病和赤星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中以15%三唑酮WP防治白粉病效果最佳,50%退菌特WP对赤星病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白粉病防治在高山烟区还可选用80%的杜邦克露WP,在低山烟区可选用50%退菌特WP;赤星病防治在高山烟区可选用75%百菌清WP,中山烟区可选用15%三唑酮WP。在兴山烟区大田后期选用15%三唑酮WP和50%退菌特WP可综合防治烟草赤星病和白粉病,通过轮换用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结论]该研究为烟草赤星病和白粉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麦茎基腐病田间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小麦茎基腐病化学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和富平县进行田间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苯醚·咯·噻虫嗪、3%苯醚甲环唑、50%甲基硫菌灵拌种处理及70%甲基硫菌灵、20%氰烯·己唑醇田间喷雾对小麦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无不良影响。在药效上,12%苯醚·咯·噻虫嗪、3%苯醚甲环唑和50%甲基硫菌灵3种药剂拌种均能有效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并降低田间白穗率,其中,12%苯醚·咯·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好,也能有效地降低田间白穗率。此外,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结合越冬期和返青期田间喷施杀菌剂对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更好,可大大降低田间白穗率,其中喷施20%氰烯·己唑醇的防效好于70%甲基硫菌灵。由此可见,在小麦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上,宜采取药剂拌种结合早期田间喷雾的防治方式,这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生产防控中减少用药次数而降低农药污染,同时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庆龄  李基光  林中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16-2917,2919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6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0%菌核净、45%金叶舒菌核.琥铜、40%赤斑特WP 3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76.29%、74.12%和76.80%;其次是东旺赤清,平均防效为62.11%;世高和3%多抗霉素WP的平均防效较差,分别为57.29%和58.37%。[结论]40%菌核净、45%金叶舒菌核.琥铜、40%赤斑特WP 3种药剂可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消病健苗粉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比较了粉锈宁、五氯硝基苯、井冈霉素和自行研制的消病健苗粉4种药剂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拌种都能提高玉米出苗率,促使幼苗生长,延缓和减轻纹枯病的发生。用种子重量0.4%的消病健苗粉拌种,播后80d,防效81.8%,100d防效仍有48.5%,玉米增产达750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防治烟草赤星病的部分药剂进行了筛选,以期为选择防治赤星病的药剂提供依据。[方法]进行了5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烟叶产质量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各种药剂对防治烟草赤星病有一定的效果。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菌核.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效果均较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60.21%、59.82%、57.63%。5个施药处理均可以提高烟叶的产质量。[结论]生产上进行烟草赤星病防治可采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菌核.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旱拌种剂的不同施用量对玉米幼苗抗旱能力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地区玉米种子播前拌种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方法]按抗旱拌种剂施用量:0(CK)、1.5、3.0、4,5、6.0 kg/ha.设5个处理分别进行室内水分胁迫试验和田间试验.测定各处理对玉米的出芽率、相关农艺性状和成熟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室内轻度干旱(R=55%)水分胁迫下,抗旱拌种剂施用量为3.0 kg/ha处理的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好,与CK相比分别提高9.99%和9.10%,且各农艺性状指标相较CK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田间试验中,不同施用量抗旱拌种剂处理对玉米不同时期的株高具有促长作用,且对玉米苗期的促长作用大于其他时期,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和鲜产量,其中抗旱拌种剂施用量为6.0kg/ha处理的生物量和鲜产量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5.79%和5.25%,处理2次之.[结论]在轻度干旱R=55%条件下,施用3.0kg/ha的抗旱拌种剂,可增强玉米幼苗抗旱能力,提高玉米幼苗出芽率及成熟期产量.  相似文献   

19.
几种杀菌剂防治苹果褐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8年进行了几种杀菌剂防治苹果褐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水乳剂2500倍液、1∶2∶200波尔多液对苹果褐斑病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春小麦根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5上经室内、田间试验研究,筛选出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三唑类坐菌剂为防治小麦根病的有效药剂,其中以25%丙环唑乳油拌种病增产效果最好,白穗防效可达90%以上;不同剂量试验结果,按种重0.05-0.1%拌种经济有效;通过药剂剂型、施药时期和方法研究表明,改变药剂剂型和施药方法,可延长药效、提高防效;湿抖闷种防病增产效果优于干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